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故事讲好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我尝试在班会课上发动学生讲故事。通过讲故事,我发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和训练了学生接受信息和贮存信息的能力。讲故事的主要手段就是讲。“讲”,一方面指“讲话”,另一方面指“表情”。这二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好。
  一、讲话
  所谓讲话,就是通过讲故事人的直接叙述,说明故事的情节和内容。怎样运用好讲话这一手段,具体地说是:
  1.做到口语化、随意化
  口语化,就是要做到讲得顺口,听着顺耳,让听的人一听就懂。随意化,就是不“死”照着书面讲,得有加工过程,无论是叙述、描写、对话、抒情,都要力求用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如,“宝宝,奶奶带你去公园玩”。这是一种对幼小孩子说的,用的是鲜明生动的口头语。另外,多用形象化的词汇和表示音响、动态的词句。像,“河水哗啦哗啦流”“青蛙扑通一下,跳到水里”“小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等,使听众听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2.注意说话的速度和节奏
  讲故事要求速度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什么地方快,什么地方慢,根据内容的需要而选择,速度无论是快还是慢,都应吐字清楚,层次分明,让人听得一清二楚。这就是掌握好每个字的发音、每句话的层次,处理好必要的停顿,使听故事的人感到像听音乐似的,有节奏感。《小猫钓鱼》中:“小猫在河边,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没有停顿,可是按照生活习惯,说的时候,应该是“钓了一条——又一条”中间停顿一下,给人真的有一条条鱼儿,一一地数着的感觉,停顿要做到藕断丝连,吸引听众。
  3.掌握声音的高低强弱
  在表达思想感情变化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声音也要有高有低,有起有伏,高兴的时候,声音就要高一些,烘托出热烈、兴奋的气氛;悲哀的时候,声音就要低沉一些,显出压抑的气氛;紧张的时候,就要压低声音,制造紧张的气氛;一般平常的事,就用平常的语调。
  儿童故事《鸡毛信》中,“海娃送情报的路上,迎面碰上了鬼子,‘站住!’鬼子哗啦一声举起枪,对准海娃……”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听众一方面替小英雄捏了一把汗,一方面又为海娃若是送不出情报,将误了大事着急,气氛是紧张的。讲这一段的时候,就要压低声音,说得快些,以制造紧张气氛。
  童话《巨人的花园》故事到最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讲这一节时声音就要高些,以烘托出巨人和孩子们喜悦的心情和欢乐的气氛。根据故事的不同内容,声音也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在表示警告、命令时,我们应当先低后高,有低有高,如,《狼和小羊》中,狼的话就是这种情况:“狼把眼一瞪,对小羊说‘谁叫你把水给我弄脏啦?我非吃了你不可!’”声音应由低到高;在表示悲哀的感情时,就要用由高到低的声调,才能表示出沉痛的感情。如,小羊的话:“小羊大声喊,‘你太不讲理了!’可是,到了后来,还是被恶狼吃了。”这样掌握语调,能够鲜明地表达讲故事人的爱憎感情。
  二、表情
  在讲故事过程中,运用好“表情”也是很重要的。所谓“表情”,就是通过讲故事的人,把故事中人物的语言、手势、眼神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表情”运用得好,能引起听众的联想。
  1.用声音变化来“表情”
  故事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只用一种声音,就很难区分不同人物的特点,若讲故事的人模仿不同人物的声音表出情来,效果就不一样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中,猪八戒偷懒、嘴馋,但又天真、朴实,讲时用较慢而又浑厚的声音来形容它,就能将八戒的可爱而又有些小毛病的性格刻画出来。
  在刻画正、反面人物时,可以把他们阴险、奸诈的性格表示出来,还可以适当地丑化一下,但是在表现正面人物时,要防止油腔滑调。对人物的不同情绪,要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争吵时,要气势汹汹;谈心时,要娓娓动听;喝醉酒的人,神智不正常,说话舌头不灵活;奉承拍马的人,说出话来低三下四。总之,要通过声音和语气的变化,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情感。
  2.用姿势来“表情”
  适当的借助于姿势,帮助听众理解故事的内容是很重要的。讲故事的姿势,主要是手和眼,即用手的动作和眼睛的神情,做出符合故事内容要求的姿势来。比如《小木偶的故事》中,“老木匠左瞧右瞧,总觉得小木偶脸上还少点什么”,在讲到“老木匠左瞧右瞧”这一环节时,讲故事的人,把头一伸、再一歪,就像真的在仔细端详着什么,这样就比较形象地把老木匠的动作表达出来了。
  3.用口技音响来“表情”
  讲故事中用一些口技,能使故事“表情”更生动。汽车开来了,就“嘀——嘀”;刮风了,就“呜——呜——呜”;说到翻书,就翻翻桌上的稿纸。这样,能收到比较形象的效果。
  总之,讲故事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好形式,有利于交际功能的更好发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得耳布尔小学)
其他文献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能够对该病及时诊断并早期治疗尤为关键。在早期诊断中,如果能够尽早确诊,为溶栓治疗赢得最佳治疗时机。在病因
从发声、共鸣、音域、力度、呼吸、舌的位置、喉头、吐字咬字、表演等各方面,阐述了声乐演唱时心理、技术、音响美学和艺术表现上对心理的影响因素。
为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RAP)与慢性胃炎关系,笔者对62例RAP患儿进行胃镜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选择1999年3月~2001年4月门诊及住院患儿62例, 均表现
以前是应试教育,现在是素质教育,不管给教育冠以什么名号,"有效"一词始终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追求。在有效课堂的大主题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训练是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
饲料厂业务员困惑:乳品企业自建饲料厂越来越多,牛料市场还有没有明天?现状:乳品企业自建饲料厂。牛料销售员压力倍增在一个下雨天,小李(化名)本想停下脚步忙里偷闲放松一下心情.可是
2009年过去了,农业部颁布的《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最终版,这个本来要在2009年10月31日实施的规范条例却无限期地推迟了。通过多方了解获悉。该规范会在春节前出台。
沈小昕(化名),女,中预(2)班学生,上海人。爸爸和妈妈都在房地产公司工作,由于爸爸每天都很忙,每晚回到家时小昕都已经睡下了,根本没时间帮孩子检查作业和辅导功课。小昕长得娇小而文静,
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基调;品析"文眼",巧施技巧;创设情境,激情引读。学生只有对语言
62例萎缩性胆囊炎手术和超声对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B超室王存丰,王成增,马桂英,王绮邮政编码450003本文对62例萎缩性胆囊炎患者手术结果和超声显像特征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7日,河北省畜牧兽医局在石家庄市举办全省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河北省农业厅厅长赵国岭在大会上做了重要发言,副厅长张钰对全省畜牧兽医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安排。省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