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x13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3.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知也在不断的改变,基于此,初中教育教学一直在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审美教育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审美教育还关系到初中语文教育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
  审美教育指的是以审美活动为基础,以净化学生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也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性情。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就可以看出,在新课改环境中,语文教学还具有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所以各个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其重视。
  一、语文教学中含有哪些美
  1.语言美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文学层次。文学是由言、意、象相结合,对文学浅层意义的分析,那么就可以在语言层面进行。赏析不同文体的语言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育要引导学生品味和评价不同文体的语言美。像古诗词中的遣词造句,通感的运用。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解析;鲁迅文章的犀利,讽刺的辛辣;朱自清文字中的温情、美好;毛主席诗词中的壮阔和豪迈……都是学生欣赏语言美的极好的素材。
  2.意境美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文章中的意境美。中国文字独有的凝练、会意为学生体会意境美也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文字的张力给学生提供无穷的想象力。比如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直”和“圆”的语言美,以此使学生能够感叹到沙漠是荒无人烟的地方,以孤烟和落日衬托了沙漠的荒凉和萧瑟,这种自然的魅力景象使在外漂泊的游子有一种寂寞、苍凉的感觉。再比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就以精妙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构成了一幅幅不同的、优美的、富有韵味的画面,整篇诗都是以“枯藤”、“昏鸦”、“流水”、“夕阳西下”等具有美感的画面相结合,营造出了暮色苍茫的秋天荒野的图像。
  3.结构美
  著名戏剧大师说过,文章是以结构为主,这就是说文章在写作的时候,篇幅的布局是尤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了文章的成功与否。全面解析文章的结构,是对文章生命的追求和找寻,即文章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其结构样式都是具有美感的,在进行课文分析的时候,教师要使学生全面掌握。如文章的切入点、小说中高潮的铺垫,明线暗线的交叉和转换、诗歌中的起承转合等等都是属于结构美的范畴,也是教师容易忽视的地方。
  4.自然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美的文章内容,有描写祖国河山美的、有描写四季变化美的、有描写自然风光美的等等。
  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将我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多姿多彩而且生动;《黄河颂》就从高视野的角度歌颂了我国母亲河—黄河的汹涌澎湃、胸襟博大;朱自清的《春》,就把大地回春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尽善尽美。江河湖海,春夏秋冬,鱼虫花草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这种自然美。
  5.人性美
  语文教学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文以载道就是说文章中含有做人中的道理,人情中的伦理,事情中的哲理。有对亲情的赞美,有对友情的歌颂,有对爱情的祝福。这些是教育学生最好的素材,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二、語文教学中怎么样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学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用美的观念、方法正确引导并且启发学生,使得审美成为教学的构成部分之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感悟美、体验美、识别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较好地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促进他们健康发展。
  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育,应该一改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不能只是教师在讲,学生被动听课及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能够互动交流的进行教育教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逐步由主角变成配角。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以下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
  首先,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从而进行审美教育。教师不应该将教材中的知识照搬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比如在学习《珍珠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我们这个大的生存环境,了解人和自然界的生物应该和谐相处,使社会处于自然界各生物相处的和谐美。
  其次,审美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和所讲授的内容学生接受的能力欣赏的水平相结合。比如诗歌的教学就要反复吟诵,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的文字美,体会到音乐美、意境美、节奏美;在小说中体会到结构美,和人物中的性格特点及人物身上的人性美。
  再次,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使语文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并且能够多姿多彩,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寓教于乐。否则,语文课就会单调乏味,学生自然提不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也不具有审美观念。所以,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能够学习教材内容中的结构美、语言美、自然美等等。
  最后,语文教师还要利用多媒体,把审美教育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课文中的有关背景,素材利用声光电等崭新的方式体现出来,如教授《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把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相关片段放给学生欣赏,学生就能通过演员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来形象地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思想品质。这样就能多渠道拓宽学生审美途径,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使审美教育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的改变,目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教育需求,这是时代在不断进步的需求,并且也是初中语文教材自身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审美教育能够有效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及审美教育,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中是不可违背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乙肝病毒携带[HBV(+)]的白内障患者和正常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炎性因子的差异.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18例HBV(+)的白内障患者及18例正常白内障患者的房水.方法 所有研
摘要:马克斯·韦特海默的研究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出版的《创造性思维》倾注了他对数学教学毕生的观点,本文将重点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将韦特海默的教学思想应用到课堂中,并针对韦特海默的教学思想提出今后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韦特海默;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应用  G623.5  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它创造了格式塔心理学派,并撰写了《创造性思维》。格式塔正
In this study,we apply two methods to consider the variation of massive black holes in both normal and extended thermodynamic phase spaces.The first method cons
摘要: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英语课程要根据教和学的需求, 提供贴近学生、 贴近生活、 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 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是英语教师不断探究的领域。本文对初中英语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演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英语课堂; 生成性; 课程资源; 演化策略  G633.41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水平的稳定上涨,国际贸易以及来往日益频繁,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英语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日渐频繁的对外交流,为了满足社会的广泛需求,我国的很多教育学家根据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与探讨,希望人人都能懂英语,并且说英语。但是我国的这些英语研究很大部分都是指向大学的英语,对高中英语的教学文化与策略的研究确屈指可数。从当代的教学情况表明,老师与学生不仅对英语
Two novel rhodamine-based polystyrene solid-phase fluorescence sensors PS-PA-I and PS-PA-Ⅱ with different lengths of polyamines were synthesized for Hg(Ⅱ) det
目的:观察长航对女舰员心理及性激素水平和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出海长航的女性舰员33例,分别于出航前及返航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分别于出航前1个
目的 比较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secondary to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ME)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ranibizuma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提升,学生协作学习教学策略逐渐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开始运用。本文则以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为核心,将其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以希望能够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协作意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G633.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实施应该改变现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究过程中……不断
前言根据中石化总公司(88)建标字第58号文和化工部(88)化基设字第84号文,自控中心站组织安排了“石油化工、化工装置集散控制系统控制室与机房设计资料汇编”的设计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