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羰基镍中毒的抢救治疗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m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羰基镍中毒的治疗措施.方法 分析2003至2007年间某有色金属公司医院收住的52例羰基镍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等.结果 52例患者痊愈51例,好转1例.结论 急性羰基镍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肺水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正己烷染毒对大鼠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正己烷染毒组.对照组:8只,吸人空气;染毒组:24只,采取静式吸入染毒方式,正己烷浓度为35.2 g/m3,每组6只,分别染毒1、3、7、14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已烷对视网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染毒组大鼠正己烷
目的 分析危害汽车铸造作业工人健康的主要疾病,探讨铸造作业有害因素对工人寿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方法,以某汽车铸造厂1980年在册的3529名职工为研究对象,从1980年随访至2005年底,以全国城市居民年龄别死亡率均值为参照,用标化死亡比(SMR)作为统计指标,并计算95%可信区间.结果 随访至2005年底,共计84 999人年,共死亡265人,死亡率3.12‰,累积死亡率为7.5
患者女,22岁,某民用航空公司乘务员.2004年2月24日执行航班过程中,由于飞机上升过程中机舱内出现强烈的气压变化,突感左耳内有热流喷出,后出现明显的压耳现象,耳鸣,听力下降;无昏迷、呕吐、眩晕、鼻窦区疼痛,外耳道无流血、流液等。
期刊
目的 探讨重度正己烷中毒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不同时期收治的24例重度正己烷中毒病例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24例重度正己烷中毒损伤病例的周围神经恢复缓慢,治疗后6个月,感觉症状评分(25.73±5.44)明显高于治疗前(17.24±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个月,远端肌力评分为16.93±3.89,治疗后12
在稀土开发、冶炼过程中,工人有可能吸入一定量的含钍粉尘,其矿尘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钍.钍在工业上用途也十分广泛,作业工人也有吸入钍尘和钍射气短寿命子体的可能.作业人员在生产场所长期吸入钍和钍射气短寿命子体对其健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并有可能诱发肺癌.对这些生物学效应进行量化确认的关键是其体内实际的钍的活度以及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期刊
目的 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氟氯甲烷的检测方法 .方法 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氟氯甲烷,二氯甲烷解吸,30 mx0.32mmx3.0μm的DB-1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结果 二氟氯甲烷浓度在5.96-2384.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检出浓度为2.3 mg/m3(以采样1.5 L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5%,采样效率为90.1%
DNA序列所含的信息既有RNA和蛋白质编码的信息,又有控制DNA本身调控序列的信息.但是,真核细胞还含有称之为染色质的一种复杂的核苷酸蛋白载在DNA双螺旋体上的信息。
期刊
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芜踪、对草快,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喷洒后能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一般在土壤中无残留.正常使用情况下,对野生动物和环境少有危害,正确的使用对喷洒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也不大.但百草枯经消化道和黏膜吸收时,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可造成急性中毒.在亚洲、美洲、欧洲,每年都有大量的百草枯中毒致死病例的报道(1-5).在我国,百草枯中毒已经成为内科常见
期刊
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朋ng·kg^-1·min^-1的形式;
期刊
肌电描记术(eleclromyography,EMG)是国外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的劳动生理学测定方法,尤其用于劳动负荷的评价、肌肉疲劳的研究以及工效学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