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挽歌?赞歌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诗人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稀有动物”时,蒋三立先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近年来,先后出版了《永恒的春天》、《蒋三立诗选》、《在风中朗诵》等诗集,展现了一个生长于农村的知识分子在城市化与现代化过程中独特的精神生态,被誉为“一个值得关注和尊重的诗人,一个接近于脱离了诸种功利之心的纯粹的诗人。”①
  一、乡村牧歌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②诗人牛庆国也说:“回望故乡时,心里涌起的那种东西就应该叫做‘诗’。” ③蒋三立生长在佛教胜地——永州市阳明山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参加工作后,虽然久居城市,但心中始终无法割舍那一方养育过自己的土地。阅读蒋三立的诗作,往往能使人体验到一种浓郁的乡愁。对此,我们可以套用张宁小说《乡村情感》中的一句话来表达:蒋三立就是一只乡下放进城里来的风筝,飘来飘去,线绳儿始终系在老家的房梁上。
  诗人偶尔回乡时显得格外激动:“很近很近了,我那还没有下雪的故乡/年迈的母亲一定还站在村口盼望/额前的手,把黑夜抓出了一滴滴的汁浆/此时此刻,我知道冬天还没有结束/但有一颗种子已在我心里温暖得裂胀”。(《归》)在诗人心中,故乡犹如温暖的火种,无论多冷的冬天都能点燃游子内心的激情;故乡是永远的家,无论自己离开多久,漂流多远,总有最亲近的人在村口盼望。
  诗人回到久别的故乡,和亲人围在四方桌上吃饭、交谈,在大脚盆里一起泡脚,晚上躺在母亲铺好的床上,“心温柔得隐隐发疼”(《黄昏的村庄》)。在越来越物质化的现代生活中,这种体验既是美好的,也是难得的。所以,每当离开故土时,诗人总恋恋不舍:“送我离开的时候,邻居的几个老人/探头张望的眼神,令我和路旁的狗尾巴草/感动得低下头颅” 。(《鸟的眼里天空多么辽阔》)诗人曾将自己离乡比作大树进城:“这些家乡的树,运往城里时/没有人听到它痛苦的哭声”;(《盆景》)还比作落叶飘零:“一片叶子被风吹走,远远地离开了它的树”。(《落日》)离开乡村到城里生活本是无数农民子弟的梦想,但诗人却常感到痛苦与无奈。
  对于个人而言,故乡是曾经人生的最佳实证,回望故乡总是与恋旧怀人联系在一起。蒋三立那充满乡愁的诗作中往往也弥漫着浓重的怀旧情绪。他珍爱“那些过去曾经漂亮的衣衫”,怀念“过去那些曾经漂亮的日子”(《旧衣衫》)。他说:“那些过去的岁月/那怕是一朵花,一片叶子,一道善良的目光/都能把我的心揉出泪水。”(《农家子弟》)
  彭燕郊曾说,蒋三立是“真正的乡土诗人,诗里冒着大地的热气,能感到大地的血脉在诗行里流动,语言带着草木的芳香,有小河流水的节奏”。④诚哉斯言!作为诗人,蒋三立不仅心系阳明山脚下那个小村庄,同时也对整个乡野景色、乡村生活具有别样深情。他曾说:“在这个喧嚣的城市/只要望着你墨绿的颜色/我的心就平静了许多”。(《远处的山岗》)在蒋三立笔下,乡村的闭塞、贫困、单调等都已经被过滤和虚化掉了,一切都显得无比的宁静、柔和、安详与温馨:
  在乡野,阳光的手和母亲的手一样温柔/蓝天也有一种宽大无边的深情。(《秋夜,在林子前的草地上抬头望一眼天空》)
  在放慢节奏的乡村/水稻不知不觉的生长/山坡上的野花,等着蝴蝶取名/怀孕的玉米,在风中张望/几条牛在古道上抬头迷惘。(《高速公路的快与村庄的慢》)
  几千年牛羊吃草的山坡依旧歌声悠悠/一条小道抵达山庄/繁花似锦/那些充满光泽的果子时常亮在梦中。(《遥想家园》)
  阅读这样的诗句,使人仿佛进入到了童话世界,情感得到抚慰,灵魂为之纯净。诗人写道:“夕阳在我疲惫的目光中沉落/天边只剩下一丝闪亮的缝隙/容我呼吸/人为人的表演似乎在温馨的黑幕中消失/而灵魂深处的音乐/昏沉沉悠荡而起/抚慰着永恒的村庄”(《灵魂的憩园》)。从哲学意义上讲,还乡就是返回本源。在蒋三立笔下,无论是他自己的故乡,还是别的乡村,都是其为自己灵魂所构建的诗意的栖居地,是新时代的桃花源。
  二、文化挽歌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跨入了快车道。城市急剧膨胀,不少乡村日渐衰落,十室九空。乡村的衰败,对于个体而言,不仅意味着某个特定生存空间的消失,也意味着一种深入骨髓的生存方式的消失,意味着自身曾经存在的证明无处找寻。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它还意味着某种延续了千百年的文化的消失,意味着传统的解构与变形。现代人漂泊在城市,虽然不复古代游子爬山涉水、披星戴月的劳顿,但其离家已没有特定的期限,事实上他已无家可归,其乡愁是永恒的,无法排解的。
  对于传统家园的丧失,蒋三立感到不舍和不忍,他甚至不愿意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他曾借一个废弃的老站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我不相信这个小站也会衰老/一切会这样沉寂/那些在远处飞速开动的火车/震动不了偶尔路过的人/的心”。(《老站》)他特别珍爱乡村彻底衰亡前的景象,他认真地描写着那一切,似乎要将其凝结为永恒。他还着力刻画了一批乡村守望者的意象,用以表现内心的痛楚:
