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河南旅游资源的大整合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南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由于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从而造成了一些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破坏,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河南旅游资源整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集聚效益、互补效应;有利于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增强旅游经济实力;有利于宣传促销,形成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从而保证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南旅游;区域资源整合;资源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河南省政府已经做出了把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新兴支柱型产业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有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式发展目标。然而与发达省市旅游产业相比较,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在全国的影响力还有待遇提高。
  一、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率较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也逐步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以“古、河、根、拳、花”五大特色为主导的旅游产品系列。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规模小、等级低;(2)协作开发意识淡薄,忽视地域组合,低层次竞争激烈;(3)人文与自然资源脱节,资源整合力度小。由此引发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的低水平重复配置,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打响品牌,增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二)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行性
  1.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景色壮观。河南地区旅游自然资源和旅游人文资源丰富多样,集历史名人故里、悠久的中原文化、浪漫的都市风情、迷人的自然山水于一身,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保护区应有尽有。既有波状起伏的丘陵,还有山丘环抱的盆地。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据统计河南可供观赏旅游的自然景区在百处以上。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该区域开发特色各异、门类齐全的旅游产品创造了条件,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 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河南省城市在空间上相互临近,市域之间有铁路、公路等组成的交通网络紧密相连,内外联系非常便捷。从全国来看,河南地处中国中原腹地,联结东、中、西三大地带,承东启西、接北进南。这种同一流域、超近距离的有利条件为游客体验该区域著名的中原文化、历史名人文化、名城文化及自然山水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河南旅游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河南省景区管理体制是症结。河南景区管理法律法规条款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配套性和统一性。执法队伍 力量不够,执法水平低,不能对景区内违规事件实行强有力的执法,不能对影响和破坏 景区形象的建设项目依法整改或拆除,也不能依法根治环境污染。几乎所有的景区都有 世居的农民。景区内农民人口逐渐增多,造成景区内农民建房无法控制,对景区旅 游资源、 环境破坏都很大。许多景区都计划搬迁景区内的世居农民, 但拆迁费用太高,一般景区都无力承受,景区旅游资源保护受到威胁。由于景区管理体 制不顺,法律环境不健全,市场资金不敢大胆介入,河南省拨款逐渐减少,导致景区建 设资金不足,还有许多景区都处在边远地区,难以吸引人才,造成景区管理人才和专业 人才极为缺乏。 体制不顺是河南省当前经济转型时期的一个特征,但是体制不顺阻碍发展,却是必 须引起重视的问题。由于河南省的旅游景区隶属于多个部门,比如建设、国土资源、林业、文物等部门,旅游景区的经营权外包后,相关部门就会表示反对,使得旅游景区经营权外包成为敏感问题。因而急需建立一 种协调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促进河南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管理,进而推动河南省 旅游业的发展。
  (二)景区开发资金是瓶颈 。景区开发资金一度是河南省旅游景區开发所面临的瓶颈,资金不足将严重影响景区 的发展,因为在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 旅游景区的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政府对景区开发的投入又有限,而旅游景区若没 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其发展的后盾,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则只是粗糙的,其开发的程度及配套的设施不到位则会严重影响旅游景区的长期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说,资金虽是旅游景区开发的瓶颈,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景区建设 和开发只是短期的行为,不能够保证景区的长期发展,但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发展,资金 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的同时,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体制。
  (三)景区开发保护是焦点。 河南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较为薄弱,旅游景区开发会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开发不当的话,则会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特别是对于人文类的旅游景区来说,还会对文物等具有科研、考古价值的资源造成破坏。 在河南省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有些地区确实存在如匆忙上马、盲目开发、近距离 重复建设等问题,个别地方还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致使出现旺季游客数量失 控、白色污染、文物古迹屡遭破坏等问题。旅游景区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存在密切的联系,开发不是放弃保护,保护也不 能放弃开发。保护风景区至少要研究它的哲学基础、群众基础和资本 基础。保护风景区必须遵循风景区资源自然消长的客观规律,必须遵循风景区定义规定的游人为本的客观规 律。因此,动态保护是风景区保护的哲学基础。规划是风景区保护的总纲领和总依据。旅游景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不对其进 行开发的话,资源的价值就体现不出来,关键是看如何处理好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关 系。