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程:配得上“当代壶痴”之称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黃鹏程2020年潜心在写一本书——《说壶》。他说,这是一本“紫砂散文集”。
  黄鹏程的头衔很多,其中绝大多数与“紫砂壶”有关——上海文人紫砂艺术馆馆长、复旦大学紫砂艺术文化研习会会长、宜兴骏邦紫砂陶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黄鹏程堪称当代壶痴。当代壶痴与历代壶痴的区别在哪里呢?很大程度上,在于如今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时代变了,生活变了,在紫砂壶领域,什么该做出改变,什么该拘泥古法,黄鹏程心底门儿清!
  一入壶门深似海
  与许多紫砂世家做壶人不同,黄鹏程18岁时才接触到紫砂壶,直到28岁才开始从紫砂收藏者“跃升”为一名真正的紫砂参与者。
  28岁以前的黄鹏程,与艺术或者工艺美术并不是很沾边。在大学,他读的是法律专业,后来又读了复旦港大MBA。踏入职场之初,他涉足的是金融、投资领域。从28岁到30岁,是黄鹏程人生一段“淬火”之旅。两年时间,他大约掌握了绝大多数传统紫砂成型技艺、工序。此后12年,他拜名师、访高人,摹经典、作设计,亲自抟砂、制壶。12年,相当于普通本科教程三倍的时间,他终于入了壶门——了解了存续几百年、历经明清两代的这一古老行业的里里外外。之后的十余年,则是黄鹏程在紫砂行业厚积薄发的阶段。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28岁开始,大约是进入了生命逐渐开始成熟的阶段。此后二十年,由青年而中年,都是好年华。黄鹏程一入壶门深似海,想的是在好年华里参透当代紫砂的价值取向与创作走向。
  从难度来说,创新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点,任何艺术皆然。然而,紫砂行业却有人似乎不那么重视这一规律。过去十多年,我也曾接触过一些紫砂行业中人。无论是被所谓高端藏家市场认可的所谓“大师”、“名家”,还是批量制作“商业壶”的一些作坊,花样经百出的创新,确实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各种所谓的“创新”还挺多。然而,真正立得住脚的创新,却相当罕见,或者说——几乎没有。
  紫砂壶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实用品。其壶型,经历数百年演变,各种规制,本身已经“发育”到最适合泡茶,或者储水的境界。如果还想创制新型,往往会以牺牲实用性为代价。我发现,浸淫紫砂行业时久的黄鹏程,早就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他有一句名言:“你把老样做踏实了吗?你一个石瓢的架子都搭不好,创出来的新样就是你逃避自己基本功差的借口。”这是他对自己在宜兴基地的弟子们的“唠叨”,更在宜兴紫砂行业传为流行语。
  40岁不到的时候,宜兴紫砂行业的朋友,许多比黄鹏程年长,或者资历深一些的朋友,就已经尊称他为“黄老师”。这不仅仅是对黄鹏程手艺的认可,更是对他的观点的认可。黄鹏程认为,不能盲目“开新样”或者“抄新样”!他始终把还原紫砂老样作为一件贯穿始终的工作。譬如他曾给美国西雅图博物馆发去邮件,反反复复地邮件来回就是为了能够一睹清康熙陈鸣远的传器《歪把梅桩》的真迹,并且安排专业摄影团队拿着哈苏相机把这件作品的所有细节带到国内,然后与他的老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和师姐陈成,花了两年多时间把这件紫砂花器史上流失海外最贵重的珍品成功复原。
  “东西很贵,但做好了,自然有人捧场。”黄鹏程说。这件复刻版《歪把梅桩》的订单排期从复原工程完成,第一件作品曝光以来一直就是满的。黄鹏程的观念是“一年几把重器就够了,订单只是告诉你,这件东西你做到位了。”对于他来说,这种“为一个老壶型定最准的样”就是他最重要的“开新样”。
  “古人已经有那么好的设计,不去好好地做像做好,不去传承,免谈创新。”这是他的徒弟们必定会记在课堂笔记上的一句话。
