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航线初体验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zhur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接北京与上海,兼及天津、济南、南京等城市的京沪线,放之过去,观之现在,皆为重要航线。20世纪30年代,当中国航空公司与欧亚航空公司纷纷推出京沪南北线时,可曾有人想过,早在十年前,北京政府便计划了京沪航线。军阀混战、政治斗争、财政危机,使这条飞往济南,再转由铁路运输的特殊航线最终停摆。
  一条航线、一条铁路,20世纪20年代的京沪航线,确实有点意思。
  靳徐内斗下的商业航空
  如果有人从现代穿越回北洋时代,一定会诧异于当时武人涉政之下军阀政治的走向与权力更迭的频繁。
  重重派系斗争里,交通航空业的发展,也受此制约。
  府院、参战之争及张勋复辟后,段祺瑞重组新政府,时人誉其“三造共和”。段祺瑞皖系的靳云鹏与徐树铮两个人,成就本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中航、欧亚的平(北京)沪航线让人感慨南北通航梦想的最终实现,靳徐斗争同样让人联想到,20世纪30年代愈演愈烈的孔祥熙与宋子文的高层派系斗争。
  彼时,靳云鹏任国务总理,其为“小站练兵出身”;而徐树铮一跃由皖系少壮军人,成为段祺瑞的“灵魂代表”。段祺瑞重新执政后,“一方面要控制政府与国会,一方面又要扩大皖系实力”,两方面皆倚重徐树铮,更于1919年6月任命其为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民事令。靳云鹏不甘冷落又受制于段祺瑞,靳徐内斗不可避免。
  西北筹边公署于1919年6月13日成立,7月18日公布的《西北筹边使官制》规定了其结构:“公署置设总务、财计、商运、邮传、垦牧、林矿、礼教、兵卫等八厅”。邮传部由交通部长曾毓隽拨款成立了一个由丁士源主管的“西北航空处”。
  这个西北航空处,正对直辖国务院的航空事务处。早在当年4月,航空事务处成立,由靳云鹏安排丁锦将军负责,“处内置总务处与军事、航运、经理等四厅”。
  一年之内前后两个航空处的成立,映证了靳徐内斗之凶猛。
  西北航空处由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及南苑航校毕业生负责,主要机型有汉德利·佩奇式飞机(当时译为亨特利佩治)、爱佛罗教练机等。西北航空处成立目标在于“建设平地泉至库仑间航空线”,“表面为商业航空建设,实际为军事服务”。但因1920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大败,这个航空处为奉系张作霖掳去,成为奉系航空的基础。
  反观国务院辖属的航空事务处,一边有南苑航校三期的招生力量(三期学生后来成为整个南苑时期最优秀的毕业生),一边有航空借款合同的全力辅助,力量与西北航空处不可同日而语。
  档案里关于这个“航空借款合同”的记载有两次,一次是1919年8月与汉德里·佩奇有限公司订立的“总值140万英镑、订购105架飞机”的合同。实际合同转与维克斯公司签订,共借款180余万英镑,购“维梅式商用飞机100架”。
  这批合同虽因不久爆发的直皖战争而转为军费,但最终北京政府仍然有140余架飞机,包括大维梅飞机40架、小维梅飞机35架以及爱佛罗飞机60架等。
  京沪航线的设计
  航空实力扩充的同时,由航空处改组而来的航空署于1920年开始设计京沪航线。这条航线准备于1921年5月1日正式通航,由北京途经天津、济南、徐州、南京到达上海。初始因“商业飞航在吾国方为创举,披荆斩棘缔造艰难,为求保存飞机便利交通、预防危险起见,拟将全线暂分为三段”。第一段由北京至济南,第二段由济南至浦口,第三段由浦口至上海。“所有人员飞机均分段服务,其载运之邮件货物均在济南、浦口两站,换机运送”。
  费用方面,信函类除普通邮费外,每两(约31.25克)“须另粘十分面值的特别邮票”,包裹类每磅(约0.454千克)按每英里(约1.6千米)收费五分,但“以四角为起价”,包裹类型按飞机种类而定;旅客按路程买票,每英里纳票二角五分。信函类的特别邮票费用除规定费用外其余都交航空署。
  各地机场的考察与设置很费心力。比起20世纪30年代大家熟悉的上海虹桥、龙华,南京明故宫等机场,1920年京沪航线的各站机场,则有不同设计。设立机场“以土地性质而定”“ 平原高燥之地,仅设航站;低原多水之处,应于航站之外每隔百数十里设立飞机停著陆场”。
