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北界变迁述略

来源 :学习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在历史上就是祖国领士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然而东北地区究竟从什么时候起成为祖国领土的一个部分,其北界又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迄今为止,论者不多。本文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一系统的考察和概述,不当之处望得到同行的批评指正。考古资料证实,早在数十万年前即已有了远古人类的活动和繁衍,且与中原地区之间的联系也源远流长。不久前被誉为中华文明新曙光的辽西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大量发现,进一步证实东北地区的远古先民与中原地区的华夏先民一样都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先秦古籍的大量记载同样表明,早在传说时代,当时东北地区的肃慎、发,山戎的先民们,就同中原地区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之间建立了从属性的联系。只是由于当时的中原尚未出现国家机构,当然也就不存在疆域问题,更不存在东北疆域。进入三代以后,随着中原王朝的出现,东北地区的各族先民相继表示服属。如从夏禹时起,肃慎与发人却表示顺服,至少康时,东北诸夷更是“世服王化,遂宾于王门”。夏王朝曾在全国设置了“九州”即九个大的行政区域,其中的冀州和青州所辖
其他文献
<正> 我国第一套行政管理学专业系列教材自1987年7月起陆续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这套教材的是在老专家带领下的深圳大学行政学系的一批青年理论工作者。他们以拓荒者的视野和魄力,志在抛砖引玉,甘做铺路石子,刻意“立足中国的国情,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体系”,培养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文官系统,科学而有效地运转国家机器,尽早实现由管理理论到管理行为、由管理的科学到科学的管理的转化。这是他们的目标,也是他们的希望。全套教材由十
<正> 一、引言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在历史上,这是中国“三正论”的最初由来
<正> 清初诗人吴兆骞写作于宁古塔的一些诗,不仅有其美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类诗作,当然应首推他记述三百多年前我东北地方各族军民奋起抗击沙俄入侵的诗篇。如《奉送巴大将军东征逻察》、《秋夜师次松花江大将军以牙兵先济窃于道旁寓目即成口号示同观诸子》、《送阿佐领奉使黑斤》、《奉赠副帅萨君》和《九月一日晚观回猎赋赠萨君》等篇。关于这些诗篇的重要史料意义与价值,已有多人论及,这里不再赘述。本文,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比较文学“复兴”中的繁荣与危机趋于同步的状况,认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点,应从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去考察,应从其生长的中国文学土壤里寻找它的
通过对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名在校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并采集对比教学前和教学后学生的基本身体数据,对其进行&#39;1+2&#39;与&#39;1+1+X&#39;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验研
著名画家刘棣刘棣,字怀山,1948年5月16日生于辽宁省锦州市,是当代著名的画家。他自幼酷爱绘画,后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但学不逢时,其间正降“四清”运动与“文革”动乱,而他难能可贵,自学不辍,如杜甫诗云:“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遂打下了造型...
保安深夜图谋不轨职员办公室留宿遭不测全力反抗身上被砍十余刀——曾轰动一时的百度女员工被值班保安杀害案,10月26日上午在市一中院宣判。鉴于保安王恒作案时未满18岁,且作案
从17世纪40年代起,中俄作为两个本不相邻的欧亚大国,经过了80多年的纷争,结果签订了最初的边界条约《尼布楚界约》和《恰克图界约》。文章认为,这不单是两国军事冲突的产物,也是一个欧洲民族充满开拓进取精神同一个东方民族较为封闭的农耕文明相撞击的结果。在这种撞击中,后者表现了传统的保守和消极。因此,这一以法律条款所确定的最初的中俄边界,也仅使中国北疆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平静。
<正> 1992年8月26日—29日,黑龙江省企业政治与文化研讨会在牡丹江桦林橡胶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部分大中型企业党委领导张家麟、杨世诚、张书仲等以及有关的宣传干部,来自黑龙江大学、省社会科学院的部分理论工作者曹林、范洪才、郭俊峰、李元书等共39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桦林橡胶厂党委书记刘维钧同志谈了该厂在转换企业机制中的一些体会,并重点介绍了该厂在培育“桦林精神”中所取得的经验。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