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寒冬”如何实现就业突围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uw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和择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日趋增加,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顺利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00万,庞大的就业大军加上金融危机引发的用人单位裁员、减招等状况,使得压力重重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峻形势。当前,大学生要克服就业心理误区、缓解心理压力,化危为机,顺利实现就业突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正确面对问题,树立理性的适应竞争的心态。当前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形势是客观存在的,怨天尤人、消极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就业形势,那就应从改变自己做起,树立理性的适应竞争的心态:对就业形势(包括整体形势、本学校形势、本专业形势等)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理性的认识,并不断地调整个人择业标准,调整择业、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就业并不是终生就业,任何结果都有一定的暂时性,暂时的挫折并不是人生的“滑铁卢”。那句歌词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其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对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确定实施方案。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通过自我反省、社会比较、心理测评等方式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特长等有清楚的了解,还需要对社会现实及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激发大学生自身内部的动力,塑造清醒充实的自我。
  定位就是指毕业生能把自己放在最适合于自己的位置上,充分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环境,并在客观的基础上评价自我,对适合自己的环境做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准确定位可以避免患上“信息强迫症”,消除对海量就业招聘信息产生的不确定和不安全感,有针对性地搜集就业信息。同时准确定位让毕业生不至于孤芳自赏、好高骛远、朝秦暮楚或者在设置就业目标与方向时模糊不定。
  大学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让老师帮助自己做职业兴趣测评,对自己的能力、人格、兴趣、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综合测评,以帮助自己发现或了解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有针对性地投放简历和参加招聘会。切忌让“喜欢导向”主导自己的就业观,一厢情愿地选择职业。喜欢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因为喜欢是自我认同的一个表现,而适合是社会适应、社会认同的一个表现。套用一句流行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再次,走自己的路,切莫盲目从众、攀比。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容易忽视自身所学专业和自身的性格特长而盲目从众,找工作时往往不由自主地跟回学攀比。很多毕业生急功近利,看到同学纷纷签约,按捺不住躁动,仓促签约,事后又反悔、毁约、赔偿等。
  克服从众攀比心理从根本上要求大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弄清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准确定位,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不妨采用“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近年来,很多大学生选择当村官、下社区、进民企,就体现了大学生们就业心态的日益成熟。
  第四,积极优化性格,勇于推销自己,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有时失败在所难免,大学生应当对择业中的压力、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提升“挫折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要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保持坚定平和、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就业心态,努力克服焦虑、紧张、自卑、恐惧等不良就业情绪。
  另外,很多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就业礼仪常识和技巧,在面试中羞羞答答,着装不够得体,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信心,导致自我推销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无法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自信源于实力,魅力来自言行”。大学生应学习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提升自己的礼仪水准,使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合乎礼仪、表现自如得体。
  最后,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心理免疫力。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是指当社会个体有所需求时,能为其提供社会支持的社会关系体系。具体来讲,是指那些能传递肯定、鼓励、安慰、赞扬、理解、包容等积极心理信息的人和社会关系。当前,巨大就业压力下导致很多大学生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和焦虑、失眠等情绪障碍。通过构筑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帮助摆脱焦虑、紧张心理,寻找到可以宣泄情感与压力的渠道。对毕业生而言,通过建立广泛、良好的友伴关系,可以和同学之间资源共享,以获得可利用的有效支持资源。
  内因是决定一切因素的关键。要想从根本上持续有效地改善毕业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以外,还要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要学会心理调适,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当出现心理压力时,应主动调节自身行为,运用积极自我暗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使自身的心情、情绪、意志、兴趣甚至生理状态,朝着积极的方向变化。另外,毕业生应掌握增强心理免疫力的比较实用的方法,如回避法、自我安慰法、幽默法、补偿法、宣泄法等,从而有效地调节情绪,宣泄烦闷,预防心理疾病。
  克服从众攀比心理从根本上要求大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弄清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准确定位,建立恰当的就业期望值。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今天,不妨采用“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师必备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特点 必备条件  [作者简介]郁文霞(1965-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英语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河北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进程大多还停留在第一阶段.以模仿和替代人工操作流程,局限于财务、收费、人事和仓管等环节,很少涉及真正的医院业务。在医院管理信息化、临床管理信息化和局
政治教师素质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整合,即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品德方面及心理方面进行多要素的整合。
[摘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应如何做到真正的工学结合,是当代高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设计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为此,我们将借鉴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对传统的教学设计进行改革。从职业活动入手,分析就业岗位群职责,建立职业能力素质图表,开发单项能力素质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与单门课程及章节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能力本位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模式。  [关键词]能力本位 职业院校 教学系统化设计  [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基本特征和工作人员的变动情况.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和稳定性。方法:采取描述性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工作人员
根据卫生部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的有关合作协议,我们一行3人于2004年6月一9月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进行全科医生学习并考察,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全科医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