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改善大鼠急性肺栓塞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7474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治疗效果和对APE大鼠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表达和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姜黄素的临床推广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PE组,姜黄素低、中、高(50,100,150 mg·kg-1)剂量组.每组再设置4h,1d,3d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总计90只.采用自体血栓方法,注入血栓栓子至肺动脉诱导APE动物模型.姜黄素处理组于术前2h以腹腔注射姜黄素.术后各时间点行大鼠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压力(RVP)测定,血气分析.各组大鼠处死后,取血样和肺组织,肺组织行HE染色,对血清ET-1、TXB2、 MMP-2、MMP-9水平和肺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检测,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诱导建立APE模型后,与假手术组相比,APE大鼠的mPAP、RVP明显升高,动脉PaO2水平明显降低(P<0.01),并造成肺组织病理学损伤.而与APE组相比,各时间点姜黄素处理组大鼠的mPAP、RVP明显降低,动脉PaO2水平明显增加,HE染色显示肺组织病理学损伤有一定改善.氧化应激结果显示,姜黄素处理组大鼠肺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加.姜黄素处理组ET-1、TXB2、MMP-9水平与APE组相比均明显降低,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姜黄素对APE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改善大鼠心肺功能、血气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肺损伤,减轻氧化应激损伤,调控MMPs的表达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多靶点激酶抑制剂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株和原代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Click-iT(R) EdU试剂盒评估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裸鼠皮下瘤模型用于评估西奥罗尼对FLT3-ITD阳性AML细胞体内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
目的 研究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核受体的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一次性结肠灌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造模,诱导UC急性期和UC炎症消退后恢复期,收集大鼠血浆和结肠组织.计算疾病活动指数、粪便含水率,考察结肠病理变化,评估大鼠UC模型是否成功;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γ干扰素(int
目的 探讨不同工艺提取的大黄外用对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其改善小鼠肺部炎症的效应靶点.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粉组、醇提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小鼠外,其余3组采用滴鼻法进行MP感染.造模后,将各组对应药物贴于小鼠背俞穴区30 min·d-1,连续敷药7d.给药后第7天取材,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皮肤病理切片,计算肺组织病理评分、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肺组织中IL-6含量,W
目的 对益生菌产品中分离出的1株屎肠球菌进行功能评价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功能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方法,分析屎肠球菌菌株的益生性和安全性特征,评估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 分离菌株具有抗菌活性、维生素代谢等益生性相关功能基因,同时具有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等相关功能基因,揭示该分离菌株对人体具有益生功能,同时存在安全风险隐患.此外,该菌株的毒力因子与可移动元件(插入序列)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具有潜在的传播风险.结论 屎肠球菌菌株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结合基因组和表型数据分析,以避免或遏制益生菌产品的
目的 运用鸡尾酒法评价石蒜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石蒜低、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石蒜低、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药0.5,1.0 g·kg-1石蒜,连续给药15d.然后第16天给予探针药物,UPLC-MS/MS检测探针药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石蒜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安非他酮AUC(0-t)、 Cmax都显著升高(P<0.05),CLz/F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石蒜高剂量组的美托洛尔、咪迭唑仑和非那西丁AUC(0-t)显著降低(P<0.05)、CL
目的 建立盐酸鲁拉西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共无定形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溶剂法(真空减压旋转蒸发法)制备得到3种摩尔比为1∶1,1∶2及2∶1的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采用熔点仪、偏光显微镜、HPLC、PXRD等方法对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进行了理化性质的考察.结果 制备的3种共无定形盐酸鲁拉西酮-莽草酸中以摩尔比为1∶2的共无定形最为稳定.结论 通过提高莽草酸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共无定形的稳定性.
目的 研究比较小儿健脾膏优化方和原方对胃动力障碍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以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检测指标,分别测定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胃液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实验测定大鼠胃肠组织中MTL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对胃肠功能障碍大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均有促进作用,二者疗效相当.小儿健脾膏原方和优化方组大鼠血清中MTL含量、胃液总酸
目的 建立可同时测定那可丁中5种残留溶剂的GC法.方法 以1 mol·L-1的盐酸溶液为溶剂,采用顶空进样法,以DB-624大口径毛细管柱程度升温模式,FID检测器检测那可丁原料中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四氢呋喃5种有机溶剂残留.结果 甲醇、乙醇、丙酮、异丙醇、四氢呋喃分别在0.03~3.33,0.04~5.07,0.03~4.93,0.03~4.82,0.01~0.82 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5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98.77%~108.69%;检出限分别为0.02%,0.01%,0.004%,
目的 探索辛伐他汀通过抑制Warburg效应改善索拉非尼耐药的肝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索拉非尼耐药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S(5 μmol·L-1的索拉非尼耐药)分为对照组、索拉非尼组、辛伐他汀组.索拉非尼组为5 μmol·L-1的索拉非尼干预,辛伐他汀组用10 μmol·L-1和20 μmol·L-1的辛伐他汀干预.CCK-8法检测SMMC-7721/S细胞活力的改变,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体外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
目的 通过分析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与含量,进行辅料与药包材相容性研究.方法 采用HPLC测定50批依诺沙星滴眼液的有关物质及含量.采用Thermo Accucore X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86∶9∶5)为流动相A,以0.025 mmol·L-1磷酸溶液(以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甲醇(350∶325∶325)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测定依诺沙星滴眼液中的有关物质.根据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