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懂,竟然活下来了

来源 :摩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jian_yo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来以为这个让人无法忍受的世界已经走到尽头了一定会发生什么,结果竟然就这么毫发无伤地活了下来,难道末日这件事真的只是精力过剩或者被世界虐待得感觉不到爱的我们意淫的产物么?也许是吧,不过至少就在我们忙着上网抢购救生衣的时候,艺术家们也没闲着,除开那些特别淡定的,据说这个时候他们灵感爆棚。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去囤货了艺术家们就会很寂寞,于是视界艺术中心专门做了一次“为了明日的聚会”展览。当时聚在一起的我们这些人,不管是不是凑热闹的,都有一种明日不再来的惺惺相惜之感,当然结果是一个也不少,谁也没离开谁。
  于是这场聚会就成了为一个假想的告别而进行的一次幽默而感伤的演绎。刘真辰的视频作品《别了》展现的是一个戏剧性的告别场景,登船挥别的人们,令人想起福柯所言的“愚人船”:“一个漂浮的无所之所,独立存在,自我封闭,同时又受到无垠大海的摆布”。马翀的照片装置《文明之光》则用幻灯片的节奏伤感而反讽地衬托出文明之光的消逝与告别。殷漪的声音装置《离别》则通过社会性的视角,关注正在离开社会主体地位的老年群体仿佛被遗弃的告别。
  展览还通过末日后的派对实现了展览本身的一次游戏式的转换。作品本身的时间性也被突出,就像体验高洁的装置作品《磨损》时,对时间有了一种如同穿越夹缝的体验。廖斐的水彩长卷《延绵的石头》则像是一个超现实的未知怪物延绵于展场,而房奇的造型怪异的冰块从作品主体蔓延至展场其他地方,仿佛在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的怪诞。不管你为活下来这件事心存侥幸还是满怀怨念,这个世界依旧叫人看不懂,即便末日这件玄而又玄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谁又知道明天玛雅人又怎么说呢?
其他文献
席殊书屋:名存实亡  国内的一二三线城市都曾出现过席殊书屋的蓝色倩影,看惯了新华书店一手遮天,席殊书屋的出现对真假文艺青年来说,不仅有环境上的诱惑,也有会员折扣的诱惑。  2002年时,在全国拥有600多家连锁书店的席殊成为民营书店中的航母。它让人群中的读书人浮出水面,开始对文学创作抱有幻想,它也调动了一些知识分子对金钱的热情,纷纷树立起经营加盟书店的理想。  但也正是2002年之后,曾经迅速扩张
期刊
无论是否出生在东经 121°.4′ 北纬 31°.2′上,至少你每天呼吸着名叫“上海”的空气。上海的味道,对上海人来说,这是一种深藏在弄堂里吴侬软语的记忆;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一种看传说中的百乐门不再歌舞升平的重新认识。它无关乎金钱的多或少,只是因为:草根食物和儿时的心头好,才是真正能代表上海市井生活的标杆。本期杂志我们收罗了老上海人的年货清单。这个新年,如果你要办年货,不妨把这个海纳百川的城市最朴
期刊
在香港,食野是件好简单的事。美食遍地,以前我在西环上班,中午选择很多,屈地街有潮苑,卑路乍街有加记,有时候还会买块阿婆仔糕馋馋嘴。更通常的是一大班人去新钊记吃饭,我一般点南乳猪手和豉椒排骨炒河,一小时的午饭时间联谊一下,很轻松。  去年我跟着老板到上海做分公司开荒牛,其他那些龟毛的苦差事还好解决,食野才真是难搞。虽说公司旁边就开了家永祥,可天天中午吃烧腊谁能接受得了,就像我们在香港也不是每天都打边
期刊
“你设计帽子的灵感源自于哪里?”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看到这个帽子就知道它上面需要什么,如何去配色。”  于是,在圣诞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帽子。飘着雪花的红色大地上有一棵偌大的圣诞树,麋鹿、袜子、手套、姜饼人他们全都欢聚在圣诞树上玩乐。戴着这样的一顶帽子参加圣诞派对,定然会成为节日里惹人注目的主角级人物。  若是看到红的、蓝的、绿的、粉的各种颜色、各种口味的冰淇淋球齐齐出现在一个明亮可口的姜
期刊
“今天人类终于进入了一个物质主义的消费世界,当所有的神圣事物都不再与我们的世俗生活相关的时候,所有的个人都将成为孤独的失去理想的个人,再无某种终极关怀将他们连接起来,这是自轴心文明以来没有过的,是世界性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时的人类将不再能应对大危机,社会一旦发生崩溃将无法重建。而我们现在正走向这样的时代。我所想的,只是为这个未知的世界留存一些思想,尽管很微不足道。”  ——季风书园严搏非  
期刊
“与那时的你相比,我更爱你如今备受摧残的容颜。”杜拉斯的话可以是一种慰藉,也可以是一种惋惜。啊,我忘了这是春天么?伤感的话还是回头再说,春天还正当最好的时光,如同正当妙龄的女人,只听得进甜言蜜语,只盼着满树桃花,最该做的事就是爱自己。趁,春光正好。你知道,你应当做些什么。我们告诉你的,你可以听,也可以当真。
期刊
狮语画廊  逐商业气息而居  认为艺术和商业势不两立的人一般比较愤世嫉俗,而总是贩卖商业运营模式引入艺术行业的人又太过媚俗。狮语画廊给人第一印象比较微妙。位于武康庭这样商业气息比较浓厚的地方总让人觉得这个画廊似乎不是那么“守规矩”。在一个吃吃喝喝为王道的地方,难道画廊要和餐饮业分一杯羹吗?  但是画廊真正的态度其实是如此的淡泊,甚至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地方,正是想要
期刊
The Gallery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广告人创办的。在他们刚搬到莫干山路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装满废弃材料的地下仓库,于是卷起袖管打扫干净,就成了现在The Gallery独特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让人感到轻松随意,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画廊的朋友们常常在这里聚会,所以对于小年轻来说,在这里看展览让人觉得可以拉下那张严肃的脸皮换上人来疯的表情。  但千万不要怀疑The Gallery对待艺
期刊
很少有人听说过军工路,到过的人更少。这里都有穿过荆棘的铁轨了,想想看离开繁华的闹市区该有多远。路的一边是破败的厂房和枯草,路的另一边是拿诡异的目光扫视着你的小饭馆老板娘,考验你诚意的时候到了,一个真正爱艺术好青年一定会鼓励自己:再往前走走,应该就找到了吧。  证大艺术空间是喜玛拉雅美术馆的延伸项目,做的展览以实验性的当代艺术为主,像原研哉这样的设计大牌曾以强大的号召力为军工路的人气做出了一定贡献。
期刊
青年艺术家王宠说,艺术有时候充当了宗教的角色。他的画展名为“天机不可泄露”,让人怀疑是不是有故弄玄虚的嫌疑,但看过他的“爱”“微笑”等作品后,你的确能够发现在传统表现手法中隐藏的一部分神秘的元素。曾经举办“梦回唐朝”系列之“海上明珠”上大美院研究生展以及“视觉唐朝”海派油画名家邀请展等6次大型画展的唐朝拍卖,此次又在陆家嘴未来资产大厦裙楼举办了王宠个人作品展“天机不可泄露”。  谈到自己的作品,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