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10月: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貿促局高層涉嫌職務犯罪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十月,清風送爽,在此好時節,連通三地的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終於開通。而本月澳門是社會事件不斷,繼上次黑沙環嚴重氣爆後,本月再有一宗氣爆事件;接著,在青少問題方面則再有幼童性侵、校園欺凌案出現,政府就青少酗酒問題擬立法規管;最後,廉署揭發貿促局高層涉嫌職務犯罪,另有中聯辦主任患抑鬱墮樓而亡。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世界矚目的港珠澳大橋於10月24日正式通車。大橋橫跨伶仃洋,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讓兩岸的各方面交流都更加快速和便捷。
  綜合本地媒體報導,港珠澳大橋於10月23日在珠海口岸3樓出境大廳舉行開通儀式,眾多國家政要都出席了儀式,包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丁薛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何厚鏵、梁振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等1千多人。同日上午,由習近平主席宣佈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後乘車從珠海口岸旅檢大樓出發巡覽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歷九年建成,是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樑,同時亦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全世界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大橋的總投資超過1千億元人民幣,全長55公里,其中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的主體工程長約29.6公里,包含九洲、江海和青州3座通航斜拉橋、19.6公里的非通航孔橋、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橋樑和隧道的東西兩座人工島。大橋主體工程採用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00公里,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抗颱風16級,設計使用壽命120年。
  經各家媒體報章報導得悉,大橋開通以來,吸引了來自內地、香港、澳門三地的遊客前來觀橋,惟大橋配套設施尚有待進一步完善,以致出現不少負面事件。包括10月27日有市民經車道出境,因電腦系統出問題,延誤近1小時;雙休日迎來大批客流,大橋珠海口岸累計兩日驗放旅客約8萬人次,但高峰時段穿梭巴士已顯運力不逮,旅客需排長龍耗時輪候登車等等。
  筆者認為,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定會增加珠江口兩岸的往來,惟三地政府應該加強溝通、合作,切實善用大橋,讓三地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兩食店再出消防安全意外
  據本地媒體報導,位於柯高街與崗陵街交界、一幢三層高的食店於10月15日上午6時許發生大火。消防局接報後,立即派員到場,因應食店2樓火勢非常猛烈,使用多條喉筆灌救,花近1小時將火撲滅。初步懷疑起火原因初步為2樓有電源故障所引致。火災期間約30名居民自行疏散到街上暫避,無人受傷或不適。
  水荷雀坊會理事長兼社區消防安全主任蘇冠忠認為,居民除要有基本的消防安全意識外,正確的防火措施也不可少,如切勿把雜物堆積在走火通道或走廊等位置,以免阻礙逃生要道。同時應定期清理家居雜物及檢查和維修受損家電、電掣等,確保安全,降低意外發生的風險。
  此外,10月30日清晨約6時半,內港比厘喇馬忌士街25號1家食店突然傳出一聲爆炸巨響,引街坊前往查看,在發現多名傷者後,立即報警處理。大批救援人員趕至,發現爆炸的衝擊波令店舖損毀嚴重,更波及多輛停泊店外的私家車。事發後,消防員先後進入食店兩旁的金利大廈第三和第四座搜索,確認沒有人因爆炸事故受傷或不適。消防員隨後在食店內發現4罐石油氣,消防局後翻查資料,顯示發生爆炸的食店在申請營運文件上“聲明場所及廚房內所有設備及爐具全部均使用電力”,現場發現4罐石油氣。經民署證實該店未經申請更改使用燃料爐具,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此次事件共有4名傷者,分別為3男1女,包括1名本地男店主及其內地妻子,還有2名外僱,年齡為29歲至37歲,分別送往山頂醫院和鏡湖醫院,其中3男傷勢嚴重。
