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客套、面子与礼仪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套在中国属于一个伦理范畴,其背后蕴藏着儒家“文明礼仪化行为”的理念,也即客套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而谦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派生道德。当然,客套的基本规则是:精心的客套永远不要太过火。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能过分地客套。
  中国式客套:谦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派生道德
  客套在中国属于一个伦理范畴,其背后蕴藏着儒家“文明礼仪化行为”的理念,也即客套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从伦理学的角度看,这意味着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以及倾向于以“仁爱”道德来为人处世。中国式客套的基本支柱更多是谦恭,也即贬低自我与抬高他人,而且未顾忌到性别。
  谦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种派生道德。其既来自儒家也来源于道家。孔子如此说道:“古人的言论不轻易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为跟不上而感到可耻。”(原典: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第四章)道家中的谦恭也是曾提及的生存策略中的一部分:枪打出头鸟——谁最先发出声音,就会最先招致危险。《道德经》中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类似的还有“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谦恭在礼仪化的语言与交际形式中得以充分展示,这可能会迷惑一些不明内情的人。比如,一位有名望的专业人士在做报告时会明确表示,自己对要讲述的内容知之甚少、所云肤浅等。最后,演讲者会请求听众不吝赐教。如果西方人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会出现一种较严重的跨文化方面的误解。大家可以想象,尽管出于谦虚,演讲者的论述还是会令听众惊奇不已。如果被中国人邀请到家里吃饭,主人会事先抱歉说,自己没有准备什么好吃的,而且完全不会烹调。但随后,丰盛的菜肴摆满了一桌子——这些菜肴甚至在中国餐馆里都几乎难以看到。
  在熟人之间的客套话中,自己的谦恭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格外尊重。人们在询问对方姓氏时习惯称“贵姓”。在回答“我名叫/我姓……”时,一般会说“鄙人叫/免贵姓……”来代替。
  对中国式客套的应对方法是:作为谈话伙伴应尽量不要在意对方的套话式赞美,但对对方的自我贬低要尽量予以拔高。当然,人们熟记客套的基本规则:精心的客套永远不要太过火。也就是说,人们根本不能过分地客套。相比而言,尤其是老年人极为讲究客套。人们对那种自我感觉良好或者傲慢的表现大多表示反感。
  最后有必要知道,拒绝某种好意或邀请(比如在吃饭或喝点什么方面)不应该直接说出来。客套的规则是,对于这种好意应当首先在表示感谢的情况下委婉回绝(送礼方面也如此),当然人们期待再一次被邀请,而这种客套式的拒绝最终因为对方的一再坚持而得以化解。
  中国式面子:靠羞耻感进行社会调解与约束
  中国人通常并不按照基督模式——罪过、赎罪、惩罚与宽恕——来进行自我约束,起码这是一种有悖传统的思想。中国社会的调解与约束手段更多是靠羞耻感,这不同于经常性的个人原罪,而是具有一定的公开性,而人们向来在外人面前感到害羞。这大致上可以说,中国人努力避免任何麻烦,因为这将意味着颜面扫地。
  人们可以将“面子”确切地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中文里称为“脸”的,是为了维护道德与社会和谐。人们应该避免在任何情况下丢脸,因为那样就会导致出洋相并会公开感到羞愧。与此相反,被称为“面子”的,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荣誉及威信:人们可以挣足它(就像社会信贷),但也可能会失去它。
  然而,在中国不仅要保全自己的面子而且也得“给别人面子”——单单如此还不怎么令人信服。比如说在别人遭遇尴尬时尽量帮助他顾全面子。如果不能如此处理,则自己也会颜面扫地。“给面子”也创造出这样一种情境,给别人提供一种可以展示及塑造自身理想或他人预期形象的可能性。隐含其间的更多是一种社会能力,这也展现了中国人的领袖品格。