  有人如此评价黄鹏程:“十年光景,也不过二十来个样子,这辈子能够整理和还原一百个紫砂老样就算功德圆满了。黄鹏程的了不起,正在于他的坚持。”
  文啊文,道不尽
  黄鹏程有没有创新理念?如果从他耗费偌大精力去复刻老壶来看,他似乎不想搞创新。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黄鹏程如今挂在嘴边的,还有一句话:“互联网时代的紫砂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节奏!”这句话,我的理解是——
  一方面,黄鹏程在把握时代的脉搏。他知道,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了。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紫砂该有紫砂的节奏。这一节奏,肯定是不同既往的,但又不似如今互联网时代一些新生事物的节奏。譬如计算机行业有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紫砂壶不可能去追求这样的节奏,也毫无必要追求这样的节奏。
  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动辄说东京、纽约、香港等地,人们走路的节奏比中国内地要快。后来又说深圳速度,包括如今也在说,生活在上海、北京的人们,走路的步速比二三线城市明显要快。那么,喝茶呢?是否会减少品味的时间,吞咽的速度更快?其实不然。从前,因为物流的关系,上海以品西湖龙井为美。如今,更多流行功夫茶。摆上茶桌、茶盏,紫砂壶自然不可或缺。比起绿茶来,乌龙茶、功夫红茶的品饮模式要繁杂得多,然而却依然被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所接受。原因何在?难道不是都市的喧嚣之下,一些人需要这片刻的慢节奏?
  至于紫砂壶,除了喝茶时的实用功能以外,把玩、品鉴壶型本身,也是一乐。
  这时候,就要想到——如何找到当代的品饮、把玩节奏,来研发当代紫砂壶。在黄鹏程看来,可以通过推动紫砂的再次文人化,来完成之。
  “1948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什么有分量的文人壶了。过个几十年,总得有人来做这样的事情。”黄鹏程说,“文人壶自清代曼生壶开始,又有紧随其后的玉成窑,其在各类紫砂壶中的地位可谓一时无两。但到了近现代,只有1948年顾景舟在上海与海上诸位文人雅士的合作,才能堪比紫砂前辈们的创作。”   毫无疑问,顾景舟是黄鹏程的学习偶像。近几年来,黄鹏程也想朝顾景舟的方向努力。他拜師陈佩秋,希望从海派书画中寻找可供使用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黄鹏程仍非常理解皮与毛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认为,一定要做出足够好的壶,才可以匹配好字画。“不是把字刻上去就算搞好一把文人壶了!”黄鹏程称,“壶不够好,字刻在上头,岂不是浪费?这岂不是给做不来好壶的匠人贴了金?”事实上,任何一位有自身追求、有一定造诣的文化人、书画家,也都不会轻易地将墨宝付与水准不够的制壶者。
  从曼生十八式,到顾景舟的五把石瓢,黄鹏程希望参透一点——这些成体系的紫砂艺术品,这体系究竟是怎么出来的。
  2018年底,《陈佩秋十全十美紫砂大系》问世,黄鹏程实际上是拿作品,回答了紫砂壶的时代之问!这套壶,每一把的制壶者均有名家传承,业内口碑高,工艺水准高,单以壶论,已经达到件件精品的地步。在此基础上,黄鹏程选择了难度超高的紫砂堆绘,将陈佩秋盛年时的工笔花鸟用紫砂五色土在壶上立体化演绎。
  2020年6月26日,98岁的陈佩秋先生与世长辞。幸而此前,黄鹏程已经获得了陈佩秋的授权。如此,他能将尚未完成的这套作品进行下去。
  “我们可以不紧不慢地来,做上几年,交出几套,留上几套就行。”黄鹏程还是他一惯的态度。毕竟精品在握。
  有了与海上画坛知名的陈佩秋的合作,在2021年到2030年的规划中,黄鹏程已经联系到了要与他合作的不少作品值得大观的书画家。
