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多媒体语文课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语文课,既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语文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语文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238-01
  
  多媒体语文课,既指“多种电教媒体组合优化的语文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语文课”。尤其是后者,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具有突破时空,增加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声、光、电、形、色、图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有效途径。从教学方式或手段来看,它有别于传统教学。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谈如下几种设计类型:
  
  


  1形声构图,体验情感美
  
  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有人说,散文是情感树上的果实,这话一点也不假。然而,学生受时代阅历、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或多媒体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有声无声结合的画面图式,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轨道,以期引起审美共振。例如《荔枝蜜》,课件设计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的情感疙瘩;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情境氛围,使学生心灵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
  
  2动静创意,领略意蕴美
  
  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论天说地、谈古道今、写景抒情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对此,教学应努力指导学生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那种充满哲理意蕴的艺术境界,让学生走进作品去领悟,从而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图、音、文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我们注重媒体表现出的图像与声音的美,或动中有静,静中寓动;或动静交叉,动静结合,努力使媒体既表现出和谐的色彩美,又表现出高雅的音乐美。例如《听潮》,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课件设计时,“导入语”环节我们选用“月牙岛”及其海面为背景,配以“圣母颂”那悠长而宽广的主旋律。再由教师娓娓朗诵着导入语。(“每当我们漫步海堤或徜徉海滩时,你可曾从大海那喃喃细语中,从它那如痴如醉的倾吐或是汹涌澎湃的咆哮声中领略出大海那深沉而丰富的内涵……”学习著名作家鲁彦所写的《听潮》一文,使我们领略了大海那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又让我们沉浸在大海柔情脉脉的静美、陶醉在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之中,流连忘返,一往情深。)如梦的遐想,似天边传来的吟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使教者、学者、听者那明净优美的情绪、纯洁崇高的境界,不断深化、充实。对于文中那三个富于变化的海潮阶段,我们通过静态画面,设计最能体现阶段特点的画面,斜向层迭构成模块介面。而每一阶段都由最具景物特征的静态画面配以文字;该阶段的录像播放(音乐、图像、朗读俱全)和音乐背景构成。尤其是每阶段配置的音乐都是精心选择,巧妙设计。如“落潮”阶段我们选配“梦幻曲”,曲调平稳缓慢,渗透着安祥宁静。不论是作为朗读(个别或全体)的音乐背景,还是作为启发联想的情境氛围,都能令人感到情意深长,韵味无穷,从而让学生领略大海熟睡时的那种温柔,清丽的静美。又如“潮起”阶段我们选配“春天奏鸣曲”;“涨潮”阶段,我们选配“黄河钢琴协奏曲”,让学生在气势磅礴、宽广壮阔的音乐背景中,领略大海雄奇奔放的壮美。为了领略大海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意蕴,海潮高涨时的动态录像播放,更能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来到大海边,在波涛汹涌、澎湃咆哮的海涛声中领略那“伟大的乐章”的浑厚内蕴。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赏读-听读-诵读”的多种方式,诵读又采用“个别-小组-全体”竞赛形式,让学生多次反复地目接口诵,在学习中达到“忘我”境界,体味出审美愉悦。
  
  3时空造境,感悟和谐美
  
  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文学特点,不仅注重领会极其精炼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而且更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人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表达方式的运用,节奏的处理,无不展现美的身姿,从而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在这里,多媒体那缩短时空,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的优势是派上用场了。例如《天上的街市》,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又从明星联想到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市的物品,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相映成趣,创造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借助多媒体计算机,既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又呈现全诗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特征。让学生在学习诵读品味揣摩过程中,感受逼真的情景,领悟美妙和谐的意境。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口语能力  小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已成为英语学习初始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当前教改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的口语能力”浅谈如下自己的想
建筑行业是目前社会中最热点的一个行业,它汇集了很多企业的特点,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针.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建筑的始点,但也是终点,由此对全过程工程进行造价管理肯定能够
【摘要】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受众意识的提高,给这个信息时代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近几年,报刊媒体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怎样在同质化竞争中实现差异化成为各个报业集团发展的首要课题。《新文化报》被业内誉为“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本文以新文化报为例,浅析长春都市报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实现差异化。  【关键词】报业集团;同质化;差异化;新文化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将BIM技术应用到工程造价管理中,能够指导和管理项目信息,加快信息处理速
票据保证人在履行了票据责任之后,便依法享有追索权。笔者在此对票据保证人追索权的性质以及行使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票据保证人追索权的性质  票據保证人在依法履行了保证义务后,便使得自己、被保证人以及被保证人后手的票据责任消灭,并产生票据保证人之追索权,可以向被保证人及其前手追索。关于票据保证人追索权的性质,笔者认为,票据保证人追索权之性质亦为代位权,但这种代位权并非上述意义上之简单代位权,而是一种
【摘 要】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去解答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要想方设法弥补眼前与目标间的漏洞,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问题设计  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代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
一、2003年产业增长形势比较分2003年,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的上升期,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中国产业增长景气研究显示,2003年,工业生产增长景气指数逐月稳步上扬,年底已达
城市的清洁环境需要我们来维护,这是文明城市的建设和项目工程施工的双重要求.企业现场的施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反映出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为了给自己的企业营造更好的口
在乡镇班子换届工作中,保亭县探索实行了“工作实绩评议制+竞选资格准入制+考核结果反馈制+改进考试方式”的“三制一改”工作法,竞争性选拔乡镇党政正职7名,调整不胜任现职
随着岁月的流逝,过去的好多事儿,有的模糊了,有的淡化了,有的忘却了.然而,妈妈讲述我童年坐摇车的故事,却像晶莹剔透的珠玑,镶嵌在我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