  尽管竭尽全力去保全面子与给足面子,但这也完全可能是一种批评,只是这种批评大多难以觉察,好像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经常被掩盖在赞美声中,就像下面的句子:“您工作干得不错,但我希望您能够继续加把劲。”每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是不满,然而批评的话在加上肯定话语之后就不但没有失面子,而且是给足了被批评者面子。
  顾全面子也涉及自己的国家。尽管存在可以偶尔批评自己政府的观念,但中国人很少会同意对中国的批评——特别是被外国人批评。这就是在批评性新闻领域存在一些涉及跨文化误解的原因。以中国特有的礼貌及好客觀念来看——中国人很不习惯外国客人对自己国家的公开批评。跨文化方面的典型误解如同下文中所表述的那样:一位德国人为自己对中国的批评而辩解,因为他不但强调中国的另一面,而且也批评自己的国家德国,两者他并未区别对待,而是对一切都采取平等的观点,因此他也就并不了解“爱国主义”的成见。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极难成立,因为在中国人的关系结构中——前面已提及——并不存在平等的理念,自己的父母要比别人的父母亲近。因此对中国人来说,自己的祖国也比别人的国家亲近,爱国主义与对祖国的忠贞不渝自然要比自我意识更为重要。因此,保全国家的脸面也就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重要共识。中国人在礼节规范中通常避免私下批评谈话伙伴的国家——尤其是他作为“客人”居住在国外的时候。即使偶尔不得不对外国予以批评,他也会尽最大可能地“给面子”。
  中国式礼仪:引人注目的繁文缛节
  由于在一起聚餐是中国人很重要的一种社交活动(人们不是简单地被邀请去喝两杯,而总是被邀请吃大餐)。
  首先,人们应向地位最高者以及最年长者打招呼——而不是“女士优先”,接着通常是递上自己的名片。中国人在向他们致意或迎接时老远就伸出双手,绝不会出现对其不管不问就离开的情形,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关心他们、对其问寒问暖或者将他们让到座位上。名片用以表明对方或客人的身份,并决定了他们在不同身份情况下的殷勤好客程度。在与有身份的人交谈时总是要称呼他们的头衔,这也包括对教师或者师傅(对汽车司机也总是称“师傅”)。客人们在送给主人礼物时,可以带上食物(水果、蛋糕等)或酒类。如果礼物是包装好的,在通常情况下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以免显得贪婪),因为人们可能会对此感到有压力。在安排座位时也有讲究,身份最尊贵的客人坐在最靠主人右边的位置,第二尊贵者的座位紧邻主人左手,东道主通常面对房间大门就座。
  如果人们被邀请参加宴会,那就有必要好好保持高贵矜持,因为宴会大多都很豪华,而且会餐时间持续得足够长。就餐之前会有一个祝酒词,客人也要说几句,无非是一些合作愉快、感谢邀请、友谊深厚与民族和睦等随时可用的客套话。
  在中国,没有什么事比吃饭还重要,因此中国人对吃饭时间把握得非常精准:午餐在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之间开始,晚上开饭时间一般在五点半到六点半,晚上的宴请也一般在两个小时内结束。吃饭过程中有足够的机会使大家相互熟络起来,人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告别时,如果主人不是陪同走一段路到酒店门口,则会对客人说“您慢走”,但其意思是“安全到家以及别太匆忙!”在午餐之后一般会说:“您好好休息!”特别是在午餐喝多了酒之后都乐意休息一下,报告会或者谈判议程通常在下午两点半重新开始。
  (《国学》2016年第7期)
其他文献
2017年9月,《演说家》节目的舞台上,迎来了一位DNA鉴定师,邓亚军。她曾做过六年法医,十五年的亲子鉴定。邓亚军在演讲中提到了在她职业生涯中最匪夷所思的案列,一个父亲,带着一对双胞胎女儿来到邓亚军所在的鉴定机构,他觉得两个孩子都跟他长得越来越不像,想做个鉴定。  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这两个女儿中,其中一个是他亲生的,而另外一个不是,也就是说一对双胞胎竟会有两个亲生父亲。  根据邓亚军的推测
期刊
他年少嗜赌,凭借一手千术赢得千万家财,春风得意之时,赌局上被人拿枪崩断两条小腿、用刀剁了三根手指,从此一蹶不振。看到这,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电影《赌神》的情节吗?但实际上真实的“赌王”人生,远比电影更跌宕起伏。  5月14日,浙江宁波鄞州一间约60平方米的公寓内凌乱不堪,地上散落着几张餐巾纸,纸上带着血。羸弱的尧建云躺在沙发上,因舌头溃烂,已不能正常说话的他,只能发出“啊啊哦哦”的声音。  尧建云
期刊
