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非常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学校和家长及任课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向专业化转变。本文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展开研究,探讨更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心理健康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047-02
A Study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 Liping (Fengji Primary School,Guilin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mentally immature and are very easy to be induced by bad information and cau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o a certain extent. Schools,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and transform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fess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explores a teaching model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Mental health education;Teaching mode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驳杂,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加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小学生辨别问题的能力有限,长期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应重视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弘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缺乏对小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照本宣科,课堂模式僵化,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未能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发挥学科的人文价值。还应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加信任教师,把不方便与父母、同学说的“心里话”能够对教师倾诉。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改善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学习的生活态度。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加入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我。教师应该善于观察、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好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策略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生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的落实,学生无法通过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应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表现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三种新型教学模式。
第一,活动式教学模式。
活动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课堂上采取丰富的课堂活动展开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又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心理健康教師的欢迎,可以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第一步就是热身。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例如,在学习“学会合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手指舞”的互动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边学边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初步感受“合作”的乐趣,推动课堂教学进展。除多媒体技术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环境布置等方式进行互动游戏设计。在充满乐趣的互动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感的变化、情绪的波动,教师在活动后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游戏互动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单纯的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活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活动的体验,通过情境表演、行为体验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不同心理活动的体会。
活动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很容易陷入到游戏的氛围里无法自拔,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做到散而不乱,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让学生过渡沉迷游戏,致使课堂重心偏移。活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活动后,教师应加强理论讲解,不可本末倒置,忽视了课堂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对话式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模式即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采用师生对话或是学生之间对话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表达,说一说自己在遇到这种问题时的具体做法。例如,心爱的宠物走失了怎么办,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了怎样调节负面情绪等等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应该适时地加入学生的对话中,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再比如,在进行“快乐密码”教学时,教师可以讓学生就“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展开交流,所有同学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叙述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交流,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更多能够带来正面情绪的方法和体验。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看法和感受不宜直接给出评价,肯定或否定都不合适,应该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重新审视自身的观点。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小学生的阅历和思维能力有限,所能够挖掘的价值深度有限。因此,在进行对话互动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讨论背后更加深层次的价值意义,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重新对自己的看法和观念进行反思,找出更加适合的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对各小组学生观点的总结,提炼核心内容,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快乐积极地成长。
第三,启发式教学模式。
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置情境,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实现促进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挖掘小学生心理潜能,达到使小学生能够进行正向的自我教育的教学目的。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首先,情境的设置至关重要,必须符合小学生能够理解和熟悉的认知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小学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最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的思维理念。
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下一步应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例如,在学习过“我和父母一起成长”之后,学生认识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了身为父母为更好地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学生在回家后,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不仅能够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还能够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推进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策略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熟练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以便于更好地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一,革新教学理念。
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考查的重点不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是否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革新教育理念,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环境变化,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感受。同时还应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与新型技术相配合,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课堂表现形式。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微课、交互式白板等新型技术为学生进行视频演示。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还应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正确地引导学生,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联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质量,因此,学校需要引进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学质量。通过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深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3.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虽然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伴随着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活动式、对话式、启发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优化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找到了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顾郁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模式研究[J].大众心理学,2020(12).
[2]尹红红.微风簇浪,让心海荡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
[3]宋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感悟-诱导”教学模式浅析[J].散文百家,2019(10).
[4]王一铭.浅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9(08).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3-0047-02
A Study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 Liping (Fengji Primary School,Guilin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attenti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mentally immature and are very easy to be induced by bad information and caus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o a certain extent. Schools,parents and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pay attention to the growth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and transform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profess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conducts a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primary 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explores a teaching model tha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and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mental health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Mental health education;Teaching mode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驳杂,学生拥有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加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小学生辨别问题的能力有限,长期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应重视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弘扬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缺乏对小学生心理状况的把握,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照本宣科,课堂模式僵化,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未能深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不高。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应注重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连接,发挥学科的人文价值。还应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加信任教师,把不方便与父母、同学说的“心里话”能够对教师倾诉。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改善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积极学习的生活态度。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充满乐趣的课堂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加入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我。教师应该善于观察、敏锐地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改善心理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好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引导,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及策略
(1)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生较为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的落实,学生无法通过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因此教师应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表现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三种新型教学模式。
第一,活动式教学模式。
活动式教学模式,顾名思义课堂上采取丰富的课堂活动展开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活跃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又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深受心理健康教師的欢迎,可以极大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第一步就是热身。这一环节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例如,在学习“学会合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手指舞”的互动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边学边演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初步感受“合作”的乐趣,推动课堂教学进展。除多媒体技术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环境布置等方式进行互动游戏设计。在充满乐趣的互动中,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情感的变化、情绪的波动,教师在活动后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游戏互动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单纯的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活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活动的体验,通过情境表演、行为体验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不同心理活动的体会。
活动式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水平有限,很容易陷入到游戏的氛围里无法自拔,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做到散而不乱,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能让学生过渡沉迷游戏,致使课堂重心偏移。活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在活动后,教师应加强理论讲解,不可本末倒置,忽视了课堂的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对话式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模式即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采用师生对话或是学生之间对话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表达,说一说自己在遇到这种问题时的具体做法。例如,心爱的宠物走失了怎么办,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了怎样调节负面情绪等等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每个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应该适时地加入学生的对话中,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自己的“朋友”。再比如,在进行“快乐密码”教学时,教师可以讓学生就“如何让自己快乐起来”展开交流,所有同学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畅所欲言,叙述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通过交流,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更多能够带来正面情绪的方法和体验。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看法和感受不宜直接给出评价,肯定或否定都不合适,应该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讨论,重新审视自身的观点。
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小学生的阅历和思维能力有限,所能够挖掘的价值深度有限。因此,在进行对话互动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讨论背后更加深层次的价值意义,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重新对自己的看法和观念进行反思,找出更加适合的解决办法。教师通过对各小组学生观点的总结,提炼核心内容,帮助学生丰富情感体验,养成健康良好的心态,快乐积极地成长。
第三,启发式教学模式。
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置情境,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实现促进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挖掘小学生心理潜能,达到使小学生能够进行正向的自我教育的教学目的。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首先,情境的设置至关重要,必须符合小学生能够理解和熟悉的认知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其次,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面对小学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最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积极的思维理念。
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下一步应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实践,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例如,在学习过“我和父母一起成长”之后,学生认识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了解了身为父母为更好地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学生在回家后,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不仅能够减轻父母的生活负担,还能够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推进新型教学模式开展的策略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熟练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巧,以便于更好地推进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使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一,革新教学理念。
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考查的重点不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于是否有效提高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革新教育理念,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大环境变化,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与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营造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感受。同时还应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与新型技术相配合,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课堂表现形式。采用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微课、交互式白板等新型技术为学生进行视频演示。根据课堂内容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还应与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正确地引导学生,实现家长与学校的联动,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第三,优化教师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及质量,因此,学校需要引进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综合素质,保证心理健康的教学质量。通过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完善教学内容,深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状态。
3.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虽然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存在问题,但是,伴随着家长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活动式、对话式、启发式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优化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找到了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顾郁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效课堂模式研究[J].大众心理学,2020(12).
[2]尹红红.微风簇浪,让心海荡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
[3]宋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感悟-诱导”教学模式浅析[J].散文百家,2019(10).
[4]王一铭.浅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新课程(小学),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