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的启发式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这里要着重说明,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主动性直观形象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j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在此,本人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方家。
  一、提问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在讲《助人为乐》一课时,配合挂图,讲雷锋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然后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大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心里如何想?”“当雷锋送老大娘到家,与老大娘告别时,老大娘心里又如何想?”“雷锋衣服淋湿了,为何还笑得那么甜?他心里想什么?”这种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情感,探究事态的发展。这对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开发学生智力是极其有益的。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
  二、反问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岸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在讲“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剥削的根源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力”这一问题时,学生似懂非懂。用反问手法:“如果是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则学生茅塞顿开。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系列问题。这样层层反问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奴隶、农民、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激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三、举例启发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在《人生观》一课教学时,通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大汉奸汪精卫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可启发学生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文天祥起兵抗元、誓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流芳百世,受世人景仰。而汪精卫不顾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同舟共济”,也作《过零丁洋》一诗,其最后两句为:“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甘作奴才,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受历史的唾弃,而遗臭万年。通过对比,使学生知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己,对照同学,赞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真伪,懂得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四、利用音像直观启发
  所谓直观启发就是让学生直接观看具体形象工东西,来加深课文理论的理解,其实是启发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内容需要,把电视机、录音机等电化教育手段带进课堂,把教师单一口授变为多种方法、手段的交叉使用,互相配合,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人们对常发现,学生看电影或电视时注意力很集中,记忆效果也很好,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电影艺术形、声并俱,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电视机、录音机进入课堂,经实践证明是深受同学们欢迎的。由于条件限制我只初步尝试把录音机带进了课堂,效果是比较良好的,比如在讲“爱戴父母”这一内容时,上课始我就先播放了几首歌,象《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等,让学生听后简单地谈自己的感受。那优美、觉悟的曲调中,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大家在这优美的音乐中也受到了深深感染和启迪,在这样的气氛、情景中,很容易引入了课文的内容,也增强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采用多种启发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效,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肥乡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等多元的学习方式,但无论哪种学习方式,“问题”始终是学习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本文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问题,通过学习、思考、讨论、交流、探究等方法得出结论获取知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问题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或设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教学媒体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电化教学、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等等。接下来我来谈谈电化教学、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网的兴起给小学数学教学所带来得一些便利。  一、多媒体CAI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突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是当务之急。把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和英语教学相结合会让普通的课堂声情融合,图文并茂。这正式现代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如何才能利用网络的便利把多媒体课件合理地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呢?这就是当代英语教师需要探究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的契合点,让英语课堂流光溢彩。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多媒体 利弊  一、 运
期刊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A技术丰富的信息资源,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大量教学信息以超文本的方式进行组织,给数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课程整合,创设可参与性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求知识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数学 整合A  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清楚得认识到人类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必将发生深刻变革。这种变革要与计算机及网络发展相适应。本文对计算机与网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以期能引发广大同行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多媒体 网络 高中英语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传统的听力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
期刊
摘要:教育技术没能很好地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没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目的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要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
期刊
摘要: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提高改造自然的能力。文章主要从学生需要、融洽关系、做好课上准备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和联系实际等方面论述了如何教好初中地理课。  关键词:地理教学;准备工作;生活实际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方面,如人口、资源、环境、水利建设、生物、土壤、地貌等等,内容全面,知识广泛,对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祖国、认识乡情,培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应作哪些转变才能促进课程改革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创新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沉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重视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 晨读 课外学习  英语晨读课是课外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具有实效性的晨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英语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是非常重要的。  1. 晨读内容要任务化  晨读内容不仅要由易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数学课堂教学,它直接介入了“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使得学生能在它所创设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受空间的限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并从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使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数学新课程的实施插翅添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