风景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实实在在的功在当代、福泽千秋的伟业。将人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定位于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核心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环 境效益。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河南省富有极为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是我们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宝贵资源和坚实依托,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和经营策划水平的限制,使得许多文化旅游资源深刻内涵未能得到有效挖掘。资源利用水平低,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尚处在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层次挖掘,且制作精细化程度低,缺乏个性和特色一些非常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河南省不乏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对这些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只有提高對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全面梳理,深入研究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闪光的特点和最深刻的内涵。通过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发掘出来,展示出来,呈现给社会公众,使公众充分享受精神文化的魅力,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保护和利用。
  (五)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旅游活动是一种以人的空间移动为主要特征的消费行为。在旅游活动中,作为旅游目的地,应紧紧抓住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将各种旅游关联产业串联起来,尽可能的拉长旅游产业链,以旅游者的消费活动带动旅游目的地产业的发展。目前,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就在于旅游产业链不完善,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旅游业以“游”环节为主,“食”、“住”的要素有所发展,然而 “娱”、“购”要素还没有还需下大力气发展。河南旅游产业欲做大做强,仅仅依靠门票收入是不行的,在吸引游客在向景区聚集的同时,旅游相关企业要在食、住、娱、购方面下功夫,搞好旅游项目的广度与深度,尽量拉长旅游产业链。
  三、促进河南旅游资源整合的对策
  (一)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要创新。河南与沿海旅游产业起步较早的省分相比,旅游产业发育晚,市场不够成熟,旅游品牌及国际国内影响力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与我省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符,也不利于河南经济的快速建康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思路上,不能仅仅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更要敢于思路创新。要改变过去河南旅游产业学沿海,沿海学国外的路子,否则只能是亦步亦趋,步步落后。在旅游产业发展中,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减少重复建设,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二)打破体制局限,做好整体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前提和依据,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思路和总方向,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产业构筑的总原则。打造河南旅游品牌,要求省内各地区在地域上不能受行政区划的阻隔,在内容上不能受行业的束缚,在客源上不能受地区的局限。同时,做好旅游规划,一方面,确保政府主导下的各部门联动,保障资源“共享”,克服景区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相互掣肘的弊端。另一方面,规范旅游市场、开发旅游产品、主导品牌宣传、培养旅游人才。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旅游资源保护。重视旅游景区的环保和人文景观的维护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这些年,河南旅游虽发展较快,但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就景区来看,违章建筑不少,景区有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趋向,景观美学价值破坏严重;餐饮、旅馆业日渐增多,污染源也越来越多;部分景点私自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必然制约旅游业的发展后劲。要根据景区的承受能力,有效地控制客流量,避免旅游资源遭到不可再生性破坏。
  (四)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多产业发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是河南旅游做大规模、提高效益、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正在由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主题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河南旅游业要改变过去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游客不愿或很少去购物、娱乐、特色餐饮消费的现状,就必须完善旅游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食、娱、购、产业。在餐饮方面,要努力拓展特色饮食文化,对洛阳水席、信阳菜系、郑州烩面、开封小笼包子、黄河鲤鱼等进行再创新开发,向规模化经营发展。在娱乐项目方面,可以把地方特色与时代气息相融合,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多让游客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不断推出像实景演出。在旅游商品的设计制作上,要深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努力使文化元素和旅游要素向规模化、集聚化和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上规模、上水平,使河南成为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旅游目的地。
  (五)河南红色旅游期待加速。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完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事实上,从“将军县”新县到“小延安”竹沟,从永城陈官庄淮海战役纪念馆到林县红旗渠,从杨靖宇、吉鸿昌到彭雪枫,从焦裕禄、史来贺到任长霞……无论在近代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一直红旗高扬,中原儿女用鲜血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留下了一处处革命遗迹。“发展红色旅游,我们要带着感情去做,带着责任去做,带着信心去做,力争把河南的红色旅游做大做强。”
