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老年心衰患者血压的影响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60例老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口服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垛普利和安慰剂。卡托普利首剂6.25mg, 24小时后12.5mg、一日三次;依那普利首剂2.5mg, 24小时后5mg、一日二次;培垛普利首剂2mg, 24小时后4mg、一日一次;均连服二周。结果:首剂卡托普利使平均动脉压(MAP)降低2.23±0.27kPa,依那普利使MAP降低2.47±0.40kPa,而培垛普利作用不明显;二周后,卡托普利使MAP卧位降低1.73±0.27kPa、立位降低2.13±0.40kPa,依那普利分别降低2.0 ±0.40kPa及2.39±0.40kPa,培垛普利使AMP卧位降低0.53±0.27kPa、立位舒张压降低0.80± 0.27kPa。表明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降压效果肯定,以首剂降压明显;而培垛普利无首剂降压反应,只出现平缓的舒张压降低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31例老年患者经食道行心脏超声检查均获成功,并取得满意心脏超声图像。对有心房内血栓、心瓣膜钙化或功能不全、主动脉病变、心室壁局限运动障碍等患者取得优于经胸壁心脏超声检查效果(P﹤0.05或﹤0.01)。检查中并发症轻微,均为一过性。我们认为,经食道心脏超声为一几乎无创伤性的诊断技术,可相对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并具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