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  “血型说”不靠谱  一般我们都会首先问那些特别招蚊子喜欢的人是什么血型,因为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0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
期刊
日本有关珍惜食物、热爱生命、面对死亡的教育,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但最近日本发布的一个“生命教育课”纪录片,却将日本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课程内容竟是要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养大的小鸡吃掉,此事引发600万网友热议。  感受生命的分量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日本岛根县的出云农林高中,开设这门生命教育课已60年了。这节课让一代又一代孩子挣扎、痛苦、恐慌、无助,甚至崩溃。  起初,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充满新鲜与好
期刊
官员因其公职身份,社会对其行为作风有更高的要求,接受监督(八小时外)是保证官员守法守纪的关键,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只不过他人对公职人员隐私的“冒犯”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要保证公权监督和私权保护的相对平衡。  有敲诈勒索意图就算不上真正的公民监督  在官员的私家车中装上定位仪,然后尾随跟拍,再利用拍摄到的官员“违法违纪”照片或者视频,对官员实施要挟敲诈钱财……这样的一条“致富”路的设计,出自湖
期刊
毛泽东猛劲吸了口烟,越说越愤怒:“搞什么联合舰队,我看你们一直不相信中國人,斯大林很不相信,把我们看作是第二个铁托,是个落后的民族。你们说欧洲人看不起俄国人,我看有的俄国人是看不起中国人的。”  赫鲁晓夫提出建立“联合舰队”  尤金是苏联第四任驻中国大使,与毛泽东私交甚厚。  1958年7月21日晚上,毛泽东接见了尤金。尤金一见到毛泽东就开门见山地说,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一致提出要在中国建
期刊
日常生活中的说话逻辑,没有数学或逻辑学研究那样复杂的推演过程,而是基础的,因而也是常识性的。那些看似说理的方式,却很可能是存在缺陷的推理,自然也绝不像讲话者所宣称的那样“有理”。  根据逻辑学的基础常识,一个推理和论证要得出真实的结论,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二是从前提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前提是否真实,涉及到对事实的判断,而谬误常常是出现在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上。换言之,那些貌似正确、具
期刊
许多人在回顾“8·19事件”时说,一个最大的输家是苏共,它失去了政权,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另一个最大的输家是俄罗斯民族,它失去了疆土,失去了大同地位,失去了辉煌。而在这场政治巨变中得到实惠的是西方和俄罗斯的金融寡头。  “新思维”引发“8·19政变”  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无奈地宣布“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苏联分崩离析的前奏终于响起。
期刊
广东东莞市民陈先生向一家车行订购了一辆轿车,通过微信聊天同意了车行发来的《车辆订购确认书》,并交了5万元定金。之后,陈先生以该车是“二手车”为由拒绝提车,但拿不出该说法的证据,双方为此对簿公堂。法院审理认为,通过双方微信聊天记录可以确认买卖合同已成立,且陈先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车辆为二手车,因此构成违约,一审判决车行有权没收陈先生所交的定金5万元。日前该判决已生效。  法院认为,结合双方微信聊天上下
期刊
一天,我带着八岁的侄子在小区公园里散步时,撞见一位阿姨,她带着一个年纪与侄子相仿的孩子在轉悠,侄子迎上前去,想跟那个孩子打声招呼,没等他张开嘴,旁边的阿姨先是一阵嘟囔:你不是住我家楼上吗,听说你爸不要你了,你妈也跟人跑了,倒霉孩子,你说你爸妈的品行怎么就这么不好呢?  侄子听到这话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掉,拳头攥地紧紧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我一边抽出纸巾擦拭侄子的泪珠,一边严正地回应那位阿姨,不要多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