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几点认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呢?下面就此作一论述!
  【关键词】课外阅读;作用;特征;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17-02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广泛的语文阅读实践。”可见,在课堂之外,大力倡导语文课外阅读是实施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
  一、课外阅读的作用
  1.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中学语文教育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很多问题不能都展开讲,而教材中有的文章是节选自某一长篇小说、文集,因而对文章的理解就不能孤立地看节选的这一部分,而要结合其所在的大环境、大背景理解。但受时间限制,这种背景、环境的介绍也只是点到为止。因此,如果学生在课后能自己看一些这方面的课外书,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会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人物特色、思想内涵有更深的把握。
  2.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手段。
  中学时代正是处于青春期的年代,是一个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的年代。这个时候,语文教育就不单单是语言,它还是塑造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手段。而课外阅读又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本好书胜过老师、家长一百遍的说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带有一定的反叛心理,老师、家长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却偏偏对着干,而这时,一本好书可能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通过课外阅读,他慢慢会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逐步树立理想,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并对人生观、价值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把握课外阅读的特征
  1.趣味专题性。
  阅读兴趣是学生对阅读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所谓“专题性阅读”是指为了解决某个课题而进行的有计划、有选择的研究性阅读,要求学生以研究探索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相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在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促进个性的最优发展。学生对某一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后,就会萌生“一路追问下去”的念头,进行所谓的“专趣味题研究”。
  2.灵活开放性。
  语文课外阅读的灵活开放性表现在:阅读时间上,不受课内阅读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限制;阅读环境上,打破了课堂或教室的限制,阅读地点可根据阅读的需要灵活选择,如阅览室、路边等;阅读内容上,它的外延可以无限扩展,可扩展到各门学科,以及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三、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认识与理解
  1.拒绝单一,博览群书。
  课外阅读指导要跳出语文看阅读,拒绝片面性。有的学生误以为课外阅读就是阅读经典的文学名著,只重视与语文有关的内容,否则拒之门外,故而科普、法律等书籍很少问津。如果中学生看课外阅读只局限于文学名著,而不扩大阅读面,不读或少读其他课外书,获取的知识面必然狭窄,视野就不会开阔,势必影响将来的发展。如此阅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2.合理加强辅导,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当学生的读书欲望激发起来后,老师就要辅导学生如何去书山文海里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读、如何合理利用课内外的时间,这是关键的。人生有限,时间宝贵,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去找书、怎样去读文章,我们应该正确辅导。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古罗马的塞涅卡也说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因此,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有关目标给学生推荐好书刊。
  3.要学会写阅读感言,让阅读走进生活。
  当学生遇到挫折、困难而迷惘、彷徨时,要引导他们到书中寻找答案,因此写阅读感言非常重要,每读完一点要写,每看完一本书要写。我把这种阅读感言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积累词语。第二种是摘录式积累。这类笔记可分类记下警句、谚语、典故、人物肖像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对社会的认识与剖析等。它能使书中本来无法碰到一起的段落连接起来,重新组成文章。当连贯地读这些来源不同的片段时,便会有新的发现。第三种是心得笔记。心得笔记包括评论和赏析,凡有所得便随时记下,片段或成篇均可。我一般要求学生用“成长记录”记下每天读的内容,感受多可写多感受少可写少,不要求字数,当一本书读完了,再回过头来看自己所记录的点点滴滴,回顾整本书的内容,写一篇长的读后感。
  4.要培养学生粗读——精读——速读的读书方法。
  (1)粗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有的文章语言优美,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使学生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四、结束语
  在教学中,课外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外阅读中有着良好的体现,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在充满个性,创造性的阅读中进行深层的精神体验。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开展中学课外阅读,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形势下,中学课外阅读基本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從阅读的题材选择,到方法技能的培养,最后还有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有教师的指导和参与。
  参考文献
  [1]张桂兰.中学生阅读现状解读及其应对策略[J].语文学刊,2009,(16).
  [2]李凯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青春岁月,2011(24).
  [3]罗干仲.以专题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课外阅读[J].中学语文,2007,(23).
  [4]李喜丽.科学指导,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率[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8).
其他文献
2014年曾出差到澳大利亚悉尼半年时间,感受了不一样的生活节奏,尤其是行。在澳大利亚坐公交车,就得耐心等待。平常工作日通常是清晨7点以后,每隔15分钟一班,晚上7点后就是1小
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全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为了缓解城市交通道路拥堵的现状,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方式,我国的城市地铁建设迅速发展起来,沈阳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
结合金川水电站的工程特点和双江口水电站目前面临的复杂形势,提出了适当调整金川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体型布置,破解二者在建设程序上存在连环套的基本方案。初步分析认为:适当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和各行各业相整合。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唯有借鉴世界各国和我国已有的成功经验,并提托网络平台,尊重学生个性,与时俱进,持续创新教育手段,才能达到“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的工作要求。本文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思路,旨在促进大学生灵活地创业。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本论文采用工业级TiOSO4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Fe(NO3)3-9H2O为掺杂剂,利用微波水热法一步合成Fe-TiO2纳米粉体。同时以所制备的Fe-TiO2纳米粉体为紫外屏蔽剂制备了 Fe-TiO2/PE
患者男,48岁.因行鼻内镜手术后失明1周入院.患者因患慢性鼻窦炎,在外院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术后即感右眼视物模糊,12小时右眼光感消失.入院时专科检查:左眼正常.
【摘要】我国近年来不断开展教育改革工作,为在有限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优知识,也在改革中不断提升了教学内容的密度。在此状况下,继续采取丰富教育内容的方式,显然已无法有效增强教育成果。故此,需要从教学效率层面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成果,从而在避免导致学生产生更多压力的情况下,仍旧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成果。同时,本文将以历史学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初中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
【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提高实验能力是化学教学的关键。对于刚开始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在家中就能进行实验无疑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同时可以巩固和补充所学知识和技能。本文就作者在开展家庭化学实验活动中所采用的组织、开展策略及反馈评价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家庭实验 有效实施 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逐渐退出主流地位的问题,学校教育中尤其是课堂教育中缺失传统文化的现象。提出把高中数学课堂教育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尝试从诗词、爱国主义、文明礼仪等方面探索把逻辑性强、理论性高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进而达到宣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勿忘传统,做一个自豪自傲的中国人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