  筆者認為,食店安全問題頻現,究其原因是食店企業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民署應該加強向食品企業推廣煮食燃料方面的安全意識,店家在方便自己的同時,也不應該遺忘自身的社會責任,在造成自己有所損失之餘,亦讓鄰里擔驚受怕。
  青少酗酒擬立法規管
  根據本地媒體報導,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於10月14日上午出席公開活動時指出,澳門目前欠缺法律規範青少年飲酒,認為青少年一定不可以染上酒癮,將在明年度社文領域施政方針提出有關問題,並立法規管青少年酗酒。
  醫學研究指出,人體大腦要到20多歲後方會發育完成,年幼時若接觸酒精,有可能會妨害腦部發育,影響記憶力、自制力及學業。而本澳目前並無特別針對向青少年售賣酒精類飲品的限制,基本上任何人在市面上超市、便利店等都可輕易購買酒精類飲品。有調查報告曾顯示,本澳青少年平均開始飲酒年齡為15.75歲,41.07%開始飲酒的青年為在15歲或之前。有見及此,一直有社會人士希望當局能立法規管向青少年售賣酒精類飲品,以減低酒精對青少年的危害。
  中華教育會副理事長、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支持措施,他認為宜及早教育,否則未來可能會有持續增多的趨勢,甚至伴隨飲酒衍生其他問題,應防患未然。身兼慢性病防制委員會委員的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薛可兒認同立法意向,建議當局多參考鄰近國家地區的政策措施,例如禁止零售商向未成年人售賣酒精類飲料。同時希望未來能從源頭做起,對青少年群體,持續開展更多宣傳教育工作,減低酒精對青少年的危害。
  筆者認為,青少年飲酒問題在澳門由來已久,政府有心立法管制,對於澳門青少年的健康來說,可謂是豎起一道屏障,相信透過立法規管青少酗酒,青少年偏差行為案件的數量或有望下調。
  廉署揭貿促局高層
  涉嫌職務犯罪
  據廉政公署於10月26日發佈的消息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張祖榮、執委兼中葡論壇副秘書長吳愛華,以及現任退休基金會廳長的原貿促局投資居留暨法律處經理甄溢全,因在審批不動產投資移民、重大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的申請過程中涉嫌職務犯罪,經廉政公署調查後,於10月25日被廉署拘捕並移送檢察院,且已對有關的嫌犯採取中止擔任公共職務及禁止離境等司法強制措施。   廉政專員已按照《廉政公署組織法》的規定,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人員涉嫌職務犯罪的初步調查結果知會行政長官。對於貿促局在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申請中存在的問題,行政長官已經批示經濟財政司司長提交調查報告,並盡快提出修訂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法規的建議方案,確保相關制度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及引入人才起到促進作用。
  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對此案高度重視,深表痛心,表示一直全力配合廉政公署調查,行政長官已同意經財司聘請獨立預審員進行紀律程序調查,同時,會按行政長官批示,盡快提交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及技術移民申請工作的調查報告,並在目前已推進的短中長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申請審批和查核機制的建設。梁維特並重申絶不姑息任何貪腐行為,指出經濟財政司範疇一直重視廉政建設,已指示各部門加強監督機制建設,今起啟動一系列廉政教育工作,雙管齊下,樹立廉潔風尚。梁司已指示貿促局盡快對《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人員通則》的紀律制度作出全面檢討,參照《澳門公共行政工作人員通則》的紀律制度進行修訂,以提升該局人員的紀律制度的嚴格和嚴謹性,有關的修訂工作已進入尾聲,預計短期內完成。
  筆者認為,澳門政府對於移民政策等重大工作應該加以審批、多方探查,並嚴格按照法規辦事,避免政府內部有人徇私舞弊、申請移民者濫竽充數的情況再出現。
  幼童性侵、校園欺凌案不斷
