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埃科尔谈幸福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rgul2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进:幸福是近些年来人们谈论的越来越多的话题。在追求金钱、物质享受和事业成功之外,幸福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幸福对于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吗?
  肖恩:人类本能地渴望幸福,但却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幸福。首先,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幸福。幸福不是稍纵即逝的快感,幸福是我们感受到自身得到成长,潜力得到释放之后的充实感。因此,即使在生活和工作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时候,幸福也是可以存在的。幸福并非停滞的状态,而是持续增长的。当我问人们希望能给他们的孩子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是“快乐”。我们希望孩子们成功,只是因为这会让他们幸福。如果赚更多的钱,或去度假将降低你的幸福感,你还会那样做吗?即使在利他主义的角度上,乐观的行动也会引至更快乐的结果。
  张进:幸福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一定会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比如通过实现某个目标、参加某种活动、体验某种情绪然后获得幸福感。同时我们还关心:除了美好的情绪体验之外,幸福快乐是否会产生某些积极的后果?
  肖恩:根据我在Before Happiness一书中的研究,我发现,在现代经济中的最大的竞争力来自积极和专注的大脑。积极乐观的大脑能够增加31%的效率、三倍的创意、增加销售行业37%的业绩。将乐观与工作结合起来的人群中,有40%在未来两年更有可能获得晋升。在瑞银(UBS),我发现,那些对压力持乐观态度的人群,可减少23%的和压力相关的健康问题。
  张进:众所周知,企业是要追求利润的。绩效、生产率、销售额、市场份额、股价等等是企业关心的指标。员工幸福感应该成为企业的追求吗?
  肖恩:我们已经到了经济的转折点,不能再通过增加人们的工作强度和时间来提高生产率。事实上,更多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时间会导致生产率更加低下。因此,只有那些认识到幸福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的公司,才能有最快的发展。年轻一代需要的不仅仅是报酬,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很重要。员工缺乏幸福感会导致优秀的人才离开,留下的人也不会努力工作。
  张进:鉴于您已经回答了幸福的重要性问题,幸福对个人和企业都很重要。那么能否进一步谈谈怎么做才能获得幸福感?
  肖恩:与此相关的研究最令人兴奋的是,最大竞争优势不是建立在基因或环境上。我们可以选择幸福,但前提是我们要建立积极乐观的习惯。如果你想在金融公司工作,你需要把数学学得很好;但如果你想在任何行业获得成功,你需要学习如何创造积极乐观的思维。根据我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培训》杂志的研究,我发现了2分钟就可以做到的积极习惯,例如,一、每天想三个可以让你感谢生活的新事物;二、用好消息作为会议的开始;三、每天花两分钟写电子邮件,赞美不同的人; 四、冥想2分钟;五、运动十五分钟,即可获得和服用抗抑郁药一样的效果。这些做法可以提高我们后天的幸福指数,为员工或领导者营造一个乐观的开始。
  张进:中国有不少企业家倾向于把企业成功等同于幸福,企业发展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您是否认同这一点?您对中国读者有何建议?
  肖恩:工作中,只有25%的成功是基于智力和技术技能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招聘、培训和教育中花费近90%的时间?工作中75%的成功是由乐观、社会关系和积极面对压力决定的。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包括谷歌、脸书(Facebook)、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瑞银和美国T-Mobile都已经设立积极心理学培训,以提高这些因素。我被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的首席人才官邀请,培养建立整个公司人才的首要幸福感。在全美互惠保险公司(Nationwide Insurance),当销售人员被雇佣时,要接受快乐优势的调查,以推动他们的销售工作。
  张进:你有没有参与在中国的研究项目?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给中国读者?
