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把握“双碳”新机遇加快推进“绿色银行”建设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而金融又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这就意味着,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据悉,11月3日浦发银行在上海适时举行了“绿融万物共创未来”绿色金融发布会,会上,该行以绿色银行理念为引领,从前瞻研究、创新产品、服务实践等几大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据了解,浦发银行是较早推出绿色金融综合化服务的中资银行。2008年,其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绿色信贷综合服务方案》,并先后与法国开发署、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开展了合作,截至2021年9月末,浦发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超过3000亿元,同比增长超60%,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资源倾斜,打造“绿色银行”


  当前,浦发银行“十四五”战略规划和创新规划已出炉,实现轻型化、双碳、数字化三大转型已进入实施阶段。本次发布会就是该行全面推进“双碳”转型,打造“绿色银行”模式的重要举措。
  发布会上,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表示,打造“绿色银行”,一是要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持续发挥绿色金融业务推进委员会及设立绿色金融中心的优势,集全行之力共同深入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开展;二是要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对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实行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政策,鼓励经营机构大力支持绿色金融供给;三是要持续推动资产负债结构、产品服务模式、企业文化等向绿色转型,同时不断完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和信息披露机制。

提出碳目标模型发布ESG指数,响应“双碳”战略


  为响应“30·60目标”,浦发银行联合多家专业机构深入研究,不仅分析了中国“碳中和”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更指出了金融机构助力碳中和应对之策,最终形成了《金融助力碳中和发展与实现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金融支持碳中和应主要遵循“金融发展→经济发展→碳减排,或者金融发展→财政支出→经济发展→碳减排”的发展路径,即通过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碳中和,为金融机构助力碳中和实现提出了具有较强实操性的指南和方法。
  据悉,发布会上推出的国内首支经标普认证的覆盖海内外ESG 资产的多资产量化指数“浦银-北极星ESG指数”,正是浦发银行在碳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据了解,此“浦银-北极星ESG 指数”精选全球八个认可度高、流动性佳的股票或债券ESG 宽基指数,覆盖美、亚、欧等多个地区的优质资产,追求的是全球经济长期发展产生的稳健收益,经标普机构认证,具有很强的国际公信力。

建立碳账户体系加载丰富权益,倡导绿色生活


  为了倡导和鼓励绿色低碳生活,浦发银行还推出了一套面向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立体式碳账户体系。其中,企业碳账户的碳积分来源于企业在浦发银行绿色金融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基于碳积分累积量,企业的碳账户有着不同的等级,并对应着不同的权益,以此鼓励更多企业节能减排。对此,浦发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企业碳账户旨在探索将企业碳排放表现纳入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体系,是银行业推动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的重要举措。”而浦发银行的个人碳账户则将视线聚焦于客户的日常生活,个人客户可通过累计积分获得相应的权益等级及礼品兑换。
  此外,浦发银行还发行了低碳环保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信用卡不仅采用了PETG环保材质,同时还推出了绿色出行“消费返现”奖励、绿色低碳积分兑换权益等绿色消费体验活动。而借记卡则采用电子卡,力图打造便捷的智能化、低碳化服务。