  綜合本地媒體報導,有一對8、9歲姐妹由今年4月開始參加某民間團體租用花王堂區某地舖開設的樂器畫畫興趣班,懷疑被78歲本地陳姓男導師以調教姿勢為由,着兩人坐在其大腿上“貼身教導”。姐妹在受侵犯初期並不敢聲張,直至9月25日晚通過母女傾談才揭發事件。司警已於10月4日帶查該名導師,嫌犯辯稱教學正常有身體接觸並予以否認,案件已移送檢察院偵辦。
  教育暨青年局於10月9日透過新聞局表示對此事件十分關注,並對涉事人予以強烈讉責。兒童及青少年應該獲得社會的愛惜及保護,教青局在接獲通報後,已即時與輔導機構聯繫,並會積極為女童及其家庭提供所需的協助及支援。
  消息公佈之後,迅速引起社會的強烈回響,更有疑為同一導師的性侵受害者知道消息後,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兩則“metoo”貼文,聲稱曾於8年前遭其毒手,並透過社工通報教青局。司警已透過短信成功聯絡發帖的人士。教青局於10月11日舉行記者會時作出回應,表示從未收過另1人被該導師性侵的通報。涉案導師非教青局監管的註冊導師,亦未參與教青局暑期活動及持續進修計劃,並無接受教青局任何資助。教青局代副局長江毅強調,所有與教青局合作的課程,該局都會審核導師,但再多的審查亦難杜絕違法行為,關鍵在於如何做好家長和小童的教育,讓小朋友學懂保護自己,家長懂得為學童選擇正規課程。
  此外,澳門本月再有1宗懷疑涉及學生的校園欺凌事件被曝光,中葡職業技術學校1名女初中生,懷疑被同校同級的另1名女學生在後巷暗角位毆打。10月23日凌晨開始流傳相關事件的帖文,並引起熱議。發文者自稱是被欺凌女生的兄長,他聲稱“施暴者”已不止1次欺凌其妹妹,涉事學校得悉後隨即在10月23日上午協助事主的家長報警追究。司警稱已立案調查,並於同日下午邀請1名相信與案件有關的女學生,在家人陪同下到警局協助調查,稍後會正式對外公佈案情。
  筆者認為,近年澳門同類型的性侵事件頻現,實在令社會及學生家長十分擔憂。雖然教青局說明有部分興趣班並不受當局監管,小童應學會保護自己、家長應該多留心課程的正規性,但這並不是根治問題的方法,當局應該重新檢討並正視正規課堂活動及課餘活動的監管機制,冀以零案件的目標繼續努力。
  中聯辦主任患抑鬱墮樓亡
  國務院港澳辦網站10月21日發出消息,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因患抑鬱癥,20日晚於新口岸住處墮樓身亡。
  綜合本地媒體報導,各地政要均表示深切的哀悼。行政長官崔世安10月21日向澳門中聯辦發出唁電,悼念逝世的鄭曉松主任,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並以個人名義深表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於同日對他突然辭世深感哀痛,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同日致函澳門中聯辦,代表澳門特區立法會向鄭曉松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其家人致以誠摯的慰問。
  鄭曉松1959年9月生於北京,1983年參加工作,大學學歷,1996年至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官研究生班學習,曾任外交部西歐司一等秘書,新華社香港分社辦公廳副巡視員,財政部國際司司長、部長助理,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執行董事,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等職務,在2017年9月獲國務院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今年3月以特邀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會議並晉身主席團。鄭曉松最後出席公開活動是在本月18日,主持第廿三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的開幕儀式。
其他文献
澳門百老匯地道火鍋街已登場,一條街可以吃遍古法炭爐羊腩煲、酸菜魚煲、乳豬龍蝦海鮮煲等多款滋味火鍋,呈現廣東、湖南、泰國、日本等地的特色口味。今年更特別加推現場自選生猛海鮮、有機蔬菜及各地肥牛,伴隨著現場樂隊助興,成為暖冬期間品嚐美食的不二選擇。推薦菜品:李家菜的古法炭爐羊腩煲、澳門馳名豬骨煲、養顏花膠濃湯雞煲、特色酸菜魚煲。其中,古法炭爐羊腩煲的作法獨特,廚師利用炭火燉燒這道煲仔菜,讓嫩滑的羊肉、
期刊
為推動本地書畫藝術的創新與傳承發展,2019年“澳門書畫聯展”再次推出,展示了本地重要的書畫藝術。展覽自2019年5月開始進行作品徵集,收到156位參加者合共295件(套)作品,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擔任評審委員,以專業和嚴謹的標準評選出80件(套)獲獎及入選作品。題材不僅展現了本澳當代中國書畫、篆刻藝術的特色及面貌,也從中展示本地創作者力臻中國傳統藝術之美和追求探索其中的創新之道。  主
期刊
