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燃煤过程中通过烟气释放的CO2对环境污染问题,围绕如何控制烟气中CO2的排放问题系统地研究,以期为燃煤烟气的净化提供积极有效的途径。目前,氨法吸收燃煤烟气中的CO2相对
【机 构】
: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实验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2009AA05Z317), 辽宁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LS201015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燃煤过程中通过烟气释放的CO2对环境污染问题,围绕如何控制烟气中CO2的排放问题系统地研究,以期为燃煤烟气的净化提供积极有效的途径。目前,氨法吸收燃煤烟气中的CO2相对优势较大,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副产物资源化等优点。采用氨法吸收模拟烟气中的CO2,考察反应温度、氨水浓度、气体浓度、高碳化氨水等条件对反应速度和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和氨水浓度的增大,反应速率增大,脱除率增加;气体浓度增大,吸收速率增大,脱除率减小;不同碳化度氨水(R=0~200)对CO2吸收有影响,碳化度(R)越小吸收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根据地震反射波的反射构形、反射结构、连续性、振幅和频率的特征,在陆良盆地陆9块上第三系茨营组二段识别出10种地震相单元;通过地震相-沉积相分析,结合测井资料,认为在茨营
应用三维荧光测试技术基本原理,在分析原油芳烃组分组成的基础上,根据主发射波长、主激发波长、荧光强度主峰尖度、主次峰荧光强度比值等参数,将东濮凹陷胡-庆油田原油划分为
目前微构造图的编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基于“层”的思想.忽略了砂体的成因及其空间配置关系;另一种是以单一结构要素为单位编制,但难于准确确定单一结构要素和边界范围。而整合
讨论了泌阳凹陷深凹区的地质概况,认为该区岩性以白云岩为主。指出地震属性参数求取的关键环节是求取方式、时窗的选取及属性的优化。应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通过振幅、频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