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进步和完善。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目标式教学”逐渐走入学校和课堂中去。本文从“目标式教学”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目标式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的实施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式教学”;教育方法
目标式教学模式是以落实教学目标来引导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外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加以借鉴和创新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曾提出:“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和培养体育精神。”由于目标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因此,将目标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去,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小学生在今后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素质教育已经很大程度在学校中得到普及,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倾向于文化课和学习成绩。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甚至是体育教师也对于自己的体育学科不够重视,只为了学生们的体育考试而上课,并未做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强身健体的教育目的。在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经常被文化课占用,学生们的体育活动被大大缩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之余脑力的恢复,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二)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是目前很多小学都存在的问题。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场地有限、经费不足等各种因素。据笔者所知,一些学校由于选址问题,场地十分有限,体育课可用的教学设备仅仅只有操场上的篮球架,很多体育项目根本无从开展。这就导致学生们的体育课程十分单一,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越发受到削减。小学生正处于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身体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可以调节学生们在课业负担下脑力的紧张感,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体育教学设施的完善是当前很多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的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目标式教学模式所要开展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而良好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这要求体育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为他们制定合适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计划。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鍵时期,身体也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过强的体育活动可能会为小学生的身体带来过重的负荷,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过于简单的体育活动也会让小学生丧失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们今后的体育习惯的良好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进行多方考量,综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设备和场地、体育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来制定最适合小学生们的体育教学计划。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了解到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学习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制定出最适合学生们的教学计划。
(二)课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体育课程虽然也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实践活动才是体育课堂最需要的。没有了课堂实践,体育活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些学校由于害怕学生们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受伤,就让学生们在教室内上体育课,只向学生们传授一些有关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这大大违背了体育课的设计初衷。课堂实践在体育课上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在书本中无法学会打篮球一样,无论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实际操作的经验永远是传授不来的,必须自己亲身实践才能够获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时期,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使他们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得到发泄和调节,这样在重返课堂时就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及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在目标式教学设计模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只有及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才能够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教师可以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对待。而且,为了更好地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对上一阶段的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前段时间课程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发现上一阶段未完成的任务,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继续进行完善,还可以根据上一阶段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教学阶段性目标的调整,这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有利。不仅如此,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自信心。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体育教师有机会向其他更加优秀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结论
目标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目标式教学模式,带领小学生进行适合的体育活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确定好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堂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真正达成高质量高标准的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汤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7):68-70.
[2]王雷.目标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6(10):77.
[3]易林.小学体育目标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7):26.
[4]张林峰.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2016(07):56.
[5]王剑.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3):60.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式教学”;教育方法
目标式教学模式是以落实教学目标来引导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外国先进的教学模式加以借鉴和创新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新体育课程标准》中曾提出:“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和培养体育精神。”由于目标式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为主要的教学目的,因此,将目标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去,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还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小学生在今后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素质教育已经很大程度在学校中得到普及,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更倾向于文化课和学习成绩。对于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教师甚至是体育教师也对于自己的体育学科不够重视,只为了学生们的体育考试而上课,并未做到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强身健体的教育目的。在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经常被文化课占用,学生们的体育活动被大大缩减。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之余脑力的恢复,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
(二)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体育教学设施不完善是目前很多小学都存在的问题。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场地有限、经费不足等各种因素。据笔者所知,一些学校由于选址问题,场地十分有限,体育课可用的教学设备仅仅只有操场上的篮球架,很多体育项目根本无从开展。这就导致学生们的体育课程十分单一,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越发受到削减。小学生正处于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年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身体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可以调节学生们在课业负担下脑力的紧张感,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体育教学设施的完善是当前很多学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的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目标式教学模式所要开展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而良好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这要求体育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为他们制定合适小学生的体育教学计划。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鍵时期,身体也处在快速生长的阶段,过强的体育活动可能会为小学生的身体带来过重的负荷,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过于简单的体育活动也会让小学生丧失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们今后的体育习惯的良好培养。因此体育教师一定要进行多方考量,综合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设备和场地、体育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来制定最适合小学生们的体育教学计划。同时,结合学生们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了解到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学习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制定出最适合学生们的教学计划。
(二)课堂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体育课程虽然也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实践活动才是体育课堂最需要的。没有了课堂实践,体育活动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些学校由于害怕学生们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受伤,就让学生们在教室内上体育课,只向学生们传授一些有关体育活动的理论知识,这大大违背了体育课的设计初衷。课堂实践在体育课上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在书本中无法学会打篮球一样,无论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实际操作的经验永远是传授不来的,必须自己亲身实践才能够获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爱玩的时期,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们得到充分的锻炼,使他们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得到发泄和调节,这样在重返课堂时就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及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教学成果的总结和反思在目标式教学设计模式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师只有及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才能够及时发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时候进行改进和提升。同时,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教师可以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更加游刃有余的对待。而且,为了更好地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对上一阶段的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反思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前段时间课程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可以发现上一阶段未完成的任务,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继续进行完善,还可以根据上一阶段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教学阶段性目标的调整,这都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有利。不仅如此,对自己教学成果的评价和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的自信心。还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使体育教师有机会向其他更加优秀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三、结论
目标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目标式教学模式,带领小学生进行适合的体育活动,最大程度的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首先确定好课程的教学目标,然后在课堂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真正达成高质量高标准的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汤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07):68-70.
[2]王雷.目标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6(10):77.
[3]易林.小学体育目标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7):26.
[4]张林峰.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2016(07):56.
[5]王剑.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