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内科护理”教学延伸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来源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河源市卫生学校“内科护理”专任教师与大护理专业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现状,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方法: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分别从“内科护理”专任教师及学生的角度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内科护理”课外延伸中使用智能手机,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发展,调整教学方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论:通过调查学生意愿,借助智能手机,将结果运用于“内科护理”教学延伸中,可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内科护理”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明末凌云的《唐诗绝句类选》是一本专门选编唐代七绝的诗歌总集,凌云是明末乌程晟舍凌氏族人,此书具有凌氏家族“套印本”刻书的典型特征,其祖本是南宋赵蕃、韩淲的《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至明中期,敖英认为章泉、涧泉二先生抉择过严,所以在二先生选本的基础上扩充选本体量而成《类编唐诗七言绝句》,至明末凌云以敖英选本为主体加以补辑,并手抄精选出的宋、元、明三代重要唐诗学者的批语,形成《唐诗绝句类选》.其独特的成书过程,不仅使其中所选诗目极具代表性,还折射出不同时代学者对唐七绝的认知差异.《唐诗绝句类选》现存的两个版本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讲授《庄子》的学生课堂笔记,主要由《逍遥游》等五部分组成.从中既可以感受到闻先生才华横溢的诗性课堂氛围,也能学习到先生对《庄子》深入的研究.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省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奕威在接受《南方》杂志专访时表示: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在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选本序跋作为重要的副文本,蕴涵着丰富的文献史料,为后世读者提供了诸多了解选本尤其是散佚选本的可靠信息.选本序跋与正文本选本构成互相依存、互相指涉的互文本“关系场”,在选本生成、传播、接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助力与推介作用.选本序跋通过呈现文坛发展生态、丰富文学批评领域等,拓宽了选本的表达空间.借鉴副文本理论研究朝鲜古代选本序跋,可以为朝鲜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文学域外影响研究提供方法指南与实践操作路径.
《剑南诗稿》虽传刻有序,但陆游诗作亦有不少散佚.明代汪砢玉《珊瑚网》载有一首放翁佚诗《韩干马》,该诗与人事契合,自清人厉鹗捃摭后,中外学者一仍其旧,一收再收.然而,《韩干马》诗与一幅伪画“干马图”有关,“干马图”的一组题跋是窜改、迻录元代赵孟 《饮马图》题跋而得.所谓的陆游佚诗《韩干马》,实乃元末明初人钱宰所作.其大约在明季中前期遭到伪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放翁此时在诗书界的影响和接受情况.
为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改善新职业人才供给质量结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在组织制定新职业标准的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对于征集到的新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经人社部组织评估论证后,及时上升为国家职业标准。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门(行业)可依托本地区、本部门(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组织和院校等开发职业标准或评价规范,经人社部审
智慧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能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是东莞慧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的一大核心。这需要既是策划者又是建设者亦是使用者的行政、教师、学生和家长多方主体,通力合作,交织成网,把信息化教育平台很好地运用起来,走出一条适合东莞教育的有效路径,使东莞教育更信息化、更智慧化、更有效化。
作为使金圣叹声名大噪的重要活动,扶乩降神与小说评点具有内在一致的权力“话语”指向.在扶乩降神活动中,金氏通过与神权、皇权、信众对话的方式,表达权力诉求,争取宗教、政治话语权,从而彰显自我价值.这是与传统文人扶乩的区别所在,也是金氏跻身上流的独特社交手段.扶乩的失败,迫使金圣叹屈身于被士林弃斥、排挤的边缘境地,成为他转向小说评点的重要契机.边缘与主流的对话诉求、屈从与反叛皇权的伤愤情绪,构成了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的心理动因,也造成了《水浒传》在思想艺术层面的复杂情状.由此,小说评点成为他与皇权、主流文人圈对
性格内向、忧郁、敏感的项鸿祚长期遭受创伤记忆的侵扰,造成了内心世界的严重失衡,试图通过文学书写来抚慰内心的创伤.他在《忆云词》中言说创伤时尽量将原始事件去情境化,使个体性的创伤记忆泛化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符号.如此,读者就能从中得到相似性的情感体验,引发共鸣,产生认同.项鸿祚的创伤言说是情感的自然表露,不故作姿态,不刻意求雅,并对情感的宣泄加以控制,形成一种幽涩沉郁的言说效果.在生气剥蚀、风雨如晦的晚清社会,项鸿祚的伤心言说契合士子们的幽愤心态,也符合常州词派对词体情感特质的认知和对“寄托”理论的阐释需
民国时期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苏轼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为襟怀才性与艺术特征论,二为词法技巧论,三为苏辛比较论.在第一个维面,人们持续肯定苏轼的才华,品评其词的艺术特征并予以推扬.在第二个维面,人们就苏轼以诗为词和其词是否协韵进行论析.在第三个维面,人们就苏辛词的创作技巧、意境呈现、风格表现等展开评述.民国时期词学对苏轼的论评,为更好地把握其人其作提供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