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来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FNL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分析了2016年6月30日~7月1日发生在重庆的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水汽输送特征和收支状况、云物理降水机制。结果表明:受500hPa短波槽和700hPa低涡共同影响,以及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持续输送,为此次低涡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边界的水汽输入通量对整个暴雨过程中水汽的贡献最大,东边界次之。另外,降水发展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云物理降水机制都存在显著差异。渝西降水前期和后期,均为混合相降水;渝东北降水前期云系以冷云为主,后期以
其他文献
微量润滑切削过程中,系统的雾化特性会影响界面间的雾粒渗透效果。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微量润滑系统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单因素试验测试,研究了空气流量、喷射距离、切削液用量
针对多用户视频流在下行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中的资源调度问题,重点研究基于可伸缩视频编码(Scalable Video Coding,SVC)的视频
利用2019年1月1日00时~12月31日23时(世界时)四川156个国家站和1768个区域站的观测数据,评估全国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产品(CLDAS)和ECMWF再分析数据(ERA5-Land)的10m风产品。采
本文采用GaN功率管芯,以S参数为基础设计了一个X波段宽带功率放大器,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电路在6~12 GHz范围内,小信号增益全频段大于10 dB,饱和输出功率高于
基于2015~2018年四川盆地温江站、宜宾站、达川站和沙坪坝站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以及同期AQI、6种主要污染物(SO_(2)、NO_(2)、CO、O_(3)、PM_(2.5)、PM_(10))质量浓度资料,
新能源发电并网渗透率逐步提高,风电并网容量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风电场并网稳定性以及提升电网稳定性是未来智能电网的主要问题。随着国内特高压线路的建设,远距离输电成为主
为了更好的基于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开展强对流天气的监测与预警、云内微物理过程等的应用研究,本文对该雷达的质量控制方法及云内水成物粒子识别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分析,
针对SOA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SOA的概念,分析了应用需求,研究了基于SOA的系统软件结构和主要特征;从标准化、构件化、工具化、数据模型、服务总线、治理和管理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