爛賭婦酒店房獨留一歲女 搏殺12小時  10月22日深夜11時,治安警接獲新口岸友誼大馬路某賭場酒店報案指有人將一名未成年人獨自留在客房,派員到場調查。酒店人員報稱,當晚8時,有員工發現一客房持續傳出嬰兒哭鬧聲,拍門良久也無人應門,擔心出事,立即用後備鎖匙開啟房門,只在床上見到呱呱大哭的女嬰,員工安撫女嬰並在房內守候了約3個小時,因遲遲未見女嬰的親屬回房,報警處理。  治安警到場後,通知社工局派員
期刊
11月國際黃金在1516美元受阻,而後金價回落至1445美元附近,多空陷入拉鋸戰,市場表現不溫不火;12月美元連續走弱,美指回落至97下方,儘管有利黃金走勢,但金價仍未能擺脫阻力區。黃金在市場充斥著各種噪音的環境中持續上修,近期國際貿易、央行貨幣政策、地緣政治、實物需求仍是主導黃金走向的重要因素。   12月英國大選落下帷幕,保守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有助於推進脫歐,儘管英國破解了困擾多年的脫歐
期刊
為配合本澳競技體育未來的專業化發展,位於路氹城區的“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於2019年12月5日舉行開幕儀式,由行政長官崔世安主持揭幕。   “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開幕儀式於5日上午11時舉行,一眾主禮嘉賓包括行政長官崔世安、中聯辦副主任薛曉峰、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林煒浩及澳門運動員代表許朗為醒獅進行點睛儀式。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在致
期刊
“喜紅艦——馬若龍作品展”呈獻藝術家馬若龍的最新繪畫作品《喜紅艦》及眾多筆記本繪畫作品。《喜紅艦》描繪了藝術家心中的烏托邦,一個多元文化和諧共存,包容並兼的大同世界。從格局到細節,匯聚了來自不同時空的中外歷史人物的宏大場面。此外,筆記本繪畫作品勾勒出馬若龍多年來的創作脈絡和心路歷程,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日常,讓觀眾得以窺探其靈感來源,暢想藝術家遨遊中西、創意無限的思維世界。  主辦:文化局 日
期刊
農曆新年花車巡遊匯演即將為市民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送上具有文化特色的節日祝賀。作為年度代表性節目,今年花車匯演分為兩場,第一場花車巡遊於年初三舉行,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與澳門表演隊,在13至15部光彩奪目的花車隊伍中,帶來多元的文藝表演。主舞臺及沿途路線設有座位,讓更多市民及旅客可以在現場安坐觀賞;隨後數天第二場於北區舉行,將有花車巡遊及壓軸文藝表演,藉此吸引遊客和市民共同參與,為社區旅遊增添耀眼景
期刊
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聯合打造“星槎萬里——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展出故宮博物院的清宮舊藏、新中國成立後的新增文物、瓷器、工藝品,以及“恢復”倦勤齋通景畫及文物實景搭建等,呈現出海上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因碰撞而產生的美。展覽緊扣“一帶一路”主題,以豐富的展品、充實的內容、空前的規模,成為歷年之最。   展覽由“遠渡重洋”、“西風東漸”、“兼容並蓄”三大部分組成,文化局穆欣欣局長獻辭時表示:“無
期刊
“第十八屆澳門美食節”將於11月在西灣湖廣場盛大舉行。今屆以“百變心情好煮意、美食之都譽全球”為主題,糅合“美食之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元素,邀請過百家本地著名特色餐飲商號參與,分佈在中式美食街、亞洲美食街、歐陸美食街、風味美食街、甜品街等多個美食區。新加坡著名餐飲美食今年應邀來澳參與盛事,把西灣湖下層打造成別具特色的“新加坡村”。  為增添熱鬧氣氛,美食節期間安排連串精彩的表演節目,包括:
期刊
演藝廿載,沙漠變綠洲   澳門回歸了20年,在國家的幫助和支持下,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齊心協力,政通人和,實現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的蓬勃發展,成為“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這20年,澳門文娛產業也是同步齊飛的。回顧1999年以前,澳門本土音樂非常之少,除了比較知名的黃偉麟先生之外,鮮少有全職的演藝人,抑或多大離開澳門去香港發展。澳門演藝界真正有一個雛形發展是從回歸後開始的,慢慢從無到有,從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