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无形为有形 忌“多媒”成“独媒”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pe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教育信息技术的重视和普及,多媒体随之进入了基层学校的普通教室。过去只有报告厅、多媒体教室才有多媒体设备,如今,我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插上了高新技术的翅膀。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真正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正确地运用多媒体,并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呢?
  化单调静止为直观灵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能将文本、声音、图表、图像、动画等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特别是农村小学生,他们的兴趣很容易被激发,并随之转化为学习的热情。例如,“平均分”是除法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平均分的方法,学生更是难以理解。如果采用CAI课件或实物投影,就能变静为动,直观地展示“一个一个地分”和“几个几个地分”物体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一个教学难点就这样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如在小学数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可制作一个课件,让一个由多个图形组成的房子分解成一个个小图形,可以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移动、变色、同步讲解、闪烁等进行分割,形象生动地描述图形分割的过程,便于学生切实理解房子面积的计算。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学生总是把圆锥的体积弄成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其实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可以制作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利用倒水的动画,让学生直观看出只有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会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又做了两个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进行倒水比较,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播放,大大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这节课的学习中,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创新问题情境设置,培养创新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但是,传统的问题情境设置,只能通过教师口述或板书的形式进行,不仅浪费时间,同时给学生的理解设置了障碍,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听懂或看懂问题情境时,教师在时间的催促下已不得不说出问题的答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情境,就能够直观地以图像、动画的形式设置问题情境,很好地去除学生理解的障碍。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的教学时,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动画,把平行四边形通过生动的转化变换为长方形,在动画之后一个可爱的动画人物问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1)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2)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3)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学生既能很快从观察动画中分析获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转换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从而得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又能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严谨性。这样创设情境,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忌“多媒”综合成“独媒"灌输,统筹现代和传统方法,谋求最佳效果
  有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片面理解,认为只要使用了现代的教学设备,就是进行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因此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有的教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制作课件上,为表现艺术美感,在课件中使用大量的音乐,有的甚至在学生思考问题时还配以背景音乐。没有把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也没有认真分析哪些内容用什么方式表现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的教师忽视了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在设计课件时内容涵盖一节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激情导入、设疑、例题讲解、练习题、课外知识等。这样一来,教师只是多媒体的操作者,而且这样大的信息量,势必造成媒体对学生长时间的刺激,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不断变化的屏幕上,忽视也来不及分析、理解重要的知识点,造成消化不良,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吃力,加之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丧失新鲜感,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学生感觉单调,视觉疲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但这并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使用多媒体过程中,一是要紧密结合学生自身及教材设置,有选择地制作使用;二是数学课件的制作应突出重点,要为难点而服务,避免喧宾夺主;三是多媒体演示不能取代学生的演示,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思考,再辅以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才真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所以说,成功的教学就是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灵活运用。我们在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功能,取得最佳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介休市义安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在确定控制点的基础上,海岛公路线形设计必须适应地形地貌,合理利用构造物,严格控制纵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力求填挖平衡。在造价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为今后改
介绍了薄层罩面技术在高速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广靖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采用了该技术处治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原路面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经过一年多的使用,处理路段路面状况
此文通过对外包钢砼框架主厂房结构的振动测试及其分析,得出该结构体系的自振特性,丰富了外包钢砼体系研究的动力特性内容。文中介绍了脉动试验在厂房结构测试中的运用。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受江苏省公路学会五届理事会委托,对学会五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向大会做工作报告,并对学会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建议意见,请各位代表审议。
<正> 周传典同志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倡导讨论Corex是不是熔融还原的问题,很有意义,我愿首先响应。我认为应从Corex过程的实质和特点分析起。 Corex法可以认为是“先还原后
结合无锡环太湖公路(市区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实例,从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发展的现状出发,以环保验收调查的技术方法,特别是工程建设本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重点进行调查,力求从生态学
<正> 1 概述 吉林省桦甸市直接还原铁厂首期规模年产直接还原铁2万t,以本单位自产专供球团矿和梅河口烟煤作为原燃料,利用福州特殊钢厂φ2.9&#215;40m回转窑等旧设备进行改造
土层锚杆技术在基础开挖工程特别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结合京杭运河淮安三线船闸的施工,对土层锚杆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作了介绍和探讨。
通过对某T梁桥维修加固的设计和具体施工介绍,分析探讨了旧桥加固改造的设计方法。
中国公路学会2006年度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中国公路学会专家委员会学术年会于2007—06—23在江苏省翠屏山宾馆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江苏省交通厅、江苏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