  此时探看,所谓“文人作品”,我想到一点——“文”的本意,就是中华先民或者画,或者刻在陶器上的花纹、纹饰或者简单的初创时期的象形文字。如今的文人作品,在黄鹏程这里,能回归到接近质朴的阶段吗?这一点,确实值得期待。
  打破心底壶,才有眼前壶
  除了和陈佩秋的合作以外,近几年来,黄鹏程还在做另一项工作——重新审视乾隆时代。
  在当今中国书画界、古玩界,有一种说法称,中国古典艺术,在宋时达到巅峰。明清以降,许多作品、器物的艺术审美水准是在下降的。甚至有人认为,到了清代,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以后,是以小学生的心态在学习中华文化,由此,譬如乾隆,就是“农家乐审美”。
  黄鹏程倒是出乎意料地称,自己很欣赏乾隆时代的器物。“我就觉得很美啊,人云亦云有什么意思,要说乾隆的东西不好,好的东西也不多了,他老头子的审美是另外一路的!”黄鹏程说,“一定要分谁高谁低,这是瞎胡闹!”


  从艺术元素取用的角度来看,我认为黄鹏程这种说法,并没有大问题。譬如作为品鉴者,可以不欣赏乾隆时代的作品,可也不要轻易否决他人取用乾隆朝艺术元素的努力。毕竟,这是一种尝试。
  在黄鹏程看来,他做的这项工作,叫做“恢复和创作宫廷紫砂”。他甚至希图将珐琅彩的元素融入紫砂壶。“康熙朝也好,乾隆朝也罢,都有好东西。尤其是康熙紫砂胎画珐琅的这些,有可取之处。”黄鹏程称。在对清宫紫砂器复原的同时,他将经典的紫砂器带入宫廷器中,取得一种平衡。在黄鹏程看来,唯有打破心底的壶型概念,才能制作出眼前壶。当然,眼前壶,实际上还是有艺术的传承与其内在逻辑的,并不是一味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处处有古法,却在创新意。这一点,难能可贵!
  黄鹏程说:“你就自己想一想,这个壶摆在乾隆爷面前他会不会给你打赏。我们知道乾隆年间有位制壶大师唐英。我觉得,这个时代缺少唐英,我们团队就应该人人都向唐英靠拢。”
  2020年,黄鹏程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写《说壶》。作为互联网时代的紫砂“大玩家”,黄鹏程反其道而行地去写书,想来,他一定有一些尚未公之于众的想法。让我们静待花开,且等书成……
其他文献
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第七代导演,代际定义和作者导演的身份因为资本介入而加速失真。当今作者导演,如万玛才旦一般精通上世纪知识分子电影语言的不多,他受阿巴斯的影响之深,注定使得他在电影行业的道路要走得比年龄比他还小一岁的贾樟柯困难得多。万玛才旦的藏族身份在中国大陆电影的语境下显得如此异域、异化,然而他的电影能真正吸引的文艺片观众,对全球本土化(glocal)这样的时髦观念精通得很,也能从根本上明白人类之间
期刊
汽车限购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4月6日为汽车限购政策辩护时作出如上表示,他进一步说,“如果中国不在发展的质量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包括对于钢铁、水泥、冶金、化工这些低质量、低环保质量标准的产业数量扩张不解决,在大城市这种科学发展的问题不好好解决,只是摊大饼,只是从一个方面去拼命卖轿车,那将来可能群众自己也不会愿意居住在天天都PM2.5不合格极不健康的环境中。”  投资审
期刊
去年曾流行过一个句式:不想做厨师的裁缝不是好司机。这个很无厘头的流行句式却也道出当下的一个需求:文艺的说法叫混搭,普通的说法叫跨界。设计领域的跨界并不新鲜。时尚圈的“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操刀为可口可乐设计瓶子,克里斯·班戈尔辞去宝马设计总监的职位加盟三星电子为电子产品做设计,都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但是,他们的尝试仍只是在设计领域之内的跨界。而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滚滚而来的体验革命,召唤的是突破设
期刊
