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及化解方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前期,我国农村曾掀起了一场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种田”热潮,但自8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技术进步的积极性明显低落,技术投入普遍降低。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率只有30-40%,其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成果推广率也只有60%左右,平均推广...更多还原
其他文献
分析我国北方池塘养鱼死亡率高的原因,提出减少鱼类越冬死亡的具体措施.
通过调查对含山县不同种植制度的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该县农田用养结合的建议。
斜纹夜蛾近几年在沿江江南棉区连年重发,分析斜纹夜蛾暴发原因发现主要与温湿度、食料、天敌及品种等因子有关,并从农业、物理、化学防治上提出了防治对策.
在总结20年来安徽农村改革突破成就的基础上,就下一步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思路进行了论述。
本文分析了水稻品种抗病虫、阴雨天气和肥水管理情况对稻瘟病流行的影响。
以变动含N量的完全营养液,采用盆钵砂培法种植水稻,研究不同N量条件下对水稻植株外部形态及内含物的影响。同时,通过稻瘟菌的混合菌系的接种试验,找出了不同N量及稻株体内内含物(硅细
施用锌肥可明显减轻淹水玉米涝害。表现为叶绿素降解和叶征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积累均减慢,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均受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密度与氮肥对油菜产量的效应,建立密度与氮肥的产量效应方程,求出最高产量(3201.96kg/hm^2)时的密度为53.45万株/hm^2、施氮量(纯N)为406.23kg/hm^2。生产上应采取“控制密度,增施氮肥”
本文针对寿县有机肥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通过林是作系统的光照条件和小麦生物量的平行观测,分析淮北地区三种杨树种植密谋林麦系统的光照分布规律,以及相应小麦产量表现,得出4m×24m的密度林麦系统,小麦千粒重和产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