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是淡妆浓抹,还是借古讽今?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诗人首先描绘了江南大地的美景:花红柳绿、莺飞燕舞,无论是临水的村庄里,还是依山的城郭处,到处都是迎风招展的酒旗,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诗人描摹了烟雨之中的江南景象:从南朝时候起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佛教寺庙,在苍松翠竹间、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另有一番蒙眬迷离之美。
  教学时,我在介绍了作者杜牧后,却首先将教学转向了他的另一首诗《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了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夜泊秦淮时,看到了寒江被迷蒙的雾气所笼罩,江沙在明亮的月光映照下泛着银光;后两句则写了诗人由听到歌女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发出感慨——那些醉生梦死的权贵官宦豪绅们,不但没能从这歌声中汲取陈后主追求荒淫享乐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却一样声色犬马、昼夜荒淫,国家危矣!
  然后,我才带领同学们转向了《江南春》的学习。在读通古诗、理解了词句的意思之后,我抛出了一个思辩的问题:“你们觉得《江南春》与《泊秦淮》及以前学过的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哪首诗更相接近?为什么?”,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学习:
  1. 布置小组合作学习:
  (1)自行思考,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逐一表达观点。
  (2)小组内辩一辩。提醒:以理服人,有理不在声高。
  (3)能够形成统一意见的,推选发言人参加全班交流。
  2. 全班交流:
  (1)发言人代表本组陈述理由。
  (2)发言人进行辩论。
  (3)其他人(含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的小组成员)补充发言。
  结果是两种答案都有。说“《江南春》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更相接近”的同学认为,这两首诗都以写景为主,写法上相似,都分别写了晴天和雨天的美景,都让作者无比喜爱,是“淡妆浓抹总相宜”;说“《江南春》与《泊秦淮》更相接近”的同学则略占上风,他们认为《江南春》最后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更含蓄地表达了对当今朝廷无限度的尊崇佛教的不满,告诫他们要以南朝为镜,是借古讽今。
  教学到了这里,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讲的了。面对学生期盼的眼神,我只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字“诗无达诂”。学生不解,我说:“那就当作业吧!大家课后去查一查,并将自己的理解在所在小组内做个交流。”
  可以想见下课之后的情景,我笑了……
  这笑,既有为同学们课后能够自发、主动地去钻研去学习的欢愉,也有自己觉得获得了些许成功而暗暗窃喜。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可借鉴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活动是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是学生发展的外在条件,不可或缺,但要使它们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作用,还必须借助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思辩,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思辩题,制造了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古诗的理解)在与同组学生、同班学生的交流及教师的引导点拨下,产生了同化或顺应,最终实现了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这样的自主活动中,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对古诗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更加全面。
  二、 只有通过交往,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学习,作为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逐一表述观点”“小组内辩一辩”“全班交流辩论”等。如果没有这些交往实践,学习便无从产生。加涅曾说过:“教学的实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没有沟通,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行、形成个性就无从着手:在小组合作学习交往中,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分享了他人的所想所悟,从而获得了扩大了的和改变了的经验,因而增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发展了自身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处,形成了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团队责任感等。
  三、 张力的发现与消除,是阅读教学最本质的应有之义
  古诗,由于创作时代久远,诗人通过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意等已经无从考证,使得文本本身具有了一定的未定性。在学习这首古诗时,这种张力具体表现为“《江南春》与《泊秦淮》及《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哪首诗更相接近”的差异和冲突,因此,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辩论,最终让学生懂得了“诗无达诂”的道理,因而学生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这样,文本之意与学生理解之间的张力,便在互相启发、补充、拓展之中得到了消除,学生也在思辩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其经历的过程远比“求得统一的结果”更重要。
  四、 教师要有开发自主的教学课程的能力
