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inxiao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的相关因素及特点,以鉴别其他出现坏死的纵隔肿瘤。方法收集37例经病理学证实纵隔淋巴瘤患者资料,回顾性观察其 CT 征象并分析发生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37例均表现为纵隔软组织肿块,25例跨区生长,11例位于前纵隔,1例位于后纵隔;肿瘤最大截面积为1.6~129.6 cm2,其中1例最大截面积为0~10 cm2,8例为10~25 cm2,10例为25~50 cm2,15例为50~100 cm2,3例>100 cm2;24例发生坏死,13例无坏死;发生坏死的24例中,23例轻~中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病灶大小和增强实质期 CT 净增值与病灶有无坏死有关(P <0.05)。结论纵隔淋巴瘤出现坏死并不少见,病灶大小和增强实质期 CT 净增值与病灶有无坏死相关,轻~中度强化是淋巴瘤与其他出现坏死的纵隔肿瘤的鉴别要点之一。
其他文献
咬合与颞下颌关节髁突位于关节窝中的位置是否有关系,以及是否对功能有影响,一直存有争议。临床上二者相关的观点很受重视,但是从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多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
目的:探讨腹带使用对自由呼吸状态下3T MRI 全心对比增强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9例志愿者行3T MRI 全心对比增强成像,26例完成检查,使用不平衡最小指数法将研究
目的:评价 MRI 扩散加权成像(DWI)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9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绝对 ADC 值、标准化 ADC 值及 T1 WI 动态增强时
目的:探讨结节或肿块型不典型肺结核病的 CT 征象,以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 CT 表现认识。方法收集 CT 初诊误为肺癌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的结节或肿块25例,观察病变的部位、形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死亡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11月到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例肺炎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幸存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死亡组和幸存组在入院后24 h内休克(63.6%比14.3%,P=0.013),气管插管(100.0%比23.8%,P<0.001),脑脊液(CSF)IgG水平[(491
四川汉源县历史上是疟疾高发区,我们在控制流行至基本消灭的过程中发现,疟疾的发生和流行,除必备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人群外,还受社会、自然灾害、政治、经济、文化、地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30例经临床确诊的成人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行 CT 检查,管电压为120 kV,在其他扫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内出血,使斑块短时间内增大或斑块纤维帽破裂,血小板在局部激活聚集成为白色血栓.继续发展形成红色血栓,并有血管痉挛等因
疟疾滤纸干血滴检查法是以检测干血滴中抗体、抗原或DNA等特异成份而评估流行态势.
目的:探讨3.0T 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对中央型肺癌肿块(以下简称肿块)与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不张、肺炎)的鉴别价值。方法对35例中央型肺癌合并阻塞性改变患者行3.0T MRI 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