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云共享模式研究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c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指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的数字化信息,主要包括因特网上的资源、电子图书、教师的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课程录像、网络课程等。数字化教育资源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相比,具有载体形态数字化、传输手段网络化、存取方式虚拟化、形式的多样性、传递的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一、高校数字化资源云共享模式建设的优势
  (一)可以形成跨区域、跨系统的资源共享平台。各大高校均在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方面投人了大量的资金,通过研发或者购买方式形成了本地化的数字资源体系。但是由于各大高校各自为政,导致相互之间信自、资源的封闭,使得资源平台的应用不够放,尤其是针对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不够深人。通过构建高校数字化资源云共享模式,可以有效的将各大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进行共享,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形成跨区域、跨系统的统一高校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从而确保教育资源的完美共享。通过这个共享平台的构建,可以为更多学习者以及高校提供更完善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服务。
  (二)节约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建设成本。高校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所涉及到的成本主要包括终端的接人、网络接人以及服务器搭建等设备的购买、运营和维护更新管理成本,将高校数字化资源共享建设在云计算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平台的重复构建,并且云计算的构架要求较低,使用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接人云计算享受云服务。同时,高校数字化资源云共享可以减少资源平台建设的成本,通过云共享,可以将优秀的资源共享给各个高校以及使用者,大大的降低了资源共享建设的成本。
  二、云计算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作用
  (一)整合了教学资源。基于云计算的特点,云计算可以实现并行计算,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時更有效的分配教学,进行大范围的数据信息的共享。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特点,保障了数据信息的安全,同时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分散式独立的管理教学模式。
  (二)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云计算的服务中,支持在线功能,从而通过平台将社会、政府以及各个高校和家庭联系在一起,更广的进行资源共享。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
  (三)节省高校资金对于硬件的投入。用户可根据实际的数据信息资源需求,进行付费,无需进行批量硬件以及软件的购买或者搭建复杂的服务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对于需求设备以及维护设备的成本。
  三、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
  (一)通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一般而言,各个高校都会使用一些通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比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和各类共有的网络课程等,这类教育资源可以由三所高校集中购买或共同建设,然后共同使用。各高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对资源进行评价、反馈,并
  对资源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以更加适应用户的需求。当高校数量不多,采用这种方式来共享通用数字化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质量,满足各高校用户的需求,还可以大大节约建设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二)平台服务以及基础资源层。平台服务层主要是对相关的应用任务进行分配,达到整合资源的统一管理,是云共享的主要层面。其中安全模块、并行管理模块以及用户的自定义模块等构成了平台服务层,在构成的众多模块中,安全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用户的登录权限以及访问权限等。模块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意组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实用性。物理资源以及虚拟资源层统称为基础资源层,作为架构的最底层来支撑共享平台。物理资源层主要包括硬件设备,主要应用于高校中的相关教学资源、上网设备机器等。基础资源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进行统一虚化,将资源整合在资源池中。
  (三)服务层建设。服务层的建设主要包括应用接口层和资源共享的应用层,其中应用接口层主要是由网络服务、公共API结构以及编程环境等模块组成,同时,需要为资源应用层和中间件层提供接口和链接服务。另外,资源共享应用层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主要是区别高校数字化资源共享云与其它类型资源云不同之处的关键所在,其主要展现出来的是资源共享的业务逻辑性能,主要包括管理程序、在线应用程序、中间件程序以及资源共享平台等内容。其中应用程序主要包括媒体播放软件、电子邮件、聊天软件以及在线办公等。另外,中间系统主要是为了方便用户快捷开发出自身私人的共享空间而设计的,并且可以与他人共享教育资源。
  总之,国外在资源共享方面主张多元化,将政府以及高校进行有效结合,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通过与专业的技术公司进行合作,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开源,大多数资源免费对所有需求用户开放,而在我国,资源共享教育发展不尽完善。髙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现状以及实现的优势。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云计算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共享模型以及共享机制,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高效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作者单位为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课题名称 基于云技术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课题编号GBD1317057。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基本办学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研究的基础上,评析了高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目前研究现状,为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管理系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提供了较好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  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一种发展趋势和办学方式,通过校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医院、智慧医疗建设逐渐推进,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日趋先进与完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就医环境得以大幅提高与改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门诊收费系统也日趋完善,门诊一卡通预付卡也在不少医院得到推广使用,有效缓解了看病的“三长一短”难题,大大提高了就医效率,但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风险。  一、门诊预付卡的付费模式  医院门诊预付卡属于单用途预付卡的一种,患者在门诊就诊时,先办理就诊
期刊
目的 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对创业政策知晓情况和满意情况。方法 运用《大学生创业意向调查问卷》量表,对3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4.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本组调查数据。结果 各年级学生间的创业意向差异显著(P<0.05),其中大二、大三学生创业意向最低,大一、大四学生的意向最高。近一半医学生不明晰创业扶持政策,仅有24.0%学生对创业扶持政策较满意;大一至大四学生对扶持政策的满意
期刊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但现在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国高职院校發展不均衡,各个院校的能力有很大区别,沿海地区比内陆强,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强,这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整体来说广东、山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份高职院校发展的很好,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应用技术型高级人才,符合现代高职院校
期刊
本文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趋势入手,剖析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原则与途径,以期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无处不存在着数字化的信息。人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与数字化信息息息相关。高职教育,同样面临着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充斥。高职教育的数字化是实现高职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因素。  数字化教育与当今的信息时代相契合,数
期刊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是由特许投建方投资或融资建设某个项目,并在双方协议约定的一定时间段(特许经营期)内运营或经营该项目以偿还债务并回收投资获取适当利润,期满后将项目所涉资产无偿移交给相关部门或单位。BOT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其他派生的形式比如BOOT、BOO、BLT等形式,其基本原则和思路上与BOT模式无本质上的差异,习惯上统称为BOT模式。
期刊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的详细阐述,充分说明了中外合作办学对我国教育开放的巨大贡献。  跨国高等教育在我国主要通过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实现,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也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快发展,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更是成为了我国独立于公办和民办教育之外的第三种高等教育发展
期刊
高校生命安全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及培养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必要环节与重要举措。文章重点分析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发展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显示:倡导尊重与珍爱生命的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并强化其安全意识、教授学生必要的救护技巧与知识是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内涵;当前,高校生命安全与体育教育简单结合、教学的深度不足、教学的保障乏力是面临的主要困境;鉴于此,我国高校
期刊
职业院校如何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具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仅是会计教学改革创新重点,更对学生就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新时代职业院校会计教学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理論与实践脱节、实训基地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会计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为新时代中
期刊
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立和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并构建他们的创新精神。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课程的实施改良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期有针对性地帮助农村小学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新时期农村的小学教育已经不断受到了更多重视,而科学课程作为小学生科学启蒙,培养他们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课程,是农村小学课堂中不可或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