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有“备”无患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m198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打破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及教师的桎梏,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改进教学课堂,提升教学效果,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对思维能力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说极难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注重单元的整合,以此将知识系统化,方便小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单元整合 小学数学 整合策略
  1 引言
  单元整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是在不改变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授课时间下,调整教材单元顺序,以此来使得知识更加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更方便学生全面理解的一种模式,其可以极大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贯性,极大的提升了学习效果。本文将阐述单元整合的内容及整合的策略,以期为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2 单元整合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以此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引入单元整合的方式,合理调整教材顺序,以单元之间的知识点为线索,选取其他单元中与之有关联的内容,将其整合到一起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使得零散的知识被归纳总结在一起,结构性增强,可以有效的降低数学学习难度,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整体性思维,提升了教学效果,也提升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3 单元整合的策略
  3.1 课前,整合教材总结单元知识点
  教师在备课时,需全面仔细阅读教材,选取其中有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单元整合。教材的设计,往往根据难度的不同,将同一知识点划归不同的单元和不同年级,这种设计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由易到难,降低了学习难度。但是,由于同一知识点被割裂成几部分,一部分学生很难将其前后联系在一起,尤其对于年龄很小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割裂反而加大了学习难度。因此,教师需在备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整合相关联的知识点,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将关联内容集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集中理解统一知识点,并对其进行发散性思考。例如,人教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中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准备课》《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三个单元教学内容及其相似,都涉及到了1-10的认识。对此,教师可在备课时,整理这3个单元中对1-10的全部认识点,将其整理为一个系统的教学内容,在课上可一起传授给学生。在整合中,需注意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设计生活化场景,将知识点教给学生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好的对教材知识进行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2]。
  3.2 课上,引导学生整合把握知识点
  在课上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梳理知识点,理清思路,明确单元主题,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联系,从而系统的学习相关单元知识。并结合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现课程联系,使学生明确知识点,提升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中,有两节内容均为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节课内容极其相似,均是以加减法为主,但内容略有不同,第一节以两位数的加减法为主,第二节则以三位数的加减法为主。在课上,教师可将这两个单元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入借位和进位的概念,教会学生利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进行加减法的运算,学会举一反三,熟练进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时可以同理到三位数的加减法,并培养学生养成计算后进行运算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降低运算差错率。
  3.3 课后,培养学生关联性思维
  素质教育下,教师在课后布置作业时,不用拘泥于传统的纸面作业和文字作业,数学的真正意义在于学以致用,要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更好的对其进行联想并关联到日常生活中去,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传统布置课后练习题和作业时,教师通常根据教材要求,设计教材内容相关的习题,学生对其进行解答,然后教师进行批改讲解,这种传统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局限于本节课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新課标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时,可整合单元内关联知识点,设计符合整体单元内教学需求的课后习题,使学生在整合习题时,更好区分相近知识点,会利用单元内知识点对问题进行解答,更好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五年级数学中有观察物体这一单元内容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内容,在观察物体一课中有关于正方体的概念,而在后文中又有专门的一课来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教师可将两节内容合并,统一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形成物体形状的基本概念。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要求学生利用家里的正方体玩具或教具摆出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图形,并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更可组织一场小型比赛,准备各种形状的教具,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摆出图形,速度快及准确率高的学生为胜,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学习用品等,更好的提起学生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整合及运用[4]。
  4 结语
  单元整合在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其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零散的状况,使得教师可以将知识系统化规范化,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数学学习难度。教师应不断探索单元整合的最新方法,更新自身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顺应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要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顾梦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单元整合”[J].知识文库,2020(22):63-64.
  [2] 魏玉瑜.浅谈对数学“单元整合”教学的认识[J].求学,2020(35):61-62.
  [3] 陈雨翔.单元整合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J].教育界,2020(23):23-24.
  [4] 吕玲玉.单元整合,有“备”无患——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方法探究[J].知识文库,2019(22):109.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汀田第二小学 (浙江省温州市 325200)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本教材强调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学习兴趣和师生对英语本身的理解和反思,使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兴趣,成绩下滑。为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选择一种学生喜爱且有效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英语故事具有趣味性且蕴含许多寓意,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英语的同时,也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本文以《夏洛的网》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来探讨怎样用英语故事来培养激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锻炼健康的体魄,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便于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社会活动中。激励性语言的应用能够帮助体育教师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主动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励性语言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体育课堂中如何通过问题激励语言、竞争激励语言、目标激励语言引导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无论教育行业如何变化,数学在学科教育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学习数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但数学在高中教学中属于重难点,大多数学生难以招架。学生不易掌握数学知识,部分原因源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存在错误,多数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数,而遗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科目的消极态度,教师应更改教学方式,走出误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根据激发兴趣,走出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都是评价人才的主要维度。针对目前“独二代”小学生呈现出的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现象,探究体育竞赛对其塑造和促进作用的有效性。利用调查问卷、案例研究等方法,探寻竞赛前期动员、中期组织机制、后期跟进等过程中的规律性,力求调动多方教育合力和资源,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便他们在今后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较好的
期刊
摘 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实施的教学改革,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学生通过参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依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能力层级、学业水平要求,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运用多种教学模式,通过校本化的解读和课堂实施,使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程落地生根。  关键词: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课堂改革  高中语文核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教师通常只会对单一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导致知识结构独立,学生不能找到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核心素质的培养。以“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从化学课堂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化学这一学科的学科素养,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化学的核心素养要在学生长期的学习和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社会,大部人解决了温饱难题,教育问题仍是重中之重。教书育人,我们都在为了孩子们能更好而竭尽所能,却往往会忽略也许因为教学过程中的做法,也许因为日常行为中的言辞,都会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本文从幼儿心理发展需要,阐述了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我们要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  关键词:帮助 犯错 心理诉求 伤害 成长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首先阐述早恋的含义,然后分别从温情谈心、规范制度、主题教育、团队活动等等方面展开论述,结尾总结以上做法的效果。  关键词:早恋 温情谈心 规范制度 主题教育 团队活动  中学生早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早恋是指发生于20岁以前异性之间的过分依恋失控的行为。中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的生活阶段,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都开始发生变化,情绪开始激增,对
期刊
摘 要:日本新感觉派代表人物横光利一的初期作品深受其家庭因素的影响。初登文坛的中篇小说《太阳》中,横光通过共同体及宿命等机制赋予人物的行为动机。女主角卑弥呼以首任妻子小岛君子为原型,而这部作品中真正的主人公是男主角长罗,他身上有着横光自己强烈的投影。在横光的一生中最激烈不安的时期,他通过小说创作来发泄当时自己“嫉妒”“痛苦”和“绝望”的感情。  关键词:横光利一 《太阳》 共同体 长罗  1 横光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临床病理讨论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名临床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在病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法。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知识及操作要求进行细致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加强练习。观察组接受临床病理讨论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