  中秋的圆月慢慢地在眼中升起/ 村口/还痴痴地站着一个女子/望着匆匆赶路的人/ 眼里充盈着晶亮的泪水。(《村口》)
  一个少女双乳颤动/ 动情地望着远方/倚着的木门/ 已经开裂//暖风吹来,一驾马车驶过花期/唱戏的/再也没有来过沉寂的村庄。(《乡村音乐》)
  那棵树成了我大伯屋子的门,每天被拴在那儿,/送着一个老人晨光中出去,又迎着一个老人黄昏里归来/只是随着它的转动,发出了轻微的“吱——呀”的声响。(《一棵树》)
  土墙边的老人蹲得和旁边的木桶一样旧了/表情有着磨损的伤感。高过屋顶的/树上的空巢,塞满夕阳的影子。(《黄昏》)
  在诗人笔下,守望者无论是人还是物,是垂暮老人还是纯情少女,其守望都是漫长的、无奈的。守望中的生活是单调的重复,除了守望,似乎别无追求,也别无作为。在守望中,岁月在一天天流逝,生命一天天衰败。借助这些意象,诗人代表乡村向漂泊的游子发出了深沉的呼唤,盼望有人回来传承文明、维系家园,但同时,诗人明确知道这种呼唤是无力的,无果的。远行的游子包括他自己在内均无法追随陶渊明等先辈的足迹,抛弃都市,远离现代文明,再回到乡村生活。乡村永恒的守望换来的只能是永恒的失望。诗人曾说:“一个谢幕的老人,没有听到掌声”(《落日》)。当中国一个又一个村落消失时,没有听到掌声的诗人,在寂寞地唱着一曲又一曲挽歌。   在城里,蒋三立有单位、有车、有位于高层的办公室,应该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成功者。但是,他却痛恨城市的物欲横流。他说:“欲望塑造着城市的灵魂/那些善于运动的脚尖\奔跑成了欲望的一种宣泄”。(《焦虑》)同时,他也反感城市对个性的压抑。他说:“这座城市,只是那一座城市/这一座墓碑,只是那一座墓碑……万物都在响起与自己无关的声音”。(《焦虑》)在蒋三立的诗作中,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多重对比:城市很大,乡村很小;城市是躁动的、喧嚣的,乡村是和谐的、宁静的;城市是冷漠的,压抑的,乡村是温情的、自在的;城市的节奏是急促的,乡村的节奏是舒缓的;城市的一切都显得做作,乡村的一切都源于自然;城市欲望膨胀,乡村清纯淡泊,等等。在蒋三立看来,城市“离自然和心灵越来越远”(《夜空》),永远也不会成为灵魂的家园。他虽然在城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但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总觉得自己是外来者,是异乡人,觉得自己犹如“墙上画中的人/一动不动/整整一生挂在时空和灵魂的边缘”(《焦虑》)。在乡村没有家,在城里没有根,因此,作为诗人的蒋三立只能无奈地徘徊在城乡文化之外,身份难以认同,情感无从归依,尴尬成了其最基本的生存状态。
  三、生命赞歌
  既无法回归乡村,又厌恶城市文化,蒋三立无所依傍,时常感觉到孤独。孤独是其创作最常表现的情感之一。他把自己比作在无边无际海洋里遨游的大白鲨,“孤独地赚取了一生的孤独”(《大白鲨》)。他感叹:“总觉得有一种东西/把我们鲜活的生活压制风干成枯死的标本/文明而又孤独”。(《坐在车上看掠过的风景》)
  但诗人并不害怕孤独。在他看来,孤独同样是一种享受,在孤独中个人可以更好地面对心灵,感悟人生。他说:“窗外的一朵云像一片抹布抹亮了天空/沉浸在孤寂里/心的天空更广/一只鹰无声地扇着翅膀/盘旋在屋顶上空/在自己心的视野,触目可望/人生中许多片刻的美丽/在孤寂的盘旋中/成为留不住的永恒”。(《孤寂是一种享受》)同时,诗人也并没有因为孤独而放弃精神追求,相反他的追求显得格外执着、坚韧。他坚信“人生在虚虚实实之间,总有一些值得期待和坚守的。就像那日夜交替时的曙光或别的什么,长时间存留在广袤无际的天地之间”(《思想者的天空》)。在创作中,他曾多次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远方”、“星空”以及“精神高处”的向往与求索。他认为,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怀着坚定的决心、宁静的信心来实现我们的内在追求,用我们的精神生命来完整地拥抱这个世界”(《天空的岛屿》)。他幻想能有一把巨大的扫帚,清扫欲望的天空;幻想自己可以像鸟和蜻蜓一样自由地飞翔;幻想自己搭乘列车,飞快地穿过黑夜,朝生命中的一种暗示奔去。
  但是,对于自己所追求的精神与境界究竟是什么,诗人并没有给予正面回答。对此,他似乎还缺乏系统的思考与形而上的追问——当然,这主要应该是理论家而非诗人的工作。我们认为,诗人的精神追求是与其对生命的感悟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翻阅蒋三立的诗作,我们时常能感受到一种强烈而独特的生命的意识。他提出:“万物皆有灵魂与翅膀”(《秘密的花朵》)。他说:“世上有许多不显眼的事物被忽略/不挡路的石子/生了根,不哭不喊的树/被杀的羊的眼神/母牛用舌头舔它刚出生冒着热气的小牛/大地平缓低矮处生长的草丛/一辈子默默守护寸土和光阴的样子/还有母亲单薄身体里的疼和痛……”(《忽略》)诗人告诉我们:生命没有尊卑之分,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个性、情感与追求,都值得我们去发现、理解和尊重。
