樋口一叶“遊里”小说里的现实批判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也是日本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其文学创作生涯仅仅四年时间,却实现了由古典浪漫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的巨大转变。后期的代表作,如《青梅竹马》、《浊流》都以“遊里”(妓院)为背景进行创作。本文就一叶“遊里”小说创作的契机及意义作探究。
  关键词: 樋口一叶 现实批判 公娼制度 家父长制
  一、引言
  日本学者关礼子指出樋口一叶是打破花街与一般社会之间的隔阂的先驱,无论是妓女还是女作家、女诗人,都视作同等的女性去描写。樋口一叶确实开创了日本文学的先河,她短暂的一生共创作了22篇小说,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青梅竹马》和《浊流》都是以妓女为主人公创作的优秀作品,前者讲述了生活在公娼街吉原的妓女美登利的故事,后者描述了私娼街女招待阿力的悲惨命运。樋口一叶创作这两部描写妓院的名作的契机、意义何在,本文围绕这一问题对这两部作品展开分析。
  二、时代背景——公娼制度与家父长制
  明治5年(1872年)政府颁布了“娼妓解放令”,明治6年(1873年)东京府颁布“贷座敷渡世规则”、“娼妓规则”、“艺妓规则”,规定娼妓可以依据自由意志营业,至此公娼制度在明治时期复活,使在公共权力管制下的卖淫合法化。由此,明治时期的公娼急速发展。另外,明治政府为了保护公娼压制私娼,或者给私娼颁发营业执照、收取税金使其合法化,这样私娼非但没有杜绝,反而有了繁荣发展的势头。公娼制度让卖淫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抹杀了女性的人格和人权,同时对明治时期的家父长制起到了辅助作用,娼妓是父权社会不可欠缺的角色。
  明治政府通过民法中的《亲族》、《继承》等相关规定,将诞生于日本中世纪的封建产物——家父长权制度化,赋予户主的家父长以强大的权力,家父长对家庭成员的婚姻、家庭财产的处置等拥有绝对的权力。必要时家长可以买卖子女,《青梅竹马》的女主人公美登利就是被落魄的父母卖到妓院的牺牲品。在这种家父长制下一般女性的角色设定是“贤妻良母”,明治时期形成的“贤妻良母主义”将女性牢牢束缚在家里,成为社会的“无能者”、男性的附属品。
  三、创作契机
  明治26年(1893年)为了摆脱贫困,樋口一叶迁居龙泉寺街,在那经营了10个月的杂货店。龙泉寺街紧挨当时最大的花街吉原,吉原的妓女人数接近3000,被称作“一大不夜城”。她在日记《尘中》中写道:“前天晚上我数了数走过门口的车,十分钟的功夫竟达七十五辆之多。按照这样推算的话,一个钟头得走过五百辆车。吉原妓馆街的繁华从这里也可以想见。”在这里的见闻让她创作出了佳作《青梅竹马》。
  第二年樋口一叶迁居本乡区丸山福山街,隔壁就是私娼妓院,在她的日记中记载,经常有妓女找她代笔书信,这一经历毫无疑问促成了《浊流》的诞生。
  四、公娼街物语——《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以明治时期的公娼街吉原为背景,讲述了14岁少女美登利的故事。美登利出生在纪州,落魄的父母将其姐姐卖到吉原,姐姐成为一等妓楼“大黑屋”的名妓,美登利也随父母寄住到大黑屋别院,父亲在下等妓楼里做账房,母亲在大黑屋看房子、替妓女缝衣裳,美登利最终也会像她姐姐一样堕入青楼,成为吉原花街的一员。
  美登利沾了姐姐的光,受到老鸨们的宠爱,肆意挥霍。她美丽、大方,成为当地孩子中的“女王”,孩子们讨好她,唯她马首是瞻,可以说美登利是当地人羡慕的对象。在这里“大家每天谈论的,尽是姑娘发迹的新闻,这儿的男子都和在垃圾箱里找食物的黑斑狗的尾巴一样,仿佛是个无用的累赘”,女性的势力,人们对花魁的憧憬让人难以想象。这就是拥有花街文化传统并被国家认可的吉原周边的风气。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美登利树立了“不把男人放在眼里,也不觉得妓女生意是下贱的勾当”的价值观。
  与此相对,美登利是人们轻贱的对象,她不过是男人们期待的可以通过金钱冒犯的少女,这样的观念渗透到了孩童们的世界。庙会那天消防队长的儿子长吉一边骂着“你这婊子,嚷什么?继承你姐姐那行的化子,我才不把你放在眼里那,给你吃这个吧”一边把泥草鞋扔向了美登利;元宵铺的大个傻子说“我呀,明年就要搞季节生意,赚来许多钱,用这些钱去嫖她”。美登利被这些少年当做性商品轻视。
  公娼制度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家父长制造就了“这个年头家家都把女孩子当成宝贝,只看这附近的杂院出过多少赫夜姬”的卖女盛况,这些是以美登利为代表的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
  五、私娼街物语——《浊流》
  娼妓被看做最下等、最低贱的人,那其中作为非法的私娼的命运就更轻贱了,甚至被称作“地狱女”。《浊流》讲述了私娼街菊井楼的名妓阿力的故事。阿力的旧情人源七为她耗尽家产,对她仍然念念不忘,阿力又爱上了有钱的客人结成朝之助,源七对此非常恼火,赶走了妻儿,并且逼迫阿力殉情,结束了阿力悲惨的一生。可以说一叶通过这部作品展示了一个“地狱女”生存的“魔鬼”世界。
  首先,第五回的开头部分一叶描述了一个地狱般的场景“是谁起的外号管她们叫‘白鬼’呢?她们站在‘无间地狱’的门口,花言巧语地把人哄进里面去,虽然看不出她们玩弄什么诡计,但一进到里面就休想活命……”。这就是私娼街里爆发出来的种种积怨和悲鸣。其次,阿力在7月16日盂兰盆节那天发疯似地跑出妓院,在街上游走,碰到了结成,并跟他讲起了自己的祖父、父亲的悲惨命运。在一年一度死者还魂的鬼节,阿力突然“发疯”,仿佛被“鬼”附身一般,不难看出这暗示了性格倔强刚烈的阿力跟祖辈将是一样的命运。最后,小说结尾处这样描述:“人们传说有个发光的东西拖着尾巴,时常在那大家管它叫做‘寺院山’(阿力被迫殉情的地方)的土岗上飞来飞去的。那是灵魂呢,还是什么。”由此可见,一叶描述了一个不合理的、颠倒现实的世界,那就是私娼所生存的“地狱”般的世界。
