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操场跑步”和“去操场跑步”有何不同?——“到字句”的用法及其教学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通过与“去+活动场所++V+O”句式的比较解析了“到+活动场所++V+O”所投射的事件意义及其语用价值。并且,借助Talmy的“事件框架理论”对此做出认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到+活动场所+V4-O”中,由“V+O”指涉的活动事件不受任何限制;第二,“到+活动场所+V+O”句式将“活动事件””前景化,即突显先位移到“某一处所”后进行的活动;第三,“到+活动场所+V+O”的句式里的活动事件具有真正的动作意义;第四,“到+活动场所+V4-O”句式的预设(presupposition)
其他文献
司马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虚美,不隐恶",力求对人物形象进行立体真实的刻画,汉朝开国君主刘邦是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司马迁在塑造刘邦这一形象的时候给予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