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前景和中国的机遇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中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美国经济向长期调整走,对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都是有益的。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核心,美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世人目光,随着危机最坏时刻的过去,美国经济是否已经走向复苏,美国能否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经过黄金10年再度崛起等诸多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
  1月。北大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卢锋出席了在纽约召开的中美经济论坛,论坛出席者既有中美的顶级经济学家,也有政要和商界人士,论坛设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两国各界人士对话和碰撞。卢锋近年用很大精力研究美国经济,论坛归来,充分的思想交流和碰撞,让他对美国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本刊记者专访了卢锋教授。
  
  衰退的危险
  
  《南风窗》:今年1月,美股以一年多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拉开了2010年的大幕,对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情绪似乎还在蔓延。但从最近公布的美国2009年第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和之前的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已在恢复中,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向好,第四季度的经济数据更是好于预期,但美国民众似乎仍然有些悲观,还有很多美国学者也持悲观论调。您怎么看目前美国经济的现状?
  卢锋:美商务部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美国2009年第四季度GDP按年率折算,同比增长了5.7%。这是继去年三季度增长2.2%后,美国GDP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且远远超过了之前经济学家预测的4.6%,为3年以来最大的单季涨幅。可以说,美国的经济急救政策客观上是起到了作用,美国经济已经走出ICU,如果单纯从这方面来说,美国经济已经走出了危机,出现大萧条大崩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在人们常说的危机中还有个概念,那就是美国经济是否会走向衰退。这个还没过去。当时为了避免出现大萧条或经济崩溃,美国政府采取了急救措施,围绕振兴法案,出台了一系列刺激需求的政策,同时加强金融监管,进行医疗改革。这些急救措施使美国经济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是并没有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众所周知,这次金融危机并不是意外,而是全球经济失衡、美国过度消费等诸多长期累积问题的总爆发,目前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美国经济还面临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困难。
  美国经济复苏靠什么支撑?需求。研究去年三季度的数据可以发现,三季度的增长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还是靠消费推动,投资拉动很有限。就像中国的消费很难启动一样,美国的投资启动也很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汽车,无论消费还是投资,主要都是靠汽车推动的。旧车补贴政策,再加上过去两年汽车价格的大幅下跌,刺激了美国汽车行业,汽车的消费和存货持续增加。但是,这是不可持续,旧车补贴不可能长期存在,汽车库存也不能无限增加。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它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第四季度经济数据虽然很好,但超出预期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库存的改变。四季度,企业库存下降的幅度比预期小很多。去年三季度美国企业共减少了1390亿美元库存,但去年四季度却只减少了335亿美元的库存,库存降幅缩小拉动GDP增长了3.4%。这不是美国经济最根本的增长,依靠增加库存等实现的GDP增长都是不能持久的。
  《南风窗》:在达沃斯论坛上,奥巴马总统的高级经济顾问表示,美国表面上经济正在复苏,但失业问题却在阻碍社会发展。就业率没有上升,是不是说明美国经济并没有真正复苏?
  卢锋:失业是个滞后的数据,一般来说,失业率的下降比经济复苏会晚一些。美国的失业率在去年11月份平均达到10%,许多州高达13以上,而12月份也未出现好转。目前只有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就业还在增长。现在看来,失业率虽然没有下降,但也没有再继续上升,可以说是基本稳住了。但没有持续的就业增加,如果停止了刺激政策,美国经济依然前景难料。
  由于消费支出仍主要依赖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刺激,随着这些外部力量的消退,201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很可能放缓,美国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经济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增长缓慢。
  
  刺激经济与潜在通胀的两难
  
  《南风窗》: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还有可能陷入长期缓慢的衰退?
  卢锋:是的,虽然数据显示美国似乎走出了低谷,开始经济复苏,但因为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经济刺激政策并不能使美国经济真正复苏。前面已经谈到,GDP虽然增长很快,但并不是真正的经济复苏带来的增长。从2009年三四季度的经济指标看,美国物价上涨明显,如果物价上涨是伴随着经济恢复,这没有问题,但是经济还处于半死不活状态,物价上涨显得不合情理。就好比一个健康的人跑了两公里,他觉得热了出汗很正常,如果才跑了几米便气喘吁吁、额头冒汗,只能说明这个人身体很虚弱。美国经济还没有复苏,物价便迅速涨了起来,只能说明目前美国这个经济体还很虚弱。
  过去美国紧缩,会造成全球物价低,如果陷入全球性经济危机,肯定是美国率先复苏,然后带动其它国家复苏。这次率先复苏的却是中国、印度等国家。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当中国等国率先复苏,物价回升,必然导致美国的物价上涨,输入性通胀随之而来。这和其它国家无关,问题在于美国经济没有恢复。
  
  统计数字显示,2009年7月美国物价还在低点,如此迅速地回升,通胀已经很明显。如果是充分就业的市场,这样的通胀水平没有问题,还是正常的,但目前失业率高达10%,这样的通胀水平并不让人乐观。根据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预算报告,2010年美国会进一步刺激经济,但要刺激总需求,就要保持低利率,这会进一步加剧通胀。目前银行并不缺钱,但是信心不足,不愿意贷款,何况实体经济不好,贷款给谁呢?信贷额跌得很厉害,虽然美国政府出手拯救了银行,但银行并不愿因此就丧失自己的信贷原则。美国官员虽然抱怨银行家不贷款,却也无计可施。投资迟迟不能起来,物价却先起来了。如果在2010年或2011年美国经济因为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或是力度减退而再次重回低速增长,那么美国经济便不可避免会陷入滞胀。
  
