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新常态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思考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以及信息透明度较低等原因,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基于此,本文在金融新常态下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以及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市场中最为多元化、最为活跃的经营主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的企业规模、信息不透明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难以我国商业银行中获得贷款支持,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以及融资来源不稳定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在金融新常态下,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思考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其在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带动就业以及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小企业为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自身发展,需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质进行调查,获得信贷担保之后,会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用于中小企业的经营发展,这也就是所谓的中小企业信贷。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在信贷过程中中小企业不履行合同义务进而引发的风险。此外在信贷过程中具有贷款担保义务的担保人也没有履行相应的担保责任,无法代替借款人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偿还,进而对银行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均造成不良的影响。
  2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放贷主体增多,信贷准入标准降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银行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商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均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融资需求高,各银行纷纷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小企业信貸融资。各家银行为了快速抢占市场资源,纷纷采取各种营销措施,在相互竞争中逐渐放宽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标准,这就导致很多不具备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到银行信贷业务中,进而容易引发信贷风险。
  2.2 中小企业经营不善导致信贷风险
  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以及企业规模等原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注重于对利润的追求,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导致中小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将过多的资金用于产品生产以及企业规模扩大,企业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由于中小企业对资金管理水平较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贷款随机拆挪,不遵守贷款合同中关于贷款资金用途的规定[2]。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市场形势变化或者经营风险,很容易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信贷风险。
  2.3 信贷担保不足导致信贷风险
  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应的注册资本金较少,企业规模较小,生产运营抗压能力差。但是在中小企业贷款的过程中,多数都需要进行信贷担保以保障银行实现债权。但是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担保往往不充分,很少有经济主体愿意为中小企业进行贷款担保。虽然在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有一些担保公司愿意进行担保,但是他们都是有偿担保,会向中小企业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容易引发信贷风险。
  3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措施
  3.1 提高中小企业的银行信贷准入标准
  一是应该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信贷质量;二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需求有针对性的升级金融信贷服务,采用效率优先、实事求是的信贷服务态度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准入标准进行优化;三是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标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之前,应该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资质以及还款能力等进行严格尽职调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不能进行准入。
  3.2 构建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
  信用机制在防范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构建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监管。促使中小企业能够珍惜贷款机会,严格遵守贷款约定,防止出现贷款逾期等不良现象。同时银行对于信用良好同时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应该给予重点扶持。
  3.3 规范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担保业务进行规范,促使担保机构能够在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将中小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作为信贷风险管理的首要条件,优先采用抵质押担保或无关联关系客户提供的保证担保,严格控制担保圈贷款,从源头上防范担保圈风险。
  3.4 加强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经济新常态下,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交互作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管控形势严峻。金融机构要结合业务发展规模与业务需求,多渠道充实中小企业业务人员,通过转岗培训或公开竞聘,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职业操守好、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中小企业业务一线。保证基层金融从业人员队伍熟知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特点,掌握中小企业金融产品组合,能够有效识别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世贸支行
其他文献
解决老龄人群的养老问题是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但由于社会对老龄群体关注度较少,再加之老龄人口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故处在人生暮年的老龄群体在社会上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老龄人口的养老权益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其获得平等社会参与权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亦不能从制度层面得到保障,更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空寂与对恐慌,由此造成大部分老龄人口都被当今社会快速地边缘化;这种现状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并不相符
期刊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是高校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新时期的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便利,也对高校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论述了财务管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转型策略。  【关键词】:高校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  “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对于高校医院的财务管理而言,互联网技术正不断
期刊
摘 要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企业跨国经营已然成为一股潮流在世界范围内蔓延。然而在跨国经营中,东道国与母国文化相互碰撞,跨国企业管理者在为业务拓展、市场营销、资金投向等困扰之余,还被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所困扰。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为为例,分析了华为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经历过的一系列问题,并指出跨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应注重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1.引言 
期刊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信息化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以其独有的优势在管理商业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商业经济管理中主流的管理模式。尽管如此,但大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影响其效用的最大化发挥。所以,针对大数据在管理商业经济中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主动发掘大数据影响下的商业商机,是现代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以
期刊
摘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不断演化,其中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的产品之一,已经被越来越多公司业务所触及。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为我国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认知也有所提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购买保险,给自己多一份
期刊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核心理念是实现合作经济共长、互惠互利经济发展模式,这给商业银行的固有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对基于“一带一路”发展环境下的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策略做出了研究分析。  进入新的时代,“一带一路”发展概念已经应用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这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进
期刊
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关系到国际民生与国家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14年关于农村发展的中央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在2017年的一号文件中也指出,要想有效处理农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将低碳农业贯穿整个工作过程,才能满足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实现高效、节能和绿色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对策,以供参考完善。  低碳农业即在农业生产
期刊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普遍提高了对数据的利用率,而在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我们也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对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科学管理,以期在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医疗事业向前发展。  进入大数据时代,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过程中合理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医院自身财务管理工作质量,规范财务管理相关流程,进而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及管理价值。  一、当前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推动了会计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管理发展,但同時也带来了数据安全、权限控制等方面的风险。本文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系统的内控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前言  会计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刻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模式。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的效率,而且丰富了会计实践的内容,如ERP系统实现了企业一体化管理;专业的业务核算、信息管理和决策
期刊
【摘要】融资担保公司的风险防控工作一直是困扰融资担保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担保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一是积极建设专业化的融资担保公司。二是介入前要做好调查,加强贷后监管。三是与银行保持公平合作。四是降低融资成本,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希望能够通过有关研究推动融资担保公司风险防控工作的健康发展。  融资担保公司为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融资,有效解决了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