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调查的可行性与技术途径

来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质量管理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全面掌握和动态监测耕地质量状况.能够为继续严格执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从当前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现有专项工作成果和技术条件分析了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的可行性。进而从调查单元划分、指标体系确定、实地调查采样、数据库建设与更新等环节提出了耕地质量调查技术途径。通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并应用县级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实时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实现耕地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护。
其他文献
在以耕地资源价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的理论观点上,采用资源经济学中资源价值分部测算的基本方法对长春市耕地资源价值进行了计算,并结合近年来长春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对
在介绍农地发展权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配置方式即行政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并对这两种配置方式下的农地发展权配置内容与流转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
为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制订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抓住影响土地资源安全的重点区域,有必要对各乡镇土地资源安全进行优度排序,进而重点对欠安全区域土地进行对策研究和改革。
从土地权属出发,阐述了土地权属争议的概念、类型,重点分析了土地权属争议形成的原因,在土地权属争议“调解在先,处理在后;行政在先,起诉在后”等处理原则的基础上,概述了土地权属争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根据水利部水力侵蚀分类分级标准,通过对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强度分级指标的分析提取,确定了研究区1999年水土流失强度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秭归县水土流失强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
小秦岭金矿区位于晋、豫、陕三省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黄金产地,多年来粗放式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以及采矿废渣和尾矿弃渣在沟道里的乱堆乱放使得该区如遇暴雨天气,极易爆发矿渣型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着沿沟各矿山的人员与财产安全。利用电子沙盘系统可以直观地分析矿区的地形地貌,为矿渣型泥石流的成因分析和风险评价提供有效的帮助。以小秦岭金矿区某地三维电子沙盘模型的制作过程为例,探讨在MAPGIS平台下制作电子沙盘的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以农村居民点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但由于沿袭传统居住模式,缺乏统一规划、政策引导,导致居民点布局散乱、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推进现行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制度改革,是完善土地规划与计划实施机制的根本要求。运用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阐释建设用地指标市场化流转的动因、局部探索,并分析其绩效,认为市场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崩评价能够有效地反映开发区特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在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出现了开发区国家界线与部分宗地边界切割问题。但本次评价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