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建构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p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的理论话语,在全球化时代有着突出的意义,并关涉着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国家形象的构建和本土文化的理论自信。当下民族美学研究的话语建构理应从“杂糅性”走向“方言性”,并需要从历史唯物论、中国传统美学中吸取理论资源,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理论指涉的事实依托,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进行文化输出,进而更好地实现其理论话语的述行性。
其他文献
用不同浓度的H3BO3和H2O2复配液处理棉花种子和幼苗,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H3BO3和H2O2明显提高5℃时棉花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糖含量,降低其相对电导率,
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兴起,是中国教育史、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初步改变了千百年来妇女崮守家庭、被剥夺一切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局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教育事业和妇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地震灾害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赵和平研究员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地震应急救援任重道远》中指出:地震应急救援是应
1 棉花品种的现状  武城县从1998年开始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到1999年全部推广种植抗虫棉--美棉33B,抗虫棉普及率达100%.2000-2004年种植的抗虫棉品种有33B,DP99B,中棉所45、4
棉花一西瓜套种的栽培模式在沧县张官屯、旧州两乡镇已推广多年,2004年发展到133hm^2。西瓜平均每公顷产30t,效益1.5万元;棉花平均公顷产子棉450kg,效益2.3万元,两茬合计公顷效益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