  如教学古诗,如果就诗讲诗,很容易会把解词释义作为重难点,然后告诉学生诗的写作特点、表达的情感等,使灵动的诗句、美好的意境等淹没在教师无滋无味的口水里。教者为克服这种教学带来的弊端,采取了“外引内联”式的教学策略,将古诗学习与拓展学习《泊秦淮》、复习巩固《饮湖上初晴后雨》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比较甄别,不但增加了学生古诗文的阅读与积累数量,而且培养了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之情,提升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这就是自主的教学课程开发。
  五、 下课,不是教学的结束,它更应该是学习的开始
  学习活动总是和问题相伴而行的。只有让学生心存疑问,他们才会主动地去求解,才能变被动地获取知识为主动地探寻知识。“诗无达诂”,学生只要查查词典或百度一下就能理解其义,进而他们会恍然大悟:课堂思辩中的两种理解都是可以接受的,教师让他们争辩,甚至让他们争辩得面红耳赤,原来是为了让他们理解得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思考并让学生真实的带一点问题走出课堂,是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向课外、向生活延伸,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自得,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泰州市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学生李长海是个作文“差生”,一听说上作文课就头疼。四年级了,每篇作文超不了100字。请读一读他的一篇“大作”——  劝说老爷爷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莫城玩。我看见一位老爷爷在卖青蛙。我走到老爷爷旁边,说:“您好。”老爷爷对我说:“你好啊,小朋友,你是来买青蛙的吗?”我说:“不是的,我是来劝您的,因为青蛙是有益动物。”  老爷爷听了,就把青蛙放了。  唉,这样的学生叫我怎么教呢?  第二天上午又是作
期刊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利用兴趣小组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材的每单元都分为五大块安排:(一)学经典内容;(二)神奇汉字;(三)日积月累;(四)诗歌赏读;(五)延伸拓展练习。  在国学教材上,我们实施了“神奇汉字”的识字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绎汉字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再到楷体。如“光”的甲骨文字形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以课本为媒介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交往互动,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读书。  一、 以本为媒,生本互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通常很短暂,要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要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师根据课本内容,创设
期刊
课文只是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利用课文这一“载体”来教学生学语文。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崔峦也曾大声疾呼:“语文课要和内容分析说再见。”那么,“和内容分析说再见”以后,我们的语文课该教什么呢?此时,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吴忠豪教授针对语文课程内容分类,提出了“本体性课程内容”的概念。让人顿感云开雾
期刊
一、 情境导入,激兴趣  师:(播放ppt,配乐《敦煌》)在敦煌莫高窟的第257窟的墙壁上,有一组保存完整的连环故事画,记载着一个源自佛经的神奇故事……“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的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跟老师一起板书:九色鹿,注意“鹿”的笔顺,最后一笔竖弯钩要伸出来。一起读课题。  【评析】本文是一则来自
期刊
一、 在情境中朗读  在执教苏教版三上《“东方之珠”》一课时,我带领学生理解“倾听”一词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范读了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了:我仿佛看到了人们三五成群
期刊
读书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打开沉重的记忆之匣,飘散的却是芬芳,让贫穷和艰难的的童年生活和少年时光变得轻松和明亮,感谢书籍!感谢与书籍有关的人!  会讲故事的小老师  大家喜欢曹老师,不是因为她长得好看,也不是因为她来自于“街上”,外表光鲜,举止优雅,是因为她喜欢用前半节课讲课本,后半节课讲故事。  我们害怕曹老师,不是因为她是我们的班主任,也不是因为她喜欢叫学生到前面“亮相”,也不是生气起来直直地盯
期刊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当第一片树叶落下的时候,秋天悄然而至。在摄影爱好者眼里,秋天是一张张美丽的照片;在画家笔下,秋天是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诗人眼里,秋天是优美的文字串成的美好图画。这节课,我们将跟随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王宜振爷爷,走进他笔下的——秋天。  (生开火车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二、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诗里的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从哪里看出来的?
期刊
《大江保卫战》一课已经教完许久了,可那难忘的教学情景却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说来也惭愧,本来我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教学设计,参阅了不少备课资料,或觉得平乏,或觉得不如己意。直到上课前的早读课,学生曹思源问了我一个问题,我才突然间有了灵感。他问我:“老师,为什么不将‘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改成‘风声雨声喊声,声声震耳’呢?”我问:“你为什么觉得要这样改呢?”他说得有理有据:“我觉得应将‘涛声’改
期刊
陆游的临终遗言,一不感叹人生短暂,二不处理家务家财,而是以诗示儿,把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传诵千古。带着对诗人的敬畏之感,我总是认真地教学着《示儿》这首古诗。  镜头一:几年前,古诗《示儿》教学后,学生赵宇的日记让我呆了好一阵子。他这样写道:“学了《示儿》后,我上网搜索陆游的资料,见到这样一段话:可叹陆游死后66年,元师灭宋,江山易主,他的遗愿落空。不但中原未能恢复,连南宋的半壁江山也失掉了。老师,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