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5日晚,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打败中国女排之后,美国一家媒体关注到中国公众舆论对此的激烈争论,即便美国人绞尽脑汁,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普遍心情。“郎平”两个字,承载着一代中国人寻找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集体记忆。
从1979年第二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夺冠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折桂,在改革开放的乍暖春风中,女排姑娘的欢呼声曾令全国各大城市万人空巷。
郎平们重新撑起了中国人曾经失落的国家自豪感,使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内心崛起于世界的强烈渴望得以慰藉。郎平曾说,我们赢了世界冠军,给了中国人信心,让他们相信我们不仅能在体育方面做得像外国人一样好,我们在任何方面都能赶上外国水平。
所以在中国,“郎平”二字早已超越了体育。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话来说:没有哪个体育明星会超越郎平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的地位,曾经有过为她发行的邮票,婚礼仪式通过电视全国直播。NBA明星姚明和跨栏运动员刘翔也许都不能,连很小的孩子都知道她是谁。她不仅仅是个排球运动员或教练,她被写进了历史。
但时间改变了一切。2008年8月15日,郎平在北京再度上演“王者归来”。但观众们都已经知道,昔日的“铁榔头”,今天的名字是“JennyLangping”。她身着红白蓝相间的美国队队服,在一群美国姑娘中用流利的英语安排战术。
鉴于历史的回声,连美国媒体也在赛前发出尖锐的疑问——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她祖国的人会称她叛徒吗?别忘了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原国手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击败邓亚萍一举夺冠后,被无数国人痛斥为“叛国贼”和“汉奸”。
8月15日晚美国队取胜后,郎平只与场内球迷挥了挥手,就迅速离开场地。面对中外体育记者,当他们想挖掘她的内心感受时,她保持了沉默。美国队球员汤姆说,这场比赛对郎平来说很艰难,她很明显地受着煎熬。
2000年,美国排协拿着合同找她,被郎平谢绝。她当时的原则是:在中国女排水准没有再度攀升到世界冠军前,不当任何国家队的教练。但到2004年中国女排雅典夺冠后,她接受了美国的邀请。她注意到美国前NBA教练开始执教中国男篮,中国女篮也签下了带领澳大利亚队在奥运会拿下数枚银牌的教练,“这就像是一个交换项目,体育不仅是国家的而且是国际性的。”她还看到一个网站的民意调查,60%的中国人支持她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郎平感到安心是对的——8月15日晚中国女排输了,但是现场观众都比较平静。24年之后,中国人对待排球的感情依然没变,但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却改变了。
虽然赛前,昔日的国家英雄“棋圣”聂卫平曾质疑郎平“为什么中国人要教美国人来对抗中国”,但在网络调查里,有66%的人不支持他的意见,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排球教练能‘出口’到传统的体育强国美国。这是对中国排球水平和排球技术的认可。”有人说这反映出聂卫平的“大国小民”心态,有人甚至称聂卫平说的是30年前的话,他落后于时代了。
这也许是一个暗示——开放的中国,也开始拥有了开放的视野。中国进入了一个爱国表现和爱国表达多元化的时代。
中国人正在回归体育常识。30年前,金牌和夺冠被看成国家实力的巨大象征,但今天,大多数普通人都已经明了,体育只是体育,不用扯上民族尊严的旗帜。奥运会是各国运动员展现竞技魅力的舞台,而非国家征战的战场,比赛胜败无关国家利益。
就在本届奥运会上,韩国教练杨昌勋训练过的张娟娟击败了韩国选手,夺取中国射箭队的首枚奥运金牌;法国教练鲍埃尔帮助男子佩剑选手仲满打败法国选手最终夺冠。他们在带来技术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公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从1979年第二届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夺冠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折桂,在改革开放的乍暖春风中,女排姑娘的欢呼声曾令全国各大城市万人空巷。
郎平们重新撑起了中国人曾经失落的国家自豪感,使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内心崛起于世界的强烈渴望得以慰藉。郎平曾说,我们赢了世界冠军,给了中国人信心,让他们相信我们不仅能在体育方面做得像外国人一样好,我们在任何方面都能赶上外国水平。
所以在中国,“郎平”二字早已超越了体育。用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话来说:没有哪个体育明星会超越郎平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家的地位,曾经有过为她发行的邮票,婚礼仪式通过电视全国直播。NBA明星姚明和跨栏运动员刘翔也许都不能,连很小的孩子都知道她是谁。她不仅仅是个排球运动员或教练,她被写进了历史。
但时间改变了一切。2008年8月15日,郎平在北京再度上演“王者归来”。但观众们都已经知道,昔日的“铁榔头”,今天的名字是“JennyLangping”。她身着红白蓝相间的美国队队服,在一群美国姑娘中用流利的英语安排战术。
鉴于历史的回声,连美国媒体也在赛前发出尖锐的疑问——郎平执教美国女排参加北京奥运,她祖国的人会称她叛徒吗?别忘了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中国乒乓球原国手何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击败邓亚萍一举夺冠后,被无数国人痛斥为“叛国贼”和“汉奸”。
8月15日晚美国队取胜后,郎平只与场内球迷挥了挥手,就迅速离开场地。面对中外体育记者,当他们想挖掘她的内心感受时,她保持了沉默。美国队球员汤姆说,这场比赛对郎平来说很艰难,她很明显地受着煎熬。
2000年,美国排协拿着合同找她,被郎平谢绝。她当时的原则是:在中国女排水准没有再度攀升到世界冠军前,不当任何国家队的教练。但到2004年中国女排雅典夺冠后,她接受了美国的邀请。她注意到美国前NBA教练开始执教中国男篮,中国女篮也签下了带领澳大利亚队在奥运会拿下数枚银牌的教练,“这就像是一个交换项目,体育不仅是国家的而且是国际性的。”她还看到一个网站的民意调查,60%的中国人支持她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郎平感到安心是对的——8月15日晚中国女排输了,但是现场观众都比较平静。24年之后,中国人对待排球的感情依然没变,但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却改变了。
虽然赛前,昔日的国家英雄“棋圣”聂卫平曾质疑郎平“为什么中国人要教美国人来对抗中国”,但在网络调查里,有66%的人不支持他的意见,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排球教练能‘出口’到传统的体育强国美国。这是对中国排球水平和排球技术的认可。”有人说这反映出聂卫平的“大国小民”心态,有人甚至称聂卫平说的是30年前的话,他落后于时代了。
这也许是一个暗示——开放的中国,也开始拥有了开放的视野。中国进入了一个爱国表现和爱国表达多元化的时代。
中国人正在回归体育常识。30年前,金牌和夺冠被看成国家实力的巨大象征,但今天,大多数普通人都已经明了,体育只是体育,不用扯上民族尊严的旗帜。奥运会是各国运动员展现竞技魅力的舞台,而非国家征战的战场,比赛胜败无关国家利益。
就在本届奥运会上,韩国教练杨昌勋训练过的张娟娟击败了韩国选手,夺取中国射箭队的首枚奥运金牌;法国教练鲍埃尔帮助男子佩剑选手仲满打败法国选手最终夺冠。他们在带来技术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公众对体育精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