  根据资料整理,京沪航线最初设定的各地机场地址如下:
  ⊙ 北京:设于南苑,或置于清河
  ⊙ 天津:宜兴埠或西沽北段
  ⊙ 济南:张庄大操场
  ⊙ 徐州:骆驼山
  ⊙ 南京:小营练兵场或通济门外民旗地
  ⊙ 上海:高桥
  ⊙ 另有若干备用机场,如马厂、大汶口、南沙河、任桥、板桥、镇江、苏州等地。
  执行飞航任务的飞机以汉德利·佩奇的O/7 机型、“维梅”商务客机两种为主。
  汉德利·佩奇O/7 机型是为中国定制的一种客机,可载客14人。这种飞机运到北京之后,在南苑机场组装而成。该公司生产的O型系列轰炸机是一战时期英国早期双翼轰炸机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生产的大型飞机,主要以O/100(H.P.11)和O/400(H.P.12)两种型号闻名。
  维克斯公司的“维梅”商务机(Vickers Vimy Commercial)与汉德利·佩奇O/7一般,也“身形巨大”,远望过去依旧有飞艇时代痕迹。“维梅”商务机也是轰炸机改装的代表。改装之后,可配10张藤椅,共载员13人,另可载货1134千克,“装用两个360匹发动机”,“时速160公里,停空11小时”。
  从照片及资料来看,“维梅”机当时有“乘风、大鹏、正鹄、舒雁、摩云、玄鹤、腾鸿”等七架。
  靳徐间航空实力不对等,徐树铮虽数职在身,但靳云鹏“不甘受段徐控制,与八省反皖联盟通气反皖”,1920年7月,直皖大战爆发,以皖系失败为结果。西北航空处撤消,国务院下辖航空处也已经改组为署,继续综理京沪事务。   京沪航线的试航与通航
  1920年5月8日,北京至天津段试航,执飞机型是汉德利·佩奇O/7机。当日上午9时40分飞机由北京南苑出发,10时40分降落于天津跑马场,“实系京津间空邮之第一次”。此试验航班,并未载客,只搭载邮件及报纸。如北京飞往天津,带去了当日的北京《法文日报》及快信,“邮费为1角3分”;而天津带回了《华北日报》和快信。《华北日报》为了这次有纪念意义的通航,还用特别纸印刷了当日需要带回的报纸,“自中国有史以来,未有邮件自津至京仅须3小时而达者”,因此“北京人士,凡接此报者,莫不先睹为快”。
  这次飞行,北京天津两地皆有欢迎者,“人数颇众”,“ 驾驶者马青西上尉,从容不迫,缓缓降落,实堪称赞”。
  因合同转与维克斯公司签订,故航空署最终选用“维梅”商务机执飞京沪航线。1921年2月22日,在南苑用“维梅”机又进行了一次颇为隆重的试航。
  “事前,航空署曾以检阅试航事,登诸各报,约请各界人士到场参观,故观众颇众”。2月这天的试航,亦可称为飞航展览。早间为学员驾驶表演,选用爱佛罗教练机,做“单独飞行回旋空际,技术娴熟,成绩颇佳”。下午用“维梅”机进行三轮载人试航。三组乘客分别为:张一尘及夫人,礼在唐及夫人等九人;奉军军官九人;冯之太及夫人、丁锦及夫人等八人。当日下午五时后,由南苑飞往清河的飞机回转南苑机场,试航圆满结束。
  两次通航成功,航空署受到激励,继续努力,至1921年夏天之前,为吸引目光,还举办了几次特殊飞行。
  1921年2月8日春节,航空署派出5架“维梅”“自南苑翱翔京城”,并散发传单,单子上除了印有民国五色国旗之外,题词“飞车天马、电掣云屯、万象昭苏、四海康宁”,值彼乱世春节祈福,很有深意。“是日天气晴朗,飞机翱翔天表,奏技空中,游人靡不鼓舞称盛”。
  1921年4月之前,直奉双方还没有公开撕破脸,所以几次游览飞行都有奉军军官现身,甚至1921年4月2日的京苑间游览飞行,也邀请了奉军军官。这次飞行依旧选用“维梅”机中的“乘风”号,游览效果颇好,且有众多中国女士乘坐,一时引航空摩登于京城,航空署决定每周四、六、日举行游览飞行。
  5月直奉战争爆发,游览飞行未成行,京沪航线亦中停。
  顽强的航空署,在战事平息之后的夏天,终于开通京济段飞行。7月1日,天气晴朗,北京温度不过23度,南苑机场更是“来宾集聚,裙缨翘首”,航空署长丁锦亲赴现场参加通航仪式。
  通航仪式由飞行表演、飞行游览及正式通航等部分组成。
  进行飞行表演的是 “舒雁”号“维梅”机。由清河而至的“舒雁”号“突向人面扑来,观者躲避,而飞机又飞上空中,不知所以,尤见其驾驶术之精,令人钦佩” ,爱佛罗机亦作飞行表演,“在空际,或上或下宛若惊鸿,献种种之妙技”。