  我省红色旅游景区点多、线长、面广,但总体上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在开发宣传上,还存在各自为战、零打碎敲的阶段。“仅靠遗址、雕塑、纪念碑和为数有限的实物,红色旅游景点难以长期吸引游客。” 首先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红色旅游要做大做强,必须抓住红色这个根本,做好特色这篇文章,把握精品这个方向。其次要素联动,区域互动。主动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有机融合和联系,实现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等的紧密结合,形成综合性、复合型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发展综合效益。要充分考虑游、购、娱、吃、住、行的结合,积极开发红色旅游餐饮、红色旅游服饰、红色旅游纪念品,拉长红色旅游的产业链条,提高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
  (六)生态旅游将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生态环境与旅游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生存之本,对于河南这个旅游资源大省来讲,高度重视环境、生态的保护不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也是旅游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开展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是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无障碍对接的交通,也会促使游客构成发生变化,深层游和文化游将悄然兴起,商务旅游、休闲旅游、修身旅游、知识旅游、古遗迹旅游、寻根旅游,度假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现代化农耕旅游等都将增添很多机会。
  (七)要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旅游产业的软实力。旅游产业是一个服务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河南旅游发展的产业,不仅要在景区、景点、饭店宾馆等硬件发面加强开发与投入,更要在加强服务质量与服务意识;要规范各种旅游经营活动,打击各种旅游产业中尤其是餐饮业中的敲诈、欺骗行为,加强诚实、诚信教育,切实树立河南旅游的良好形象;从细节着手,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要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八)健全制度,促进市场化发展。在市场的发展中,要促进各类文化旅游产业行业协会的发展,使之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推动其在发挥整合资源、组织协调、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全省文化旅游景区和相关企业守法诚信经营;要尽快成立河南省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协会,立足河南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拓国外文化旅游市场,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和对外文化旅游项目的合作交流,使之向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力争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走向世界;要尽快出台相关的鼓励配套措施和管理条例,在积极促进各类文化旅游协会健康发展的同时,要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引导文化旅游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娥.旅游产业链的特征研究[J],文化商业,2010(5)
  [2]党红星.山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1
  [3]冯德显.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06)
  [4]河南省“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Z].豫政办[2012]14号
  [5]张彬彬.中国红色旅游发展与布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何建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动因、路径、障碍及机制[J].旅游学刊,2011(04)
  [7]李先跃,张丽萍.关于旅游购物诚信的若干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03):37-38
  [8]郝索.外国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1(03)
  周玮更正声明:
  原发表于本刊2014年11月刊125页的作者单位为郑州大学体育系的文章《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作者姓名由周伟更改为“周玮”。
其他文献
近3年来,江苏射阳县台办通过走访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台属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与建立网上服务平台等形式,紧紧围绕如何做好台商服务工作进行大胆尝试,并在开展对台经贸交流实
期刊
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娱乐活动十分丰富,其中,近几年来十分热门的舞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群众文化活动中舞蹈的内涵分析,提出对群文舞蹈
9月12日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出席2018浙江·台湾合作周开幕式并致辞.刘结一表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推出促进两岸
期刊
9月1日 台湾选举主管部门公布2018年地方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候选人登记情况,共有25位“直辖市长”、751位“直辖市”议员、68位县(市)长、1018位县(市)议员、529位乡(镇
期刊
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它不是主要在于讲迷人类的战争 ,而更侧重于战争中的人,我认为这也就是它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在这部影片中,展现了战争之中各个阶层的人,作为战争狂徒的纳
托尼·莫里森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也是一位美国作家。本书主要写了一位女孩被母亲送给农场主后与身边的奴隶们进行身份构建并获得认同的故事。
摘要: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农耕文化,其中包括与农事相关的节日。以及和节日相关的具有祈福、劝导、标志性的玩偶。另外,在农业文明基础上产生的民间信仰,综合了各种文化和宗教色彩,也同时启发了民间艺人和农人在玩偶创作上的灵感。本文将对此做一番研究和梳理。  关键词:农耕;信仰;民间玩具  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留存着许多质朴的民间玩具,它们往往使用和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制作,有着神秘的造型和装
期刊
雷蒙德。卡弗被认为是一位简约主义作家。然而,他的小说中经常出现重复现象,如对话、叙述,甚至行为中。对小说集《我们谈论爱情时谈论什么》的分析表明,这些重复用于反映卡弗塑造
在中国的艺术史中,东汉画像石作为中国的艺术遗存,是在石料上凿刻的艺术作品,属于价值极高的历史资料。从石料上的图像以及文字来看,“伏羲女娲”题材居多,反映了东汉时期人民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