  背不动的财政赤字
  
  《南风窗》: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1日向国会递交了2011财年预算开支报告,根据该预算报告,2011财年美国财政预算开支高达3.83万亿美元,财年预算赤字将至少高这1.56万亿美元,继上一个财年的1.4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后,再创战后历史新高。该财政预算被一些人指责为“开支比任何历史纪录都要高,赤字比任何纪录都要大”。奥巴马显然是在以财政赤字“换”经济平安,这是可行的吗?
  卢锋:这其实和刺激经济岿然会造成
其他文献
不管梅德韦杰夫在推举普京于2012年竞选总统时是否带着哭腔,俄政治的最大关注点已经由“2012之谜”转到了普京回归之后的政策走向。所以不管普京这次访华是否例行访问,其所受关注度都将高于以往。从访问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国内广为关注的天然气协议仅得到普京一句“接近尾声”的概括,而两国共建一个投资基金及签署经济现代化合作备忘录的举措则成为最大的亮点,并且也颇富标志性意义。     心态之别  10月11
过去的2010年,是继2003年之后,再一次集中和公开处理一批省部级腐败分子的一年。但这两年的对比是发人深省的:  2003年,中纪委第一次公开报道了13名省部级腐败高官落马。7年后,2010年全年共有11名省部级腐败高官被处以重刑。  2003年,13名腐败高官人均受贿贪污金額419万元;2010年,11名腐败高官人均受贿贪污金額983万元,是前者的2.35倍。说明腐败高官的犯罪金額的增幅,远高
2010,是中国面貌最丰富多彩的一年。这一年经济上我们闯过了金融危机,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同时面临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经济形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贫富差距扩大;在政治层面,关于中国政治优势和“中國模式”的争论方兴未艾,莫衷一是;在社会层面,“李刚门”和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凸显了社会矛盾的严重和和解的迫切。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3月份,广东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制作的《武训传》正版DVD上市发行,在文化界引起了不小的躁动,这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被禁的电影重新流通传播,虽然出版方只是以电影版权超过了50年保护期为由来回复公众的好奇,但在这个“意识形态斗争”敏感的时期,依旧使得嗅觉敏感的人们产生种种遐想,毕竟这部电影曾经撬动建国后第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思想批判运动,也拉开了此后一系列小说、电影等文艺论争的开端。这种自上而下动员起来的
普京体系意识形态基础的民粹主义色彩正在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这对于作为总理的普京同样致命。所以,他才选择在经济恶化之时启动修宪程序,挑明自己迂回再任总统的可能性,以此警示政治上的反对派,压制民间潜在的不满情绪。    从12月14日开始的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民众示威,颇有“星火燎原”之势。随着远东民众的“揭竿而起”,包括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发生了类似的示威游行。但此次动荡的中
为了贯彻落实“新国八条”,各地陆续推出限购政策,北京在众所瞩目中公布了“京十五条”,其中一条规定外地人在北京购房须连续缴税5年,被称为“最严限购令”。  自去年4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调控”的房产新政出台起,国家陆续推出各种政策,希望能抑制楼市,只是各种利益集团推动楼市上涨的冲动太强烈,房价一直反反复复,达不到调控的初衷。  从“新国八条”可以看出,中央调控房地产决心依旧,并且第一次给地方政府下了调
如何深耕中国市场和实现本土化发展一直是跨国车企所面临的问题。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仍然处于快速的增长之中,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之一,跨国汽车品牌企业正在根据中国市场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战略。  这一年,来自德国的三大豪华车品牌奥迪、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狂飙突进,竞争激烈。如何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新热点?跨国车企如何制定中國市场的下一步发展战略?近日,宝马中国营销公司总裁许智俊接受了记者的采
数字阅读的大潮带给中国社会的绝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未来的文化传播将会以怎样的形态来进行,什么样的机构会掌控传播链条,崭新的传播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政府严苛的审查机制抑或被政府更加有效地管制?这些都是需深度观察的议题。    1月27日,苹果公司在旧金山举行新品发布会,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像关注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盯在屏幕前看乔布斯摆弄他那些新玩意,事实上,从技术角度看,这款被命名为iPad的平
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文言文教学课堂普遍充斥着乏味、枯燥等特质,学生不能从教学中感受到乐趣,也无法产生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学习效率和知识储备也无法得到进一步增加。在“十九大”之后,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正在被迅速凸显。而相对应的,在中考、高考中的文言文考试要求和标准也在迅速提升,那么这些因素反馈到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有更完善、更精妙的教学方法。一、初中
随着网络爆料不断,近日复旦大学“黄山门”事件持续发酵。事情原本很简单:复旦大学登山协会的18名驴友在黄山探险时,被困在一段未开发区域,报警求救后,景区警察深夜上山营救,最终18名学生安全脱险,24岁的警察张宁海却在护送过程中坠落悬崖身亡。  但事发之后,复旦学生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却推卸责任,“保护纳税人是警察的职责”、“登山协会和学校都应该快点进行危机公关,学会控制媒体”,这样的讨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