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研究

来源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3月-2019年3月泰州市中医院8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与口服西洛他唑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2组均治疗1个月。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2 hPG,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TNF-α、IL-1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采用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采用微量热沉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采用Wintrobe法测定ESR。以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足背动脉和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和峰值流速,记录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对照组为71.8%(2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6,P=0.03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PG、TNF-α、IL-1、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6.113、4.180、7.655、2.825、2.534,P<0.01或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Fib、ESR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649、9.894、15.280、3.455,P值均<0.01)。治疗后,研究组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t值分别为4.184、4.415)及血流量(t值分别为2.253、7.859)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峰值流速均低于对照组(t=6.346、6.427,P值均<0.01)。

结论

益气活血通脉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血液高凝状态,升高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管内径及血流量,降低峰值流速,提高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筛选子宫平滑肌肉瘤(UL)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远处转移的风险。方法利用美国NCI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收集共计810例UL患者相关临床信息,按7∶3比例随机分成训练组(567例)及验证组(243例)。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确定UL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构建远处转移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曲线下面积
绝大多数上皮性卵巢癌(OC)患者在一线治疗后会复发,迄今复发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仍不明确。最近报道的3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GOG213、DESKTOP Ⅲ和SOC1)比较了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加铂类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铂敏感复发OC。DESKTOP Ⅲ和SOC1的结果均显示手术可使复发患者生存受益,其中关键在于患者选择需符合肿瘤可能完全切除。虽然PARP抑制剂在铂敏感复发OC患者中取得了令人瞩目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一类少见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其中发生脑转移患者约占10%。GTN脑转移一旦发生病情往往比较危重,是疾病恶化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EMA/CO方案为主的多药联合化疗基础上结合鞘内MTX注射、手术治疗、全脑放疗等综合治疗,可使约70%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获得总体较好的预后。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确诊时1/3属于中晚期,治疗手段以放化疗为主。尽管手术在晚期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中应用受到限制,但是有选择性地在这部分患者中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文章将对晚期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论述,同时将重点介绍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器官清除术的应用。
墨西哥与我国经济合作紧密,其传统医学与中医学在理论及形式上有相似性,且草药资源丰富,传统用药与中药有重合,当地政府对传统医学高等教育较为重视,民众易于接受传统医学治疗,针灸在当地的发展情况较好,故在墨西哥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当地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中医药服务贸易存在缺少跨境交付平台、商业存在规模较小、自然人流动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全球卫生治理理念,提出采取开发产业链
免疫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和过继细胞免疫疗法。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目前,以PD-1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在复发转移性宫颈癌中取得快速发展。本文回顾相关临床研究,对宫颈癌中免疫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一定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中医传承模式及手段越来越丰富,传承结果也越来越客观、严谨、智能。但名医传承信息化过程中亦存在资料采集困难、数据处理困难、算法应用困难、分析总结困难等问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知识图谱技术等技术方法的融入,为名医传承信息化带来了技术革新。在此形势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团队,围绕规划名医传承与挖掘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领域专业应用
目的观察滋阴和阳方治疗激素依赖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ITP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标准剂量醋酸泼尼松,根据PLT水平逐步撤减激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滋阴和阳方。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除剔除的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