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两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比较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吸入性肺炎 原因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34
重症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1,但是机械通气的最常见的并发症(Complication)是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2,为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效果,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71~86岁,平均786岁;机械通气时间8~125天,平均358天,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进行机械通气前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机械通气的目的和意义,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方法,消除患者的各项顾虑,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严格按照注意事项配合治疗,在通过过程中,严密观察通气情况,及时清除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做好室内消毒,限制陪护人员,减少机械通气的院内感染机会。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掌握一次进餐量及速度。进餐时间从20~30分钟延长至1小时,有胃食管反流时速度可延长至2小时,增加餐次,每餐由350~400ml减少至250~300ml,用鼻饲泵缓慢均匀注入胃内,进餐时及餐后30分钟保持半卧位。鼻饲管的护理:保持鼻饲管固定良好,防止脱出,测量外露部分长度,2次/日,每次餐前回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在胃内。更换鼻饲管时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外端,防止管内残留胃液流入气道导致误吸。
结 果
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后发生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①机械通气后,上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及湿化功能丧失,削减了呼吸道的清除防御功能,使吸入性肺炎感染机会增加2。②胃食管反流致吸入性肺炎:气管插管可抑制吞咽活动,易使反流胃内容物吸入肺内3;鼻饲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致胃管反流和误吸;抑酸药及常用药如茶碱、多巴胺、酚妥拉明、抗胆碱等,部分钙拮抗剂等,可使胃液PH改变易细菌繁殖、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损害抗反流屏障,使胃食管反流次数明显增多4。③意识状态的改变:呼衰的患者,神志模糊状态,会厌反射受抑制,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致吸入性肺炎5。
加强护理干预,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武淑萍,赵玉香,康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4):256.
2 张绍敏,姜洁,张俊丽,等.运用循证思维探讨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吸痰策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3—94.
3 胡冬梅,杨宝燕,张艳.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73—741.
4 洪慧丽,张静,戴国强,等.危重症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876.
5 姜永杰,姜永梅,姜永华.ICU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399—400.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两组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原因比较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吸入性肺炎 原因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234
重症呼吸衰竭(Severe respiratory failure)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1,但是机械通气的最常见的并发症(Complication)是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2,为探讨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效果,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呼吸衰竭发生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42例,男33例,女9例,年龄71~86岁,平均786岁;机械通气时间8~125天,平均358天,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在进行机械通气前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机械通气的目的和意义,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配合的方法,消除患者的各项顾虑,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严格按照注意事项配合治疗,在通过过程中,严密观察通气情况,及时清除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做好室内消毒,限制陪护人员,减少机械通气的院内感染机会。加强患者饮食护理,掌握一次进餐量及速度。进餐时间从20~30分钟延长至1小时,有胃食管反流时速度可延长至2小时,增加餐次,每餐由350~400ml减少至250~300ml,用鼻饲泵缓慢均匀注入胃内,进餐时及餐后30分钟保持半卧位。鼻饲管的护理:保持鼻饲管固定良好,防止脱出,测量外露部分长度,2次/日,每次餐前回抽胃液,以确保鼻饲管在胃内。更换鼻饲管时用止血钳夹住胃管外端,防止管内残留胃液流入气道导致误吸。
结 果
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机械通气后发生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①机械通气后,上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加温及湿化功能丧失,削减了呼吸道的清除防御功能,使吸入性肺炎感染机会增加2。②胃食管反流致吸入性肺炎:气管插管可抑制吞咽活动,易使反流胃内容物吸入肺内3;鼻饲使食管下括约肌关闭受阻,致胃管反流和误吸;抑酸药及常用药如茶碱、多巴胺、酚妥拉明、抗胆碱等,部分钙拮抗剂等,可使胃液PH改变易细菌繁殖、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和损害抗反流屏障,使胃食管反流次数明显增多4。③意识状态的改变:呼衰的患者,神志模糊状态,会厌反射受抑制,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易致吸入性肺炎5。
加强护理干预,提高临床疗效:本文通过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19.0%,其中剧烈咳嗽、胃肠功能失调、气囊管理不当、吸痰不当各1例,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2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7.1%,其中进餐卧位不当1例(48%),鼻饲方式不当1例(48%),剧烈咳嗽2例(95%),胃肠功能失调3例(143%),气囊管理不当2例(95%),吸痰不当3例(14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武淑萍,赵玉香,康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18(4):256.
2 张绍敏,姜洁,张俊丽,等.运用循证思维探讨吸入性肺炎患者的吸痰策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93—94.
3 胡冬梅,杨宝燕,张艳.预防鼻饲饮食并发症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73—741.
4 洪慧丽,张静,戴国强,等.危重症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0):876.
5 姜永杰,姜永梅,姜永华.ICU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3):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