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云南省农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探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_0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结合对农职院校就业全程化指导的思考及探索,提出了构建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并得出了构建模式,以加强农职院校就业工作,提高就业工作水平。
  关键词 农职院校;就业指导;模式;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25-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1]。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重输入轻输出的做法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局势。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达到了749万人。农职院校是农业类相关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之一,培养出素质优良的人才对农业乃至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环境变化及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程度匹配程度不高。同时,学院的生源综合素质总体下降,有高考生、五年一贯制学生、三校生等。因此,单一模式的统一就业指导已经不能满足所有人。高素质、高技能的品质是高职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砝码,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市场对其的需求。
  由于就业选择面变宽,这要求就业指导人员对各方面情况要有综合了解,这对就业工作者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的就业工作压力增大。但是每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较少,导致在政策落实上变得更加困难,更不用说就业指导。因此,作为农职类院校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构建一个完整有效的就业指导体系成为不得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农职院校就业指导新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毕业生的急剧增加,致使就业压力逐年增大。作为高职院校,受到本科院校及中专学校的双重挤压,高职院校处于中间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作为农业类高职院校,在职业院校中又处于劣势。当前农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较低,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成为农职院校必需要思考的问题。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综上,应该把就业指导工作当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一个由学院、专业(系)和班级三级共同开展工作、彼此协调运作的工作体系[2]。结合多年就业工作实际及调查研究,摸索出了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在解决就业工作压力增大的问题中起到重要作用。
  2 农职院校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就业指导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就业指导的研究工作也要快速跟进,结合农职院校的发展实际,试图从整体模式上进行探索,从整体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率。学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根据全程化就业指导课程特点、教育目标及其他高校指导的情况[3-5],采取了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模式。三段即3个就业指导阶段,包括入学引导教育阶段、知识及能力提升教育阶段、就业与创业实际技能提升教育阶段;四位是从4个方面融入就业指导内容,即将就业指导融入班主任管理、学生日常教学实践、社团活动、就业相关课程及大赛培训中。强调全员化参与,落实全程化指导。最终,让就业指导教育完全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构建全程化的指导体系(图1)。
  2.1 时间上三段就业指导
  2.1.1 入学引导教育阶段(大一)新生处于就业萌芽阶段。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开展专业认知、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让学生对自身专业特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正确地理解大学与就业的关系并合理定位、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开展新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6]。
  2.1.2 知识及技能提升教育阶段(大一下学期及大二)。该阶段主要是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积累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从业素质教育,使学生理解专业能力在求职中的作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锻炼个人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2.1.3 就业、创业实际技能提升教育阶段(大二下学期及大三)。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模拟招聘赛等促进学生提高实际技能;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理论及实践技能;举办企业专场宣讲会、校园招聘会提升实战技能。让学生做好求职过程中的各种准备,掌握信息获取方法,在确保学生顺利走出去的同时更加注意让学生走得更好。
  2.2 空间上就业指导四位同步
  2.2.1 班主任管理加强就业引导工作。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感情较为深厚。在日常管理中是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班主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必不可缺。目前,很多学生受功利、从众、攀比等负面因素影响,焦虑、悲观等情绪时有发生,不利于自身的职业发展[7]。因此,就业引导从入学时就要开始,从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进行,通过主题班会、日常交流、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对就业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积极、独立、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2.2.2 教学及实践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及专业知识能力。教学及实践包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学习。当前高职大学生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下[8],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身正”才是今后国家发展中的合格的建设者。学生进入大学后,教学互动一直贯穿着大学生活,教学活动对学生影响颇深。专业教师除了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在相关领域还具有较强的人脉资源。课堂上,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体验的同时加强对本专业的就业引导。对学生相关的就业疑问能够较好地解决。教师通过“入学专业介绍”“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竞争力。
  2.2.3 团学活动提高综合素养能力。团学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是锻炼的地方、实践的乐园。团学活动往往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组织,所以学生在组织和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个人的自我主动性,即使出现问题也不用过多承担责任,这对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在团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适应、表达、动手、协调等能力都能够有效提高,团队合作、人际关系在其中也逐渐被学生认知、理解、掌握。特别是举办简历大赛、模拟招聘大赛,可以有效地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能力。   2.2.4 相关指导培训提升就业综合能力。新生入学后,组织以就业引导为主题的教育讲座,随后以班级为单位,以大学生活及今后就业为导向,开展新生素质拓展活动,磨练意志,进行团队熔炼。每年举办1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邀请企业及个人进行面试、就业、创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就业底气。同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出路,有针对性地进行专本套读、专升本教育指导; 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创业指导,为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传播就业技巧[7]。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做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为就业指导的关键环节,对于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定向、自我定位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6]。就业指导课程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增强个人兴趣,以学校实际案例、当地创业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性[9]。创业指导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了解当前形势,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行创业实训,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2.3 全员全程化参与就业指导
  全程化指导体现在了三段中,全员化体现在了四位之中,将就业工作打造成学校的重点、亮点。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就业部门,而是通过整体的联动促进就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及就业工作任务的加重,合理地进行就业模式构建,发动所有教职工的积极性,在工作中更注重实效性,才能够更好地把就业工作做好。
  3 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通过三段四位全员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建立从入学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到综合素质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理论及教学实践技能教育、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习实践、求职技能培训、校园招聘活动以及就业跟踪调查全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阶段,以此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结合每年市场调研及毕业生调查分析,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模式进行不断完善,让就业不再成为难事。
  该模式构建使我院就业工作有了较大起色,整体就业率显著提高,以学校某二级学院为例,专升本人数由2014年的8人,提高到2015年的45人,学校就业工作满意度由原来95%提升到98%,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度由原来的64%提升到68%。随着社会的发展,模式需要进行及时研究与调整。在模式构建中,笔者认为主要还要对如何协调开展工作进行思考,这一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从而系统化激发学院的整体就业动力与活力。
  4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4]1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19):6-7.
  [2] 尹文彬.高职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10):64-65.
  [3] 朱怀森.广西高校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2(4):313.
  [4] 来秀明,许幸子,李云山.高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孝感学院学报, 2012,32(4):105-108.
  [5] 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20):175-176.
  [6] 梁荣幸.GUEC模式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103-104.
  [7] 梁荣幸.以就业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构建[J].职教通讯,2013(29):43-45.
  [8] 孙丹.当代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2):228-229.
  [9] 段军平.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全程化、全员化、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模式: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2(15):65-6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清、脂质体及转染时间对反义PKCα转染CNE-2Z的影响.方法:脂质体转染反义PKCα,MTT法测细胞生长.结果:(1)16.0 mg/L的反义PKCα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P<0.01),但5%(
四磨汤是由中药木香、枳壳、乌药、槟榔组成,有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吸收的作用,在临床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疗效。本文应用四磨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静舒氧(医用自动输氧器)对中、重度CO中毒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22例确诊为中、重度CO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浓度吸氧、
10年来,笔者采用两种针刺法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满意,并对循经取穴与局部围刺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对鲁山县核桃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本文提出了一个建立水面模型的方法,并在此水面模型的基础上模拟水波,计算细节层次等,在产生水波、切换细节层次等可能遇到的问题上探讨了一些实现细节,此方法既能满足实时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小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
目的:总结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对36例中老年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36例中骨质缺损28例,软组织肿胀25例,骨质疏松20例
本文介绍了液压支架的加工工艺技术特点,以及国内与国外在液压支架制造工艺方面的差距。以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高端液压支架项目为例,重点论述了煤机零部件的加工
目的:为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病人得到真正的实惠。方法:转变观念;制定质量标准,规范护理行为;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健全护理质量监督、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