Siri  比起刚发布的时候,现在的Siri地位可有点尴尬:全民调戏Siri的热闹场面好像还在眼前呢,今天就没人再用它了。苹果本来想把Siri打造成个全能的语音助手,结果现在成了个鸡肋。别忙着反驳说Siri代表未来什么的,想想你上次抱着严肃态度打开Siri是什么时候?那个“咚”的一声跳出来更多情况下是因为你误触发了吧?  不过,为Siri提供技术支持的Nuance正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在车载和与广告
期刊
BeerPulse网站每天都会列出美国市场新上市的啤酒品牌。近期,网站贴出了Cigar City公司的比利时风味黑啤、Odell公司的桃味啤酒,還有一款黑麦啤酒、一款樱花淡啤酒以及一款大麦酒,新酒名单還在不断扩大中。1978年,美国只有89个酿酒厂;到了2013年初,这一数字已上升到2336,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酿酒厂开张。这些酒厂大多数属于小规模,不过为数众多,也有极具潜力的“黑马”,像SamA
期刊
近年全世界升值最怏的货币是什么?不是任何国家的主权货币,而是虚拟货币“比特币”。最近Bitcoin很火,火得有点过火。  这货我两年多前玩过,那时候知道的人都很少,我分别试过用一台Macbook Pro和家里很牛的17机器去挖到过——两个币。可惜挖矿讲究的是计算能力,而显卡在纯粹的数学计算方面要强于CPU——只要是容易分解的数学题,显卡胜,而我的机器CPU牛,因为我不玩游戏,而显卡一般,所以挖了好
期刊
禽流感冲击波  从月初到月末,全国确认禽流感感染病例已经突破100,多名感染者不幸离世。尽管科学证明食用煮熟的禽类制品不会感染H7N9,但是禽类产业链条仍旧整体遭遇寒冬。多个地方关闭活禽交易市场,肯德基业绩下滑,养殖户损失惨重,禽流感将对多个产业领域产生负面影响。  点评:禽流感来得突然,却并未引起恐慌,虽有众多损失,但可以看到,比起10年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都成熟了不少。  博鳌论坛  国家
期刊
不仅仅两年之前我们还在讨论乔布斯和盖茨谁更伟大、扎克伯格的Facebook和多西的Twitter谁将最终称霸社交网络,两年之后人们已经开始猜测Larry Page和Elon Musk谁能把人类带向更科幻的未来。没错,美国的创新机制沧海横流,令人敬畏。反观今日中国,由于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太多行业在演绎着零和游戏,创造的价值和损害的价值加在一起,往往结果不过是打个平手。  正是带着无尽的疑问,我和来
期刊
作为两年一次的绘画专门奖项,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从2010年启动至今,该奖不但扶植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艺术家,而且在中国经历的这10年也从某种程度上亲历了绘画这门艺术形式的一个小历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从“八五新潮”开始算起,也不过四十年而已。但这四十年的飞速变化和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让绘画艺术经历了大起大落。从约翰·莫尔奖进入中国之前,展览与市场的疯狂膨胀泡沫时代
期刊
乘客都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参观的景点以及用餐地点,邮轮公司在行前就会为乘客预订好各自的座位,确保他们能在心仪的餐厅里大快朵颐。  一艘邮轮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途经摩洛哥,现在停靠在了西班牙沉睡的海港城市瓦伦西亚。登船用的木板道就架在海滩,周围满是棕榈树、玫瑰花坛以及悠然溜过的滑板青年。这座城市是西班牙海鲜饭的发源地,一道内容丰富、口感浓郁的菜品,如今成为世界了解西班牙的最佳方式。  邮轮此刻已经载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