  由于珍爱和尊重生命,蒋三立描写父亲病危时微弱的喘息,描写朋友三岁儿子死前的呼唤,描写公路上迎面而来且从此再也见不到的姑娘等,生命的衰败消逝与人生的聚散无常往往能引发其无尽的感慨。他将在崎岖小路上攀爬的运木老人,在迷惘的风中扫街的大婶,像萤火虫一样飘忽在城里的小乞丐等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作为诗歌的主人公,呼吁人们给予关注、尊重与爱。同时,他“把花朵当知己,把昆虫当亲人”(《在风中朗诵》),描写了许多卑微弱小,经常被人忽视的生灵。他抒写这些生灵的欢欣、自足与追求。在他的笔下,一只粉虫一生只需要一片叶子,而且还懂得与同伴分享(《一只粉虫》);蜻蜓睡在一片红红的落叶上,做一个春天和夏天的梦直到冬天(《多想蜻蜓一样在漂流的叶上做一个梦》)。对于那些正在遭受痛苦与不幸的卑弱者,如暴雨之后,爬在竹片上随水漂流的蚂蚁,干旱小径上钻出泥土的蚯蚓以及秋风中颤栗的昆虫等,他寄予了无限的悲悯与同情。他曾经慨叹:“这些细小的生命在世界上走一回,多么不易”。(《春天的小径》)
  总的来看,蒋三立是通过对各式生命尤其卑微生命的体验来实现与天地万物的交流融会;通过对生命的礼赞与怜惜来凸显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善待自我,发掘与肯定自我的意义与价值,到“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灵”(《惶惑》),维护生命的尊严,促进生命的平等交流,和谐共处,或许这就是蒋三立“精神高处”等词的基本内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庄哲学的根脉,也可以看出泛神论的影响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精神。诗人深远的视野、豁达的胸襟、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情感都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文化乡愁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普遍的心理情绪之一。蒋三立不仅真切地体验到了这种情绪,并用诗的形式表现了这一情绪,而且还竭力想超越这种情绪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南拳妈妈乐团在《牡丹江》一歌中唱道:“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这可看成是蒋三立诗作主旨的简要概括。马歇尔·伯曼曾说:“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⑤这段论述可以作为开启蒋三立诗作情感世界的一把钥匙。
  注释:
  ①张清华:《“心里敞开了星空一样的光芒”——蒋三立诗歌读记》,蒋三立:《在风中朗诵》,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②郜元宝:《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③牛庆国:《我的经历,我的诗歌,我的创作谈》,《诗探索》2002年3、4合期。
  ④彭燕郊:《读诗札记——湖南卷读后》,《绿风》2005年3期。
  ⑤马歇尔·伯曼著,徐大建等译:《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页。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办公室)
  责任编辑 杨晓澜
其他文献
创作原点、梅山文化与文学的混沌状态  袁复生(以下简称“袁”):在你的《巫地传说》中,好像专门提到了你在城市里的新房装修,你这房子是小说里面你那个伯父给你监工的吗?  马笑泉(以下简称“马”):没有,那件事完全是虚构的。  袁:你真的有这么一个亲戚吗?他是会鲁班术的?  马:没有。但是我从小生活在县城里面,县城跟农村的联系是血肉相连的,我大量的亲戚都在农村里生活过,包括我的祖辈,我的父母辈,他们都
期刊
一  1970年代,我在一个叫梅溪的地方当放映员,自行车驮着8.75毫米微型放映机,翻山越岭,走村串户,放了近三千场露天电影,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四连留守处。  四连是个野战连,番号不详,驻扎在离公社机关最边远的山坳里,那儿属于罗霄山余脉,挨京广铁路很近。我去放映队时,四连不知开拔去了哪儿,只有两个东北农村兵留守营房。一个老兵,叫韩柱子,26岁,是个孤儿,原本早该复员了,却赖在连队不走,连部经报请上
期刊
马笑泉是湖南一位十分活跃和颇具特色的作家,文学湘军“五少将”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个70后少数民族作家,他有着清醒的民族自觉和身份认同,创作上颇具雄心,大胆创新,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2003年开始,他创作的《愤怒青年》等五部描写边缘青少年生活的“江湖”系列中篇小说引起文坛广泛关注。此后在《收获》《当代》《芙蓉》《花城》《青年文学》等文学刊物上发表多部中短篇小说,并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
