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赋能的三重维度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艺术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将价值塑造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这一过程也是重构课程自身体系,对课程进行价值赋能的过程,是新时代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课程要把提高政治觉悟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把塑造良好品格作为育人的核心,坚持立德立心,注重道德人品教育;要明确课程价值体系,优化内容供给,统筹教学设计,将价值塑造恰当嵌入,提高课程的思想水平;要增进理论与现实的融合,促进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强化艺术与社会及其他学科的融合,实现多元融合的教学范式变革,提高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其他文献
高职百万扩招,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改革发展新机遇,但也带来扩招生源结构复杂、生源层次多元、生源基础薄弱,甚至无法全日制教学等问题.文章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分析生源、师资建设、课程教学的痛点,探索分层次人才培养,建立“教师+高手”双师教学团队,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尝试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等多种教学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有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新媒体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主播蓄势待发,受众需求多元,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着能力、技术的挑战和危机,肩负着尽快占领新媒体领域的主战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任.播音主持艺术基础课基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在分析传统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岗位需求,从“点:个体成长;线:课程主线;面:平台搭建”三个维度入手进行教学创新实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对学情“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团队协同教学解决“传统师徒制”的局限问题;构建“多学习情境”支持个性化教学;创建“课堂工作室”解决“产教脱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