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为本,品出寓言的趣味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L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寓言是寄托了劝喻或讽刺意义的各种故事。中国当代寓言学家陈蒲清先生的这个论断,阐明了寓言的两个特点:故事是寓言的载体,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正是因为寓言故事兼具思想性、趣味性、艺术性的特征,所以备受教材编写者的青睐,成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材选编寓言的基本特点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从编排上看:集中在低中年段,强调寓言的故事性
  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教材在低中年段安排了多篇较为典型的寓言故事,如在低年段安排了我们熟知的《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等;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以及伊索寓言《鹿角和鹿腿》;在四年级上册则直接以《故事二则》的形式出现,安排了《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篇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均出现在低中年段,根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要求散落在众多童话故事、生活故事等内容中,有的与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以及文言文等组成故事单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寓言的魅力。
  2.从内容上看:多以纯故事形式呈现,删减寓意的直接表达
  中国传统寓言比较注重故事与说理的结合,故事往往作为说理的凭借或喻体而存在,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材选人的寓言中却被大大淡化或削弱。我们以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低年段的寓言《揠苗助长》为例,原文是: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通过与课文比对,我们发现教材删除了后面说理的内容,仅保留了故事部分。综观小学阶段的寓言,我们发现这个规律普遍存在。无论中国传统寓言还是以《伊索寓言》为代表的国外寓言,无论寓言内容虚幻还是现实,都最大限度保证故事的完整,让故事自己说话,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事自然感悟寓意。
  3.从表达方式上看: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体现故事的趣味性
  “寓言是明显隐含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特点是主题鲜明,每个故事都有明显的寓意,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事理或哲理从简短的故事中体现出来。”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主题鲜明、故事简洁是寓言的基本特征。小学阶段的很多寓言并不符合这个标准。低年段以《乌鸦喝水》《坐井观天》等大量以动物形象为主体的寓言,其中不乏细致生动的细节刻画,不乏浪漫的想象,其说理的指向也不明显,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写方法、想象空间等方面更趋同于童话;中年段的《陶罐和铁罐》有个性鲜明的对话描写,沧海桑田后的不同结局想象奇特,富有奇幻色彩;《扁鹊见蔡桓公》故事情节一三三折,故事主题有多重性,人物性格鲜明生动,读来更像—篇历史故事。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寓言在编排、选文、内容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故事化的倾向。教材的这种编排符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凸显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属性,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学习,进行语言实践,促进学生语言生长。
  二、寓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寓意核心论”的影响,小学寓言教学忽视了教材寓言编排的特点,出现了—种淡化故事学习、“唯寓意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背离了语文学习的本质。教师把理解寓意、结合寓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作教学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多采用讲故事—说寓意的简单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活动的设计为揭示寓意服务,教学的引领和提升侧重寓意的深度开掘拓展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教学寓言看似简单高效,直奔主旨,实则道德泛化,忽视学生的语言学习与实践,不符合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本质特征。
  二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寓言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中段学生,首先是或生动有趣或荒诞幽默的故事。把寓言故事的人物形象符号化,把故事蕴含的寓意概念化,一味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抽象出道理或者哲理,不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超出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于高年段学生而言,这种以寓意为核心的模式,既不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又压抑了学生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的提升,事倍功半,学习目标又明显滞后。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寓言学习中,如果忽视故事学习,一味追求寓意,学生就很难感受到寓言学习的乐趣,很难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以致走入以模式化的理解代替学生个化北阅读与思考的误区。
  因此,小学阶段的寓言教学既要充分把握寓言本身的文体特征,重视寓意的感悟理解,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学习的特点,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做到以故事学习为本,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让学生真正走进故事。让寓意在故事学习中自然显现,让思维在故事学习中得到锻炼,让智慧在故事学习中自然生成。
  三、故事化寓言教学优化策略
  如何在小学寓言教学做到以故事为本,品出寓言的味道呢?
