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问题的演进逻辑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问题,一直贯穿着主流哲学的研究.从古希腊哲学到中世纪宗教哲学,从近代西欧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柏拉图认为普遍性的理念是真理所在,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说”开始把个别的、特殊的东西作为实体研究.承袭自古希腊哲学的中世纪宗教哲学,在这个问题上更是分为否认个别事物客观实在的唯实论与否认普遍意义存在的唯名论两大旗帜鲜明的派别.在近代,唯理论认为普遍性是知识的来源,经验论则与之相反.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试图借“先天综合判断”来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但只是浮于形式;黑格尔的辩证法用“正反合”的命题,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但只局限在思辨领域且并不彻底.马克思将这一问题放在现实中讨论,批判了以往种种分裂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性理论,用一元的、实践的方法实现了二者真正的统一.
其他文献
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包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要求、一以贯之群众路线的有力工具两方面的价值内涵.调查研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
随着国务院《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红色文创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延安市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