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大华教授基于“乙癸同源”理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经验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伍大华教授基于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乙癸同源”理论认为,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因系由风、火、痰、瘀作祟,病机总属肝肾失调,经脉失养;以补肾益气、柔肝熄风、滋阴清热、祛痰化瘀、通经活络为治疗准则,配合针灸、中药、推拿康复多种治疗方式,综合治疗,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文章总结伍大华教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经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六味地黄膏摩疗法对脑瘫幼鼠运动平衡功能和损伤侧皮层中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脑瘫幼鼠分别给予6周的六味地黄膏摩、2ME2治疗,检测脑瘫幼鼠的体重、翻正反射及平衡木实验,并于造模后24h和6周检测皮层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六味地黄膏摩组和2ME2组幼鼠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完成翻正反射时间、通过平衡木时间和后肢打滑次数显著优于模型组:伤侧皮层中HIF-1α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 六味地黄膏摩可能通过抑制脑瘫幼鼠脑内HIF-1α的表达而改善脑瘫后的运动平衡损伤.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调节机制.方法 收集50例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前、治疗后及50例健康人的血清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血清进行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出血清中差异性代谢物.结果 健康人、哮喘患者穴位贴敷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能够得到明显区分,共鉴定出5个潜在的血清生物标志物(VIP>1,P<0.05).其中,芥酸酰胺和丙酰左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证型、治疗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先兆流产提供参考.方法 搜索CNKI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相关病例,筛选整理数据库,总结出证型规律、用药规律.并按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标准化处理数据,分析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对等用药规律,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112诊次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案例,一共涉及214味中药,以平、温、寒、甘味、苦味、辛味、酸味、涩味、归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心经药为主,核心药对“桑寄生-菟丝子”“杜仲-菟丝子”“续断片-菟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