  1.品读对话,聚焦故事形象
  “寓言作者在思維及表达过程中,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范畴来阐述事理,而是通过直观特征的具体形象、类化形象和集体形象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表达。”我们读一篇寓言,有时未必能够准确阐明其中的寓意,但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件或者情况时,我们脑海中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寓言中的经典形象。因此在寓言学习中,聚焦故事形象是学习寓言的一把钥匙。寓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中,对话描写是最常用到的手法之一,这在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扁鹊治病》《陶罐和铁罐》等寓言中都有所体现。《扁鹊治病》一文中有一段扁鹊三劝蔡桓公的精彩对话描写,透过扁鹊的“三劝”、蔡桓公的“三拒”,我们不仅能从中体察到蔡桓公病情的变化,两人的性格特征也跃然纸上。面对扁鹊的劝告,蔡桓公不应、不睬、不悦,着墨不多,却让我们看到了蔡桓公麻木固执、刚愎自用、不听忠告的性格特点;面对蔡桓公的一次次拒绝,扁鹊一劝再劝,苦口婆心,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扁鹊高超的医术,更能体会到他高尚的医德。《陶罐和铁罐》一文中传神细致的对话描写更是凸显铁罐恃强凌弱、自大蛮横,陶罐谦逊退让却又有礼有节的性格特征。按照读懂内容—读出情感—读懂人物的顺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合作表演等方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在理解对话内容、感受人物内心情感、体会人物性格的同时,课文的寓意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2.梳理线索,聚焦思维发展
  寓言故事情节或荒诞或虚幻或离奇,其略带夸张的表现方法,初次读来会让人有不可思议之感。如《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两则寓言中的宋国农夫,其行为明显缺乏生活常识,甚至略带憨傻,但当我们仔细品读两则寓言,走进人物内心,发现其所作所为又有合理之处。抓住寓言故事情节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情理和事理的矛盾中,找到学习的线索,是学习寓言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变化为线。寓言中的变化有些显而易见,如《我要的是葫芦》中葫芦的前后变化,《陶罐和铁罐》中铁罐和陶罐在历史变迁中的变化等。有些变化则是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需要仔细品读。如《亡羊补牢》中养羊人两次丢羊,态度产生了明显变化:第一次“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次,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态度不同,带来的结果明显不同。《扁鹊治病》一文中:蔡桓公的病隋从肌肤到皮肉之间到肠胃到骨髓,病隋由轻到重;扁鹊治疗手段从热水敷烫到扎针到服汤药到无药可医,治疗方法由易到难;蔡桓公对待扁鹊从不应到不睬到不晚到不解的心理变化;扁鹊对待蔡桓公从苦劝到逃走到惋惜的态度转变等。从“变化”人手,就能抓住学习寓言的核心线索,故事在变化中推进,情感在变化中深化,事理在变化中显现。
  逆推启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阅读部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倡导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讀的能力,其核心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比其他文体,寓言以故事承载寓意的形式,在逆向思维培养上更具优势。例如,《扁鹊治病》一文寓意表达含蓄却复杂深刻,如果我们仅从故事结果蔡桓公不治身亡的原因来引领学生探究,学生思维的空间就相对狭窄。如果我们变换角度,从“扁鹊作为—代名医,为什么不能治好蔡桓公的病”这一角度,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从人物的性格特点、事件的发展变化、提出意见与听取意见的方式态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就会从单向转为多向,从简单的是非道德判断上升到哲理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个性化的阅读中锻炼学生思维的目标。
  3.赏词析句,聚焦言语训练
  寓言使用的语言一般较为简洁凝练,给人以思索的余地。例如,编鹊治病》改编自文言文《扁鹊见蔡恒公》,其语言在尽量准确反映文言文原意的基础上,做到了准确传神,善于传情达意。“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会儿”生动传递出了扁鹊望诊时的谨慎认真,又让我们感受到扁鹊—代名医的精湛医术;扁鹊三劝蔡桓公“恐怕会、还会、会更加”等词语的运用,既让我们感受到蔡桓公病隋的逐渐加重,又让我们从中品味出扁鹊内心的焦虑担心;扁鹊解释蔡桓公病隋“能够治好、可以治好、也还能治好、只能等死”,把治病过程由易到难以及扁鹊的惋惜之隋准确生动地体现出来。课文中蔡桓公三次听到扁鹊劝告时的心理变化、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时扁鹊与蔡桓公的心理活动等,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品味其表情达意的精妙;同时抓住课文留白处,启发学生思考与想象,读议写结合,让学生在语言揣摩学习运用中发展思维、培养语感。
