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评审活动组委会团队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esh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略指导:罗杨、马达
  品牌规划:高玉涛
  活动全程总监:姚志华
  特别顾问:文怀沙、罗哲文、耿宝昌、杨伯达、吕军
  专家评审委员:张浦生、王春城、张广文、云希正、古方、杨臣彬、金煜、吴镇烽、贾文忠、胡德生、夏更起、李彦君、戴志强、黄锡全、朱玉成、唐克美、高玉涛。
  策划、主笔:董凡、阎正、李彦君
  东北寻宝组:蔺颖慧
  华东寻宝组:翁艺、高占交
  西南寻宝组:陈军节
  华南寻宝组:郭春昭
  西北寻宝组:彭竞谊、冯泽萱
  海外寻宝组:高功、马运根
  藏品总监:李亦璇、李志伦
  平面设计:张力、石如斌、佟祖婧、汪丹、贾鹏、丁花
  会务主管:王黎阳
  活动全程主管:刘家序、樊晓光、嵇旭
  设计总监:常笑
  藏品保险:李冰
其他文献
古徽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你信步走进一个村庄,就会翻起一页历史;随处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时代。古石雕就是富有特定生命意义的艺术形式,是凝固的精神符号,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提供了寻梦觅宝的平台。现介绍三对徽州石雕作品,以供石雕爱好者欣赏。  1.清代“岁寒三友”(即松、竹、梅)绣墩一对(图1),尺寸为28×19厘米。石雕构图简洁明快,严谨对称,采用镂雕工艺,景物恬雅,雕工简练,线条粗犷有力,系徽州民
期刊
1991年3月,在三门峡上村岭地区发现了大型且保存完好的邦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尤其是九号墓出土文物更是其中的精品,有关专家根据出土文物的特征认为此墓葬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九号墓出土文物在质地上有铜、铅、玉石、料、陶、骨、牙、皮革、麻布、竹、木等十余类各种饰物,其种类之多,学术价值之大,在中国两周考古上实属罕见,因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玉器是九号墓出土众多珍贵文物中很具特色
期刊
拜读了贵刊2007年6期上海王家年君《对二南雅化的补充》文章,受益匪浅。文中说光绪开炉钱一套十枚背字都是“宝泉”,但笔者的一枚“孔府大修”,其背文却是“天下太平”,并非“宝泉”。现简介如下:    直径4.46厘米,穿径1.20厘米,厚0.30厘米;重29克。  (责编:丁丑)  注:此钱背文“天下太平”钱文为对读,面文如按对读则不顺,意亦不对,故需商榷。
期刊
所谓罗教,是明朝罗梦鸿创建的一种民间宗教。弟子将其言论陆续记录为宝卷“五部六册”,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刻版印行。以后,明清两朝多次翻刻,但由于岁月推移,执政者严禁私习罗教,加以“五部六册”分为六本,容易散落,致使留存人间的稀似晨星。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仅复旦大学藏三本、北京图书馆藏两本、山西文物局藏一本。当年,郑振铎先生刻意搜求民间通俗文学刻本,于罗教宝卷也仅收得两本。最近,我在浙江
期刊
作为活跃在中国画坛上的中青年美术家,孔维克的作品以较高的文化品位与较强的文化内涵,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以下刊登的部分评论家和美术家的评论中,我们对画家的艺术成就及特色、审美境界及创作,以及作品的发展会有一个更深入地了解。    刘文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人物画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善于在生活中提炼艺术、在艺术中融入生活的人;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新的艺术语汇的人;是不断提供新的视觉图式而
期刊
杨之光先生是第二代人物画革新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与方增先、刘文西、黄胄先生等在不同的艺术方位推进着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代表了上世纪80年代前的人物画发展的水平。孔维克作为当代人物画的传统与现代、承继与融合较为典范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颇受当代画坛的注目。2007年10月4日孔维克在广州美术学院与杨之光先生会面并作艺术对话,本刊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1. 关于人物画的历史使命  ○孔:杨老师,我们这一
期刊
“看款”,是指在书画鉴赏中对作品款题的审视,其内容包括款题文字和印章。鉴赏书画只有在审视了作品上的款题,才能按款、印来鉴别作品的名实是否相符,从而作出真伪判断。因此,如果是无款作品,那么也就不存在真伪鉴别,但可以明是非,断时代。题款的书法风貌特征、文字内容,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因此,可以说“看款”在书画鉴别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画上的款题可分为本人的题款和他人的题识(如观款、题首跋尾等)。内容
期刊
按语:  《收藏界》从本期起向读者郑重推出“中国画通鉴”专栏。本栏目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术主持。本栏目将立足于学术性、鉴赏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定位原则,以一刊一网同步的传播方式,来关注21世纪中国画市场及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并系统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与发展脉络。我们渴望为广大读者捧出一盘陶情悦性的案头珠玉
期刊
入选理由:  从大家林立的“长安画派”夹缝中脱颖而出,不离传统而超越传统,陈国勇创造了当代画坛最富有个性色彩与创新意味的现代山水画样式。其曲折幽深的笔墨语境,高致而精微的氛围营造,弥漫着波诡云谲的瑰丽与浪漫,和《山海经》般的魔幻与神异气息。    陈国勇,号清瘦客。1948年生,重庆丰都人。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1978年考取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
期刊
王震是中国书画史上少有的“商”、“艺”两不误的奇才,是近代中国文化的一个奇迹,由于他在旧上海商界的特殊身份和在近代书画艺术上产生的广泛影响,使得当今的许多文化和艺术学者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吉林省博物院收藏有王震的绘画作品一百二十余件,经过多年对这些作品的整理、研究,现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王震的生平及书画艺术成就,试作概括的介绍。    一、人品画艺俱进商业艺术皆赢    王震,1867年12月4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