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手机依赖症”说不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手机带给人们便利和乐趣,但同时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也不小。以至于很多人产生了“手机依赖症”,一旦没有了手机就会立刻变得魂不守舍。特别是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更会对其学习和身心的健康带来不利。
  数字时代的到来,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不仅深刻影响着成年人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聊天、发微博……高科技产品总能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然而,智能手机在带来便捷和快乐的同时,也让许多青少年患上“手机依赖症”。“手机依赖症”是指一些人因为使用手机而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对青少年危害很大。
  “手机依赖症”带来负面影响
  手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让沟通更便利,结果却使得人们更加孤独,手机带给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圈子变窄,影响人际关系。手机使得以往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等传统社交模式变得“不那么重要”。如果青少年迷恋智能手机中的虚拟世界,淡化现实的人际交往,社交、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退化,回不到现实生活,跟父母沟通都困难。
  2.导致疲劳,影响视力。青少年频繁地使用手机,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引发感应性疲劳和神经衰弱,很多孩子该睡觉时躲在被窝里打电话,影响正常学习和休息,更会损害视力。
  3.影响学习。不少学生一有机会就开始玩手机,上学的路上玩手机,课间休息时手机更是不离手,有的同学甚至上课期间也在课桌下玩手机,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有很多迷上智能手机的学生,注意力常难以集中,而且他们的兴趣点总游移不定,如果长期停留在这种状态,可能会破坏孩子的思维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
  4.游戏上瘾。手机早已不是单纯具备通话功能的工具了,许多学生的智能手机价格不菲,QQ、微信、唱吧、音乐、游戏等软件也安装得种类繁多,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打游戏,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5.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手机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惬意的心理空间,让青少年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与外界连接,但是心理上的孤独却不断增加。青少年会觉得自己认识很多人,但在上千人的通讯录里却找不到一个能谈心的人,进而生出孤独、焦虑等情绪,心理健康发展受阻。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
  6.身体健康受影响。长时间玩手机,使青少年户外活动不足。以前家长常抱怨“一天到晚贪玩不回家”,现在却是抱怨“一天到晚不出门”。孩子太“宅”,如今已成不少家长的心病。而缺少锻炼和运动,孩子的健康直接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
  问题关键在学生的自制力
  出现以上问题,智能手机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但是在五花八门的手机游戏、娱乐应用面前,部分学生难以抵制诱惑,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玩手机,从而耽误休息和学习。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我们难以想象要是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糟糕。实际上,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它的通讯功能,作为一台移动互联网终端,它能够与目前包罗万象的互联网连接,获取资讯和服务。
  中小学生群体的自制能力是有限的,例如,他可能沉迷于与陌生人的QQ聊天,只是因为好玩,或者,受到某款游戏的诱惑,日思夜想打装备刷副本。可以这么说,现在中小学生提前享受到了本该大学才有的自由,实现的工具就是智能手机。
  怎样摆脱“手机依赖症”
  减少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参与。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关键还是看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教育。
  1.中小学生最好不配手机。人是否被手机“奴役”,关键由自控能力的强弱决定。中小学生自制力不强,家长应该加强监管。对于初中以下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为其配备手机;如果给孩子配了手机,应该严格控制其手机上网流量,并约法三章,如上课时间不许玩手机等。而且家长们最好不要给孩子买功能太多的手机,最好的就是那种只能简单地接打电话,收发短信的手机,这样可以人为地减少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手机对孩子们的影响。但父母要注意不要强行限制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以免刺激子女的叛逆心理,最好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帮助子女自觉控制使用时间。
  2.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智能手机是我们无法抗拒的世界。对于青少年来说,学会自制自理,就算智能手机揣在口袋里,也不至于成瘾成灾。例如学生们平时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不必要使用手机的次数。
  3.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和使用智能手机。比如,可在教学区域设置屏蔽仪,禁止学生课上使用手机,或者规定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段;教师也可在把智能手机的功能从单纯的娱乐工具转向学习的辅助工具上多下功夫,推荐学生安装学习软件或者查阅资料等。