  “大鹏”号飞机做本次通航游览飞行之用。在喜乐大奏之下,“大鹏”号共接待了四批游客,此时“仍有数十人欲登机,十分拥挤”,航空署便邀请其中一位记者登上爱佛罗小飞机体验。谁知这位记者先生,登机飞行之后便晕机,“全身俯伏机内,手足动触,致碍机件之灵动,因之驾驶不能如意,致记者腿部碰伤”,亦算当天一则秩闻。
  正式执行航线飞行的为“正鹄”号。乘客分别为路透社通讯员华池,美国联合通讯员弗克音,日本记者古野伊之助,中国报界代表梁志和、舒贻向,邮务局员阿林顿,技术官阿尔德,航空署科长董鸿谦,中国飞行员曹明志,外国飞行员巴德森登等人,同时搭载邮件四包,下午4时45分由南苑起飞,晚7时40分安抵济南张庄。此时空中即可看到济南地面人影如蚁,可惜到达时间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钟头,天色过晚,不能清晰看到飞机降落之貌,“济站人员尚引以为憾”。
  如果按照既定的目标,待徐州、浦口、上海站建好之后,已通航济南的京沪航线,可以继续飞至浦口转上海。而无需下机再换乘铁路到达上海。不过1921年5月开始的直奉大战,以及随后北洋时代的政争不断、武力决斗,使得尚未统一的中国,无法实现南北联运飞航的梦想。
  余波未尽
  回顾北洋时代的商业航班,政治干预下的停摆现象严重。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在“京沪间铁路交通便利”的情况下,航空署依旧开设商业航班,确实存在着军事与国防用意。比如前文提到的“借以训练飞行人员”之语,甚至还欲开通中国-巴黎直达航班。
  曾供职于这条航线的工作人员,也因为有了实际工作经验,待南方的革命胜利,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之后,受聘来到南京,联合美德商业航空公司,推出中国航空公司以及欧亚航空公司,终于开通了以北京—南京—上海—广州为基础线的几大航线,完成了中国空中航线的初步建设。
  张作霖派军官不停往返于京津间试航及京苑游览线上,又有谁知晓,不出 五年,暗自发展的奉系航空已然实力惊人。靳云鹏与徐树铮的高层派系斗争,与日后孔祥熙及宋子文的斗争一样,对中国的航空发展产生了影响。这也是中国很早发展航空,然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吧?以后在南方大热的游览飞行、商业飞行,早于十年前便在京城一带热烈上演过,谁说海派独领风骚呢,贵为帝都的北京,也带起了一阵航空摩登。
  此中波折,回味于此,岂是三言两句能尽。
  编辑:石坚
其他文献
太平洋司令部印象    夏威夷由8个岛组成,火奴鲁鲁虽然不是其中最大的岛,但却是人口最多的,也是夏威夷的中心。美军太平洋司令部位于火奴鲁鲁岛中东部的一个小山丘上,最醒目的标志就是半山坡上的一栋六层办公大楼和楼前面巨大的美国国旗,这两样东西从市区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走近一看,没有明显的大门,侧门旁只有一名站岗的士兵。我们乘坐的是太平洋司令部提供的美国军车,因此停都没停就进去了。  太平洋司令部的院子
波克什金,身后就是他驾驶的著名的P-39“飞蛇”驱逐机  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王牌飞行员,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无疑是被誉为“王牌中的王牌”的阔日杜布。但阔日杜布本人心目中的“王牌”,却是著名的苏联飞行员波克雷什金。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波克雷什金(АЛе Кса НЛР иВа НОВ ичПО кРЫшНи),1913年2月21日出生于苏联新西伯利亚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中学毕业后先后当过瓦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当完善地掌握规范语言的各种表达方式。言语中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教育的支柱。教师应当使自己的语言、思想、信念和教诲进入儿童的心灵。”一句和煦如春风的话语可以让孩子内心的坚冰消融殆尽,而一句恶毒如曼陀的话语也可以让孩子内心的美好土崩瓦解。孩子内心是姹紫嫣红的花圃,还是荆棘丛生的荒漠,有时候仅仅在于教师的一句句话语。  【关
