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果你来看我我将陪你去山里住几天山里的清净想我想得是有点狠了如果你来看我我们将住在山里但住在不同的人家相去就二三里吧这样我每天都能去看你我们的相反就会更多些如果你来看我我不会总和你一起其余的时间就把你留给山里的星和月它们啊明亮得伸手可摘却从来没人舍得去碰它如果你来看我请告诉我吧哪怕现在就说哪怕马上就说在你启程之前我就开始幸福了—摘自王海桑诗集《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快递员小哥给我打电话时,我有些迷惑。因为那段时间,我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拿到快递时,我打电话问了周围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回事。就在我疑惑不解时,微信里显示了一条消息,是瑶姐发来的:“妹妹,书收到了吧?” 这时我才知道,这一套我心仪很久的书,是瑶姐送的。我有些惊讶,因为我和瑶姐是在网上认识的,从未见过面,仅仅因为都喜欢看书写文,关系就近了一些。 我也只
一个人一生必须艰苦跋涉,越过一大片土地贫瘠、地势险峻的原野,方能跨入现实的门槛。 说青春是幸福的,这只是一种幻想,是已经失去了青春的人们的一种幻想。 但是,年轻人知道自己是不幸的,因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灌输给他们的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们一旦同现实接触,总是碰的头破血流。看来,他们似乎是某种阴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所读的书(由于必要的选择,很理想);还有长辈们之间的谈话(他们是透过玫瑰色
都说文字越改会越好。我觉得所谓改,其实是重读的过程;重读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会逼你思考;思考会逼你去改动文字;可能改了就好了;也可能改了几次才发现第一次写的最好,于是不改。 海明威说,他的《战地春梦》第一章改了五十几次;他觉得第一次起草的文字必定是狗屁。王尔德说,他花了整个上午去校对他的一首诗,把一个逗号删掉了;到了下午,他又把逗号放回去了。他们两位都是大作家,作品有价值也有人读。最可怕是绣花
1983年初,我离开读书四年的学校,入职北京日报社,开始了所谓的编辑生涯。 初到“五色土”是1985年,老编辑程淑英即将退休,报社领导安排我来接班。程老做了一辈子编辑,经验丰富。我跟着她,从排字车间到编辑部,跑了三个多月。程老的言传身教,让我真正领会到,做一个好编辑,应有怎样的品质和素质。她有一句话,我至今不敢忘。她说:“尊重你的作者是必要的,但不要盲目地相信他们,所有的引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贝多芬被认为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一直以来,关于贝多芬失聪后还能写出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这一点,人们既好奇又震惊!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年轻的贝多芬被认为是继莫扎特之后最重要的音乐家。在他25岁左右的时候,他随海顿学习,并被誉为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演奏家。到30岁的时候,他已经创作了几首钢琴协奏曲、六首弦乐四重奏和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对贝多芬来说,未来本是一片光明。然而,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26
我们为什么要拍照? 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一张照片有别于一幅画,一座雕塑,又或者是一首诗歌呢? 也许会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的答案,毕竟每个人按下快门的动机都不相同,但是重要的一点是:照片立即记录下现实,用光影和时间重现一个瞬间,让历史凝固在按下快门的这一刻。不同于文学或者其他艺术形式,摄影的具象再现可以直观地将现实传递给观看者。 这就使得摄影术被发明之后,摄影成为历史以及当今人类记录事件以及情感的重要
说到《水浒》主题,总要说到“逼上梁山”,“官逼民反”,而其代表人物,就是林冲。其实,《水浒》的深刻还不仅在此,它除了“逼上梁山”,还有“逼下梁山”,除了“官逼民反”,还有“贼逼民乱”。其代表人物,还是林冲。林冲是《水浒》中最窝囊苦闷的人物。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步步紧逼,最后不得已在沧州大军草料场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三人,往东逃命,在柴进东庄上住了五七日。沧州那边,下令缉捕人员将带做公的,
一中药“远志”,别名“小草”。《世说新语》载,东晋大臣谢安,初隐居东山不出,后下山做了桓宣武的司马官。一天,有人给桓公送来一味中药“远志”,桓宣武遂问谢安,此药又名小草,何以一药两名?在场的郝隆抢答:“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以诙谐反喻讥笑谢安。清·龚自珍曾赋诗《远志》,抒发抱负远大而不被重用的心境和愤世之情:“远志真看小草同”,“青灯夜雪阻山东。”二东汉名臣杨震,为官数载,公正廉明,人以“杨
公元748年,杜甫第三次向曾为河南尹的尚书左丞韦济呈诗,请求其向朝廷推荐自己,这就是著名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陈述自己入仕无门、困居长安的境况,政治抱负不能施展,慨叹道:“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表示虽然困顿艰蹇,但仍且行且歌,決不是避世的隐士。这两句既是诗人此前蹭蹬失意、骑驴长安的写照,也是此后20余年漂泊岁月、歌吟人生的预示,似成“诗谶”。杜甫留给我们的1400余首诗歌,记录了历史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以为孟浩然是一个以山水田园为乐的不世出之人。毕竟连李白都为之倾倒,“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困了累了,就“春眠不觉晓”;想喝酒了,朋友就经常“邀我至田家”;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烟花三月下扬州”……令人很是艳羡。但每多了解一些,就越发明白,果然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每个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 大唐开元十六年(728年)。40岁的孟浩然,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