  4.引导青少年将生活重心从手机上转移。“手机依赖症”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长和老师应加强对其上网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管,关键的一步,必须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iPad上“解救”出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让他们参与到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中来。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或是书店,因为看书肯定比玩手机和玩游戏健康得多;同时,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更多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听音乐、运动、旅游,等等,避免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心理。
  如果家里的孩子已经出现了手机依赖,家长也最好不要购买和使用智能手机。“手机依赖症”的戒除难度很大,需本人有强烈的意志,如果患者手机依赖的症状严重,应到专业机构配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各国学生用手机大不同
  日本:不允许中小学生校内用手机
  日本的中小学是不允许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的。但是为保护孩子的安全,日本家长会给学生配备GPS定位手机,这个是学校允许携带的。
  美国:公立学校严禁手机进课堂
  美国经历了1999年“哥伦比亚校园枪击案”和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不少家长希望能随时与子女联系,学校考虑到他们的愿望,允许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但是绝大多数美国公立学校仍然采取了严禁手机进课堂的政策。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
  芬兰的规定是从上游手机网络供应商就开始限制。法院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了,要罚款10万欧元。
  英国:16岁以下学生禁用手机
  英国政府曾经向所有中小学校寄出过一份警示,敦促所有中小学的校长们严格限制16岁以下的学生使用移动电话,除此之外,英国政府还编译过一份传单,告知所有16岁以上的学生,只有在遇到紧急情况才能够使用移动电话,这份传单还曾经在移动电话零售商处发放。
  (编辑 遐飞)
其他文献
在最需要的时候  我遇见了你——我的朋友  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落寞的眼神不再迷离  我们一起看夕阳落山  朝阳升起  唱歌·聊天·狂喜  尽情挥洒自由的笑容  尽情享受放纵的快意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犯错也是一种美丽  在成熟的季节  我遇见了你——我的知己  我们只是远远欣赏  默默鼓励  在你面前我剥掉所有伪装  展现着最真实的自己  你分享着我的快乐  感受着我的哭泣  虽然只是彼此生命
2012年3月10日下午3时52分,我个人一向所欣赏的朱维铮教授不幸逝世。闻讯后打电话给朱夫人,话未出口,已彼此泣下。维铮年仅七十有六岁,正值学问的盛年,不知有多少未竟的课业,尚待他宵衣旰食以付。他走得太早了。如果不是长期溺嗜烟酒,悲剧应不致发生。但若离斯二瘾,也就少了维铮特有的豪气。天地有大美,惟难得其全耳,奈何奈何!人生一如艺术,总在这里那里留下遗憾。当十年前我卧病的时候,因思念老友而不时出现
秦奋是一位有着“特殊才能”的“海归”,他的天才发明“分歧终端机”因能公平和平地解决人类分歧被风险投资人范先生以200万英镑高价买走。一夜暴富的这位“剩男”想通过征婚的方式解决终身大事,于是揣着家底开始踏上网上征婚的路途,一路笑话不断,不是遇到同性恋,就是遇到推销客,秦奋颇有点心灰意冷,以致遇到清冷女子梁笑笑时便开门见山请求对方说明来意。这次更为棘手,笑笑爱上有妇之夫方先生,陷于苦恋中不停挣扎,这次
普天之下,每一位父亲都将自己的孩子视为盛开的莲花。只是擎在水面之上风姿绰约的莲花,在享受阳光和赞誉之际,能否感知到隐匿在水底默默孕育自己成长的淤泥的幽香呢?  父亲年轻时是村里的名人,兼任小学民办老师和兽医于一身,处处受着乡民的敬仰。那时的我,也跟着“子凭父贵”,仗着父亲头上光环的护佑,渐渐养成了散漫倔强的秉性。  是在一次打架中,与父亲结仇的。那天放学后,我和一位同龄男孩打架,致其左眼乌青,家长
后高考消费,指高考结束后一些考生的消费现象,这些高考生们在高考后迅速成为一支消费主力军,一些嗅觉敏锐的商家纷纷向考生们抛出橄榄枝:3C数码产品、旅游、K歌、聚会等消费形式不断吸引着考生。  消费心理:1.释放压力。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给人带来的紧张和压力是一生中最难以回首的,高考后旅游、娱乐、购物,既是考生的消费方式,也是宣泄心情、放松心境的方式。  2.家长兑现承诺。高考后,家长为了奖励孩子考出
有一部韩剧叫《无法阻挡的highkick》,“high kick”就是跆拳道中高踢腿的意思。跆拳道以其变幻莫测,优美潇洒的腿法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为“踢的艺术”。如今青少年运动健身已渐成时尚,而跆拳道作为一项既可强健身体又锻炼意志的体育项目,成为了时尚的主流。  什么是跆拳道呢?跆(tae),其意为脚踢,摔撞;拳(kwon),是力量的象征,表示以拳头击打,以武斗智斗勇;道(do),指道义,是一种艺术
100万年前的星光,远道而来,路过我们的家园地球,穿透了黑夜和迷雾,为我们妆点出美丽的夜空。再过100万年,星光依旧灿烂,它永远在路上,不知疲倦,又将为另一个星球送去光明和美丽。事实上,在它发光的瞬间,已成永恒。生命只有一次,但你的光芒会永存。  姜钦峰,一位签约《读者》的中国作协会员,一个曾当过刑警的年轻警察,一名持续造梦的人;这些身份交织在一起,你可能感觉有些不协调。  表面看不太融合,实际上
纤细的腕上仍然戴着那条写着“爱你”的手链,只是已经全然没了光彩,甚至有了斑斑的铁锈痕迹,我一直没舍得摘掉,那是我青葱年少里一个朦胧的故事,对于我,是那般美。有些记忆不需要删除,一个物件,可以承载那许多过去或正在过去的美。  大概是十二岁那年吧,外婆送我一个红绳绳,上面穿着个坑坑洼洼又精巧的小桃核,我身体多病,外婆说戴了它,我会长成健康的小树。  记忆里,就再也忘不了那抹红,多少个三百六十五天,红绳
国庆假期结束以来,我隐约发觉我们班的冯耀阳同学似乎有什么心事,郁郁寡欢,不大言语,与之前判若两人。  怎么啦?  对此,我一直在思索,并试着走近冯耀阳,意欲解开我心中的疑团。就在此时,有学生跑来告诉我,冯耀阳翻围墙走了,临走时托他把一封信捎给我。趁无人时,打开这封密封完好的信,发现冯耀阳在上面写着这样的文字:  张老师:  对不起,我实在待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  因为你永远休想感动小人,  可
走在家乡小街上,看到家家户户的墙都成绿色的了,原来是上面爬满了丝瓜藤。飒飒秋风,艳艳秋阳,窄窄小街,面面绿墙,格外有田园风情。  母亲每年都会在墙根下撒一些丝瓜籽,丝瓜好打理,生长起来又努力向上,不用搭篱笆,它们就会顺着墙根往上爬。秋风起,一墙丝瓜形成农家小院特有的风景。满墙宽大的绿叶,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把矮墙铺得厚厚的,绿了个水泄不通。有细嫩的藤蔓伸展出来,末端卷曲,像一只只翘起的兰花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