  总之,小学寓言教学在遵循寓言文体特点的同时,还应充分关注小学学段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故事,在故事学习中,感受形象,发展语言,启迪智慧。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是软件工程的基本目标之一,Primeton EOS 中间件系统基于J2EE架构成功的实现了WEB应用开发的构件化,并创造性的以XML总线显著降低了各构件耦合度,使运算构件,逻辑构件,展现构件,数据构件,流程构件无缝的融合。但是对于页面构件,仍然使用传统的JSP页面,无论在构件设计理念还是运行效率方面都不尽人意。该文将探讨如何使用XMLC技术重新设计EOS表示购件,使其充分利
摘要:开发了一种基于安卓平台的农作物病害图像自动分割系统,以Java语言为编程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式,利用大津算法生成图像分割的阈值,根据阈值的大小对病害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分离出病斑图像。将开发的程序在安卓模拟器进行试验,对患有炭疽病、霜霉病、灰霉病的黄瓜叶部病害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安卓平台病害图像分割可以实现良好的分割效果。  关键词:图像分割;自动阈值;安卓平台;黄瓜病害  中图分
摘要:提出了一个基于.NET技术的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阐述了整个系统关键部分的实现过程。文章最后介绍了网络信息采集系统在政府网站的应用,研究如何通过网络信息采集系统为公众和政府提供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  关键词:.NET技术;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政府网站;舆情监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5-3927-03 
摘要: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一体化发展,东莞地区对新兴工业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对东莞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建设为东莞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耳朵尖尖的,头圆圆的,眼睛很明亮,鼻子小巧玲珑,嘴巴也小小的,身体瘦瘦的,有一身黑白相间的毛。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丑丑。丑丑特别听话,尤其是我手中有骨头的时候,叫它站起来它就站起来,叫它蹲下它就蹲下,尾巴讨好似的摇个不停,舌头伸得老长,别提有多好玩了。  跟丑丑在一起玩的时候,我总觉得它就像一個活泼的小弟弟, 总能让我把一切烦恼都抛开,笑声不断。
他比我小五岁,但是在他这个年龄算得上很高很强壮了,他就是我的弟弟。  我的弟弟叫刁子浩,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弟弟的眼睛很大,所以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大眼鼓”。弟弟做什么事都做得很认真,而且他已经会认500个字了。  我们家有一个规定,我和弟弟每天都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像上课一样讲给爸爸妈妈听。那天在我给爸爸妈妈讲在学而思网课学到的简便运算,我刚要开始讲课,弟弟就大声叫道:“哥哥,你等一下,我要
摘要:介绍了在数码监控系统中,运用动态IP实名解析的技术实现高效的远程实时视频监控与多级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  关键词:动态IP实名解析;数码监控系统;Winsock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5-00ppp-0c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音视频压缩与解码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Internet的视频监控系统广泛
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当人们的经济实力薄弱,还需要为生存和温饱而努力的时候,文学所关注的自然是现实生活和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文学研究会去关注人们自身以外的世界,比如生态保护、人文关怀等主题。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必然是带有中国历史烙印的,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也是与时俱进的。自新文化运动以来,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家以其深邃而开放的思维方式走进世界
摘 要: 文中真实地记录了《物体的浮与沉》一节课堂教学的片段,执教老师借助课题研究的成果,先后通过个人独立反思、备课组老师参与反思、执教人再反思、总结交流反思等步骤进行 “五部曲反思”,展示了如何以实验教学反思为突破口,从而促进教师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实验反思;策略;物体的浮与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64-4  自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