期刊
一  当研究者思考底层写作者的作家身份问题时,普遍遗忘了那些底层作家在他们自己的作品中如何处理自己身份的问题,而在研究者分析八零后作家作品的时候,也好像多少有点忽略八零后青年作家可能拥有的复杂经验,以及他们如何处理经验的问题。那么这两种情况加在一起呢?这就是我阅读完陈再见小说后想到的首要问题。陈再见是打工作家群里新兴的八零后青年作家,兼具底层和八零后两重身份的他能够写出什么颇具分析价值的作品吗?或
期刊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这是身居草堂的孔明先生,睡到很晚了才起床,看上去很像一个怠惰懒散的闲人。从他那不同寻常的口气来看,又绝非等闲之辈——一个俊杰之士就这样出场了,一出场就带着不同寻常的气场。而张怡微的小说《试验》中的主人公侯心萍,只是大上海一个普通的老年人,连晨间做梦都是很平常的催促父亲早起上班这样的小事。醒来后,听到的依然是惯常的嘈杂喧闹的市声,或者说,这市声也是
期刊
张文刚:少鸿兄好!感谢你多年来每有新作都惠赠于我,我因此得以较为系统地阅读你的作品,而且先后还为你撰写了几篇评论文章。今天的访谈,我想就你的生活经历、创作旨趣、风格与技巧、爱好与性情等方面提一些问题,你看怎么回答都可以,随意一点。首先,我想从你的生活经历谈起。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你在接受“幻剑书盟网”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有乡土情结,认为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少年时有在乡
期刊
历史简而言之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客观意义上过去发生的所有事实,第二种是过去这些事实留给人类的记忆。由于个人的视角、兴趣、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人只能有限地记住部分历史。当时间不断流逝,被记住的“历史”在脑海中又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两种历史之间不可能画上等号,历史不可能被彻底客观还原。在文学创作的视野中,往往有一个价值体系,它决定着历史呈现的面貌,以及言说历史的方式。作家带着自身的主体性去观照过去,其
期刊
陈应松最近发表的小说《野猫湖》、《夜深沉》和《一个人的遭遇》,向我们揭示了当前乡村中出现的新现实与新经验,并以迥然不同的风格呈现了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我想,这首先得益于陈应松在家乡荆州一年的挂职生活,这让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当前社会的变化,并对各阶层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与心理有细致的把握,其次得益于他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这让他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加以艺术化,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期刊
几十年来,乡土文学因其表现对象的相对静默,主题呈现出纯粹而集中的特征:国民性批判和精神家园的栖息所;而作家的主体情感,则围绕理性审视与自觉赞恋不断书写着思辨性的剖析与深情的牧歌。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城乡越来越同质的一体化,新时代背景下农村不再是象征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的对峙物,而是被纳入整个国家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与内容的现代化进程中了。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思议的假命题,但有广大农民融
期刊
《灵魂课》是一个令人不忍卒读的短篇,它讲述了一个让人倍感沉痛的故事。在城市畸形发展、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农村青年不顾亲人的阻拦,一意追求城市梦,结果一个个从他们为城里人建造的象征着财富和权力的高楼上摔了下来,粉身碎骨,魂飞魄散,然而他们的灵魂仍然不肯离开城市,不愿意回到生养他们的乡村,他们只有一个心愿,“生前不能在城里安身立命,死后也要呆在城里”。城市里本来就没有他们的位置,尽管他们为城市的崛起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