构建绿色生态“朋友圈”构成绿色金融生态链


  在不断完善自身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同时,浦发银行也与外部绿色机构、专业智库等积极合作,不遗余力地拓宽绿色银行“朋友圈”。
  在本次发布会上,浦发银行分别与国家绿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以期共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一个成熟的金融生态,浦发银行将全面深度参与,不断推进自身绿色银行建设,同时献策献力,为上海加快打造成为绿色金融国际枢纽做出更大的贡献。”浦发银行董事长郑杨如是说。
其他文献
《红周刊》:富春染织本周公告,公司拟投建年产3万吨纤维染色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拟2022年投资建设,2024年完全达产,该项目前景如何?  邱诤:富春染织是国内领先的色纱生产企业之一,色纺纱就是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制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采用“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相对于传统的“先纺纱、后染色”,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更
期刊
汇量科技(01860.HK)曾在年中买入,坐了轮过山车。而公司近期披露的三季度经营数据在向好。是我错了还是市场错了呢?重新梳理下这家公司,看看有哪些优劣势,以及可能有多大空间。  公司当前有两大项业务,营销技术业务和云计算技术业务。营销技术业务下又分为广告技术业务和数据分析业务。其中营收的主力是广告技术业务,2021年上半年营收的99.9%来自广告技术业务。  云计算业务下的SpotMax 是内部
期刊
让一家濒临退市的ST企业起死回生,这是济南高新的“手笔”,彰显国资威力。然而,也正是此次入主,使得公司受到斥资百亿收购“空壳”企业的质疑。另外,虽然换了一身“马甲”,但济南高新仍免不了要向投资者索赔。国资“接盘”遭质疑  近日,山东瑞境置业有限公司微博多次爆料举报,济南高新城建、济南高新股份、山东国际信托在一场涉及百亿资金的债务重组中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进行利益输送。  具体来看,2018年,上市公司
期刊
高端制造与20CM  主持人:20CM赚钱效应持续发酵,且非常稳定,相对应的,双创指数相对沪深300及上证50更强势。泛舟有何新体会?  泛舟:投资者看到的可能只是20CM赚钱效应发酵,上升到战略层面,就是我们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前者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之一,后者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  主持人:市场资金好像从十月开始就对双创达成共识似的,上述你提到的是战略层面,短期也肯定有啥契机吧。  
期刊
统计41家上市券商三季报数据,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98.47亿元,同比增长22.5%,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84.41亿元,同比增长22.9%;上市券商三季度单季合计实现净利润增速为12.9%,前三季度累计增速为22.9%:其中,三季度单季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4%及12.9%,三季度净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对总体净利润增速略有拖累。  总体来看,头部券商整体维持较高的利润增速,中小券商
期刊
以未来12个月为维度,宁德时代不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但跨越三年截至2025年,它还是一个优质的投资标的,能够带来的回报会比市场的平均收益率更为理想。  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为许多私募机构创造了不菲的收益,易鑫安资产董事长栾鑫也是受益者之一。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他预计,宁德时代明年的股价可能出现波动,因为其股价计入了很多积极因素,在股价进一步攀升中,市场对于它的负面
期刊
今年的行情一季度市场中级调整,二、三季度是全年最好的时光。作为新能源产业链股票的大年,“宁指数”大涨。三季度至今则是低估值的风电和元宇宙等题材股的天下。对于年内,笔者认为,大盘总体上不必太担心,结构性行情仍将继续。短期风电补涨、元宇宙余温、军工股的活跃有望继续。展望2022年,笔者认为,如果大盘表现不振,年内热点板块有望继续短暂活跃,但轮动会很快,长期持续的热点最终还将回到电力设备和新能源上。资源
期刊
在元宇宙时代,组织方面的底层创新比商业模式的创新更重要。当下,公司制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因此很难让贡献了数据的消费者参与价值分配。在互联网平台经济时代,用户对平台也创造关键价值,如正是因为微信用户的使用行为,贡献了大量数据,才使得微信平台能那么有价值,用户不能参与价值分配的商业模式并不合理。元宇宙时代,用户将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的角色,參与平台价值分配,使得互联网产业的商业逻辑和利益
期刊
编者按  物企估值逐渐回归理性,且头部物企和中小物企呈现估值分化,头部物企市盈率主要集中在30倍PE~40倍PE之间;而中小物企市盈率多为十几倍PE。  而随着万物云、合生活等“大鱼”的入场,物业板块还有可能带来新一轮格局变化。而当前物企和科技结合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大趋势,目前物企仍很难收获科技估值。  万物云宣布上市。上市背后是地产时代翻篇,万科需要发展的第二条曲线。  虽然物企上市的黄金时
期刊
随着“双碳”目标落地,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不久前发布的2021年10月份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25.1GWh,同比增长191.6%;1-10月的累计产量为159.8GWh,同比增幅达到250.0%。不難看出,当下新能源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旺盛,整个行业处于爆发增长期,而这也为处于产业链供应端的相关企业业绩持续提升打开了空间。  近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