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产总汇落户老西醋博园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0364jill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示黄土风情,奉献山西精品.9月25日,在全国人民庆丰收、迎国庆的伟大时刻,山西特产总汇展示中心在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老西醋博园盛装迎宾.“东湖老陈醋”“广誉远”“六味斋”“鑫炳记”等众多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亮相展示中心.
其他文献
通过介绍毕节市特色畜产品资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出建设特色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实验室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存在的检测设备不足、缺乏相关检测技术人员等问题,设计毕节市特色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实验室,该实验室的建成为培养区域内从事畜产品加工检测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毕节市区特色畜产品加工检测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分析红枣刺梨复配发酵果酒中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其中检测并鉴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共0.985 mg/L.其中,包含醇类物质3种,含量为0.223 mg/L(22.64%);酯类物质14种,含量为0.522 mg/L(53.05%);羧酸类物质7种,含量为0.1531 mg/L(15.55%);酮醛等其他物质5种,含量为0.086 mg/L(8.77%).相对含量较大的成分有辛酸乙酯(0.155 mg/L,15.71%)、己酸乙酯(0.136 m
“水产食品学”作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课程,具有非常悠久的开课历史,也是学校“双一流”建设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OBE)、持续改进”教育理念为核心,通过超星智慧教学平台对“水产食品学”进行了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目标达成度分析和学生无记名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对于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业发展历程和现状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且对水产食品原料的特征、基本成分、性状和加工特性、水产食品品质评价方法、保鲜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等方面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较良好,具备一定分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施工蓝图.以河北经贸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新财经背景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探索制订“精食品、懂市场、会营销”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品牌引领拓市场,绿色转型□新路.作为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的重大活动之一的第二届山西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研讨会于9月25日上午在老西醋博园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山西现代农业工程出版传媒中心、山西省品牌研究会主办,山西农业科技传播协同创新联盟、山西省科技品牌创新联合体联办,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老西醋博园协办.
期刊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着重提出根据社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拓宽实践平台、强化教师队伍等具体措施,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食品安全专业人才.
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动态视觉传达在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鉴于食品专业对“人体生理学”课程的特殊需求,充分运用医学插画、动态视觉传达形式构建人体生理学定格动画的制作方案,通过兴趣调研、案例选择及定格动画技术的学习确定了定格动画制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期通过进一步的课程实践激发学生互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产业化角度讨论了发展大麦小麦若叶产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收集的19个国内外品牌大麦若叶产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最大值、最小值、均值、变异系数等统计分析,评价不同品牌大麦若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讨论小麦苗生产若叶苗粉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麦小麦若叶产品质量与效益的对策建议.
高校通识课程是课程思政的理想载体,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效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良好举措.以通识课程“中国传统食品的现代加工”为例,探寻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实施方法和建设路径,以期为全面全方位育人做出有益探索,为深化通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食品加工新技术”是食品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课.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特点和要求,从课程体系、授课内容、教学手段、评价体系4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以便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