  肖恩:还没有。我曾在上海和北京给一些企业的CEO讲过创造积极乐观的内容,他们很感兴趣。这些老总说,中国的许多经理人不明白幸福使人成功的道理。他们认为成功就会带来幸福。但每当我们成功了,比如达成了销售目标,又会调高下次的销售目标,使幸福变得渐行渐远。而积极乐观的思想明显比负面或者中性的思想更成功。随着中国的发展,更需要领导者去关注幸福的竞争优势。
其他文献
最近,人们都在谈论 “互联网思维”,好像它已能成为现今商业社会里的金科玉律。跟互联网思维一起被谈论的几个概念——“以客户为中心”、“挖掘数据进行总结”、“以优化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客户”——都不是新鲜事,只是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它们更多地成为现实。但互联网思维也不是全无新意,我认为,互联网思维所提出来的更多是所谓实践中的实证观察(empirical observations), 它还不是一
期刊
通用汽车CEO玛丽 · 芭拉(Mary Barra)是男性主导的大型汽车企业的首位女性CEO,亨利 · 福特肯定也没想到过这一点。根据思略特“2014 CEO调查”报告,自2004年起,全球最大的2,500家上市公司共有6,000多位CEO上任或离职,其中只有118名为女性。  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跻身行业的最高管理层。尽管如此,大型企业中的女性CEO仍是少数。2013年,全球最大的2,5
期刊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萌芽很早。人类社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思维的形成,肯定会产生出对美好世界的渴望和想象,这种想象与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上古记忆融合一体,加上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最终汇聚为对理想社会的期盼。古代的思想家通过对理想社会的想象进行梳理和建构,整合形成人类社会的乌托邦愿景。在西方,古希腊的智者气象,催生出柏拉图的《理想国》,即哲学为王;在中国,春秋战国的圣贤理念,催生出《大同篇》,
期刊
通常认为,小企业生存艰难,即便是在经济景气时也是如此,而当经济不景气时,小企业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然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经济低迷并不一定意味着小企业必死无疑。事实上,如果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再小的公司也可以在经济低迷时期实现快速增长。  作者研究了英国近四年来身处低迷行业,但仍然保持高增长的20个小企业发现,不同于通常所认为的,在低迷时期企业应当削减成本、减小规模并集中力量于细分市场,这些企业混
期刊
从2002年开始,中国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企联)、中国企业家协会基于辅助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久”的目标,对外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通过客观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研究,给中国的大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为中国大企业树立追赶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向社会大众提供一份中国大企业成长的完整真实记录。2014年是中国500强榜单发布的第十三年,中国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的换档期和新一轮改革的重
期刊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先生是在大陆的台湾学者,他谈到台湾的进步时认为,台湾近几十年发展,两方面的进步值得肯定:一是反腐,二是社会力量的成长。  社会力量作为参与、作用于社会发展的一种分散的或集合的力量虽非什么新鲜概念,但向来都是一个社会发展必须充分关注的重要话题。社会力量对社会进步和秩序或民众福祉来讲,可起到正面积极作用,也可能形成负面消极作用,因为个人诉求、小群体诉求以及整个社会诉求经过非常复
期刊
请回忆下您最近一次求职面试的情景:当面试官提问结束之后,他是怎样向你介绍这个职位和这家公司的?这时候,大多数经理人只会介绍正面信息。他们会说这个工作多有趣,团队氛围是多么友好融洽,有很好的晋升机会,待遇也很不错,等等。即使他们明明知道这份工作以及这个组织中的负面问题,也会小心翼翼地避开。是啊,为什么非得把丑话说在前头,而将一个优秀的求职者吓跑呢?  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大概没有人愿意受骗吧。如果
期刊
写出《大同书》的康有为,极为聪明,极为狂妄,极为执拗,极为自信。在中国近代,他是那种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康有为的一生充满了故事,幼年为神童,读书为学霸,成年后发动变法耸动全国,治学著书则自以为是。连他的弟弟康广仁,也曾在政变前给朋友何易的信中批评道:“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康有为的这种作风,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但不管喜欢与否,都不能无视他在近代中国的巨大影响。  
期刊
系统工程被认为是一种业已建立的、全面的实践,但并非总是能有效地交付。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和NASA的航天系统最新研究详细记录主要预算超支和进度延期。同样,麻省理工的“精益促进举措”(LAI)的最新研究指明了政府计划中存在巨大浪费,达到了所投入时间的70%。大部分计划都承受着某种形式的浪费:协调差、需求不稳定、质量问题和管理挫败。这种浪费表征在诸多计划中储备着的巨大生产力以及提高项目效率的极大机
期刊
孟子有一句名言:“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在传统礼制中,干脆把它确立为一条行为规范:“君子远庖厨,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对此,历来争论不休:一种观点认为这是虚伪,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仁道。  平心而论,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虚伪论”符合常人的观感:既然不忍杀生,就不要吃肉。又要满足口腹之欲,又不忍看到动物死亡的痛苦,远离杀生现场而使自己吃得心安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