2007年5月25日,韩国首艘“宙斯盾”驱逐舰——KDXⅢ级的首舰“世宗大王”号下水,参加下水仪式的有韩国总统卢武铉、第一夫人权良淑、国防部长金章洙、海军作战部长宋荣武、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金关经等。一艘新驱下水何以惊动如此多的大人物?    KDX的三级跳    提及KDXⅢ,不能不从韩国KDX系列驱逐舰建造计划谈起。KDX取“韩国驱逐舰试验”(Korea Destroyer Exper-im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发展出F-117A、B-2和F-22A隐身作战飞机,正在研制的F-35系列战斗机将成为广泛部署的新一代隐身多用途战斗机。相比之下,欧洲各国在隐身飞机的设计理念和基础研究等方面远远落后,“鹰狮”、“阵风”和“台风”战斗机之后的欧洲下一代战斗机何去何从,成为欧洲航宇工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这样一种需求和压力下,法国达索公司从90年代中期开始潜心探索隐身技术发展途径,并
口述/国民党装甲兵元老 刘奎斗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林儒生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006年5月15日,黄埔机械化学校建校70周年同学聚会,在六朝古都南京举行。五十多位来自海内外的耄耋老人在亲人的陪同下,齐集紫金山麓,感念师恩,倾诉衷肠,真情喷涌,催人泪下。    尤为难得的是年逾九旬的瓦鲁班之战英雄——刘奎斗老先生也在夫人刘陈安美和女儿刘壁嘉的照顾下,专程从台北抵宁共襄
订单来得快去得快  军用航空领域主要的进步基本都是和动力系统的革命性跨越密切相关的,从活塞螺旋桨到喷气推进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也将人类对飞行速度的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早期理论积累和完善阶段,欧洲人首开喷气之先,英、德两国在此领域搞得风生水起,竞相推出新型飞机平台以验证喷气飞行的可行性。  欧洲的喷气热潮自然也对美国产生了影响。美国海军在1942年初找来2架YP-59A进行相关试验,
上海市徐汇区许世福:贵刊上讲雷达时经常谈到“雷达盲区”,但我一直不太明白其中详情,希望您们能为我仔细讲解一下好吗?  答:雷达盲区是指处于雷达探测范围内而又探测不到的目标区域总称。按其所处位置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分为低空盲区、波瓣间盲区、顶空盲区和地面障碍物所遮避的盲区。盲区的范围,取决于地貌、雷达的配置条件(位置)、雷达天线的高度及其技术参数等。  陕西西安秦川:在贵刊和其它军事媒体上,经出现“北
二战中,曾有不少阿拉伯人因受到纳粹德国蒙蔽和煽动性宣传,以为能够参加一场“伟大的战争”——推翻大英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强权势力。但实际上,这些阿拉伯人中的大多数最后却在东线沦为法西斯的炮灰。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那些曾经为希特勒卖命的阿拉伯士兵。  早在1941年,纳粹德国就决定在军队中征招阿拉伯志愿兵。希特勒决心在中东地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颠覆英国的统治,因此他决定利用情报及宣传手段征召阿拉伯志愿者
LG系列是中国外贸型榴弹发射器一个型号,包括LGl、LG2、LG3系列。其中的LGl型35毫米枪挂式榴弹发射器和LG3型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已为大家所熟知(详见《兵器知识》2006年第3、4期)。本文介绍的LG2型40毫米枪挂式榴弹发射器是为同时满足国内外需求研制的,设计了LG2-I和LG2-Ⅱ两种型号。前者主要下挂于美国M165.56毫米系列步枪上,后者配装于中国97式5.56毫米自动步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