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只求一件事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本世纪人类在爱的艺术上没有长进,反而退步了。外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自由度越来越大,可是。让人感动的真正的爱情却越来越稀少。年轻的一代似乎是爱情免疫者,早早就学会了世故权衡,理智算计,按时开始异型间的厮混游戏,却不容易单纯地,纯粹地去爱。成年人也有问题,大家习惯于嘲笑真挚和强烈的感情,仿佛那是一种可耻的疾病,公开的冷漠自私倒是入时的表现。
  也许,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可是此后呢?该不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在爱?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人怎么才确知自己是在恋爱而不是安慰寂寞,满足虚荣。消除生理苦闷或者其它?
  爱,是在付出中完成它自己的,你不能希望通过自私的途径实现它。现代人也许就是太爱自己了,所以自己成了爱情最大的障碍。他们到处寻找爱情,但是他们走到哪里,爱情就纷纷躲避,因为他们没有脱下自私的铠甲。
  现代人已经把爱情弄得空前复杂,空前技术化了——先把爱和婚姻分开,又使爱和性脱离,不仅有无爱的婚姻,无婚姻的爱,还出现了无爱的性和无性的婚姻。
  最美好最纯粹的感情天地变得乌烟瘴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感情危机日益增多的同时,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取悦对方的文章和书大行其道。爱既不是一个抽象的命题。也不是一个机械的技术行为,它如何能在这种简单,片面甚至低级。庸俗的″技术指导″下顺利进行?如果能够,那些″性爱专家″的英名早就因其解救人类的功勋而载入史册了。
  其实爱情虽然是最困难的事,但又是最简单的。说困难是因为爱是可遇而不可求。谁也无法争取,更无法控制,而且它因人而异,独一无二,不可重演,不可修复。说简单是因为,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如果不爱,没有什么可以商量的,如果爱了,也没有余地容得商量,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哪有那么多的算计和犹豫?真爱只求一件事:要所爱的人紧紧握住自己的手,再不松开。
  真爱一个人,不是因为他能带给你什么而爱他,而是因为爱他而准备接收他所带来的一切。
  真爱一个人,就是不在乎别人对你是否赞美,只在乎他的肯定与怜惜。
  真爱一个人,就是不指望让他能在人前夸耀,但一定要在最深的内心有这样的把握:即使全世界与你为敌,他也会站在你身边,宁可背叛全世界也不背叛你。
  真爱只求一件事,就是彼此深深地,深深地爱着。除此之外,都与爱情无关。
其他文献
波堤切利(1445—1510)十五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作品多取材于文学伤口和古代神话传说。不再局限于宗教师材。这就使他能更自由地抒发个性和世俗的情感。他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以其透逸的风格、明丽绚烂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的诸大家之中独树一帜。  幸亏,你诞生在异域的海中,那枚大贝壳盛开的花还没有托你靠岸,你就永远赤裸成花蕊吧,不要相信所谓春神手里捏着的乡花斗蓬,那是一日将要
期刊
来北京工作几年,多次听周围的朋友、同事说起北京豆汁。  我在东北时,爱喝豆浆,因此对北京豆汁就关注起来。豆汁、豆浆都是豆子磨完后做的,不是一回事吗?能有什么区别呢?在没看到、没喝到北京豆汁前,我没弄明白。  东北产大豆,用大豆磨制的豆浆我常常喝。热豆浆呈乳白色,稍冷却,静止看,会微微泛起豆黄色,喝一口,大豆的醇香会让你的思绪飞向东北那片广袤的黑土地。据说豆浆是营养价值极高、能延年益寿的食品。  在
期刊
看过电影《酷鼠历险记》的人,除了对那几只小老鼠念念不忘外,对伦敦地下密如蛛网下水道系统也一定印象深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下水道的诞生一开始就并不顺利。  1848年的伦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但是,150多年前的伦敦污染严重,垃圾遍地,城市里到处是粪便的气息,臭气熏天。整条泰晤士河都在发酵,流淌着褐色的液体。这一年伦敦爆发霍乱,人员大量死亡。  伦敦以“雾都”闻名于
期刊
每个人都不喜欢心痛,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心痛的时刻,然后,部分人才有了心痛的回忆。心到痛时,你就会知道,凡夫俗子的情感是那样的脆弱;痛到深处,你就会明白。导致自己受伤或失败的症结所在。  每个人的心究意会在何时受创,实在难于预测。所以,学会抵御心痛的突袭,成了健康生活的必备甲胄。喜欢完全忘掉内心痛苦的人,他的人生到最后难免显得“所剩无几”;喜欢完全记住痛苦的人,他的旅途难免载满“凄风苦雨”。忘记心里
期刊
收拾旧东西。柜子里面几大本厚厚的剪报缩在最深处,拉出来,一下子被灰尘呛了。用手拈着页脚翻了几页——每一篇稿子仔细地贴在A4纸的正中间,边缘剪得很仔细,背面的胶水涂得也很均匀;稿子的右下角,一笔一画地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报第几版。  那是很多年前自己精心制作的作品剪报。那时,收到样报,不着急看,忍着,非得回家坐在灯下,展开报纸,细细读完自己的,然后把同版的文章也认真读完,再回头重读一遍自己的。之后,就
期刊
有一所位于偏远地区的小学校由于设备不足,每到冬季便要利用老式的烧煤锅炉来取暖。有个小男孩每天提早来到学校,将锅炉打开,好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进教室就能享受到暖气。  但有一天老师和同学们到达学校时,发现有火苗从教室里冒出来。他们急忙将这个小男孩救出去,但他的下半身已被严重灼伤,整个人完全失去了意识,只剩下一口气了。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
期刊
一日,我与上帝一同出行。   路过一条河时,我看到水里有一个人在挣扎,我指着那个人问:“上帝,为什么你不去救那个人,难道他没有向你祈祷吗?”上帝回答:“不,他向我祈祷了两次,但我也救了他两次——第一次我让一根圆木从他身边漂过,他没有去抓。第二次我让一个人划着竹筏从他身边经过,他又不肯去抓那个人向他伸出的手。你让我怎样去救他,难道非得我亲手去把他拉上来?”我哑口无言。   我们继续前行,又路过一座城
期刊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这样?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是我在一家卖甜圈的商店面前见到的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
期刊
那种恍惚从宋词中飘散出来的清丽婉转,那些氲氤在黑白分明的建筑和月塘波影里的古意,正是徽州独有的韵味。  虽然水并不如苏杭多,虽然这里曾经是行商坐贾们的故乡,但是岁月淘洗之后,过往的世事民经所存无多,却留下这些清净脱俗的建筑,一不留神就带出了江南的灵秀,却少了脂粉气。行走在宏村、厚岸和查济那些洁净的青石板路上,如果是雨后,便仿佛能看见戴望舒钟情的女子从烟雨蒙蒙中、从历史的薄雾后走出来,一时间,人便似
期刊
他和另外两个钳工决战“四强”晋级比赛。他们同是全国优秀钳工排名在前十位中的佼佼者。  比赛的题目是锯一个镂空的钢花,要求完成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锯完的钢花要精确到和模具上的一模一样,要能严丝合缝地放进模具才算是胜利者。  比赛前他信心百倍地说,凭他的技术,胜出者必定是自己。  在距比赛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时,他举起了手。他说,如果有更大的胜算机会,那么他这么做就一定会给另外两名选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