  阿力这个角色既反映了私娼的悲惨生活,又是樋口一叶用来射向家父长制的一枝利箭。私娼一般以与客人结婚为终极目标,例如作品中的以阿高为代表的妓女们。但是阿力虽然觉得自己出身低贱、堕落,但拒绝了姐妹的好心劝诫,决心以“菊井楼阿力”的身份生活下去。她不愿意嫁给源七,她虽然爱慕结成也不愿意做他的妻子。也就是说阿力是个“不结婚的女人”,她既不被公娼制度所容忍,又不属于“贤妻良母”范畴,是一个脱离父权社会的女性角色。与她相对的源七老婆阿初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角色,她过着贫穷而辛劳的日子,为因阿力而散尽钱财、失魂落魄的丈夫准备洗澡水、做他爱吃的“冷豆腐”,可以说是贤妻的典范。然而其结局是被丈夫骂着“你骂阿力是鬼,我看你是个魔王……我虽然当了苦力拉大车,可是丈夫自有丈夫的权力,我不能把讨厌的女人留在家里”赶出了家门,“贤妻良母”瓦解了,“家父长”式的家庭不堪一击。
  六、结语
  明治时期日本社会走向了近代化,随着公娼制度和家父长制的确立,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反而有所降低。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下,樋口一叶感叹“我们都是女人啊”,为娼妓呐喊,通过《青梅竹马》、《浊流》两部作品,批判了压抑、约束女性的社会现实。
  参考文献:
  [1]萧萧.樋口一叶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和田芳恵.樋口一葉の日記[M].今日の問題社,1943,9.
  [3]関礼子.語る女たちの時代.一葉と明治女性表現[M].新曜社,1997,4.
  [4]前田愛.にごりえのお力[M].国文学,1969,10.
  [5]高橋俊夫.樋口一葉「たけくらべ」作品論集[M].株式会社クレス,2001,7.
  [6]塩田良平.樋口一葉研究[M].中央公論社,1968.
  [7]岡野幸江·長谷川啓·渡辺澄子.買売春と日本文学[M].東京堂出版,2002,2.
  [8]村上信彦.明治女性史.下巻[M].理論社,1980,9.
  [9]小山静子.良妻賢母という規範[M].勁草書房,1991,10.
  [10]上野千鶴子.家父長制と資本制[M].岩波書店,199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已不再从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入手,侧重于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如今的语文教改强调生成性,在设计方法上要求设计能够有生成性的问题。多数生成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起来很难。既然想让学生生成性地畅所欲言,为什么不进行更大胆的变革,彻底摒弃过去设计问题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生成语文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
摘 要: 通过对比分析新课改以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古诗文选编上的特点,不仅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观念上明确古诗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在宏观上把握教材在古诗文编写上的脉络,帮助教师在每一篇古诗文教学时从宏观角度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比旧版教材,归纳研究后可以发现该版教材:一是在选文数量上有所增加,体现在《语文2》、《语文3》和《语文4》三册教材每册都设计了4篇古诗文课文,
摘 要: 欧·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他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开辟了美国短篇小说的新途径。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情趣,且文笔简练、描写生动。他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又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近似漫画的笔触勾勒人物,从细微处抓住特点,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挥洒自如、左右逢源,使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关键词: 欧·亨利 俗语 漫画 戏剧性  
摘 要: “涅槃寂静”是佛家基本思想之一,是对人生真谛的顿悟。19世纪美国乡土小说家凯特·肖邦的作品《觉醒》中的女主人公艾德娜最终迈向大海寻求解脱,达到了“涅槃”的境界,她的心路历程处处体现了佛学思想,尽管肖邦没有接触过佛学。艾德娜犹如笼中困鸟,顿悟出自己的生活缺乏“自我”,真正的自由必须冲破生活的牢笼。  关键词: 涅槃寂静 《觉醒》 艾德娜 笼中困鸟  《觉醒》是19世纪美国乡土小说家凯特·肖
摘 要: 一本《教父》,马里奥·普佐让我们充分见证了考利昂家族的兴衰,黑帮江湖的生存法则与道义。赤裸裸的利益争夺,亲情与爱情在家族背景下的脆弱。“教父”维托看重的是家族观念,他主张家族观念重于国家。因此,他的一切行动都以家人、朋友为出发点,他为了建构家族兴盛的庞大体系,不惜一切手段保护维系家族特性,避免传统落入美国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之中,这也是考里昂家族一直能够凭借强大的家族观念使自己的家族立于不
摘 要: 象似性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普遍存在于文学语言之中,在诗歌语言中尤为突出。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具有重要的表意功能,对语篇有衔接连贯作用。文章从顺序象似性、视觉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心理象似性分析象似性和诗歌语篇连贯的关系。  关键词: 象似性 语篇连贯 诗歌  1.引言  象似性指“语言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映照性相似的现象”[1]。王寅在《认知语言学》(2007:510)一书中对“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