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探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这也使地勘单位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通过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地勘单位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实现地质信息资源的共享,加快推动地质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文中从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述入手,并进一步对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地勘单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数据库;信息共享
  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已成为当前时代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重视。地质档案作为地质勘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信息资源,其不仅地质单位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地质工作的长期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档案管理的水平,确保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加快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
  一、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概述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以信息化技术为重要依托,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信息系统,充分的利用各种先进设备、网络及数据库来对地质档案信息进行综合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快速检索,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地质档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利用传统的载体保存时档案资料查找和翻阅都不便利,因此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型的载体来对档案进行储存、保管、查找和利用,可以为利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地勘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设备,同时还要具备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能够对先进设备进行操作的专业人才,另外还要搞好档案资料的基础工作,做好档案信息的接收、加工、存储、开发、检索和传输等工作,加快推动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实现。
  二、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重视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地质档案管理水平都较为落后,档案人员思想守旧,在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快理念的转变,从传统的观念中及时脱离开来,加快以信息化形式来推进档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档案管理人员要从传统的储存和保密观念中走出来,树立服务用户的现代理念,能够在档案工作中时刻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还要树立资源共享的观点,充分的借助于网络和科学技术来对信息进行有序整理,加快实现档案信息共享,使地质档案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
  (二)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及共享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只有在具备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将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发挥出来。在地质档案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并考虑到前后衔接问题,制定中长期规划,采用逐年添加的方式来完成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使投入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三)加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研究城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和社会共享机制,集成各类地质档案资料,挖掘潜在价值和社会需求,建立城市地质钻孔数据库、城市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城市水工环地质数据库,开发其管理系统;探索三维地质结构与地质环境的链接,研究三维地质结构与地下空间的耦合,实现地质环境变化过程模拟与预测,实现城市建设、地下空间利用与地质环境的有机结合和最佳利用;建设与完善城市地质三维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咨询系统服务平台。
  (四)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
  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地质数据资源的整理和建设,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从而使地质档案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完善的地质档案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体系,开展重点区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并对外提供服务工作,加快推动地质资料信息产品的开发,并地质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树立“大服务”的意识
  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多领域、多功能、专业性、时效性强等特点,建立馆藏机构的常规服务与专业机构的专题服务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大服务理念,变过去“仓库保管员”为现在的“超市促销员”,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分类分级,建立客户服务计划和服务反馈机制。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
  (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依赖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因此对于地质单位来讲,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第一,注重人才建设。地质单位可根据需要引进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不能仅限于对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才选用。第二,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壮大需要加强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知识讲座或者专题培训等形式对科技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断适应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第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地质单位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往往造成人才流失,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改变内部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很重要。
  三、结束语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地质单位的不断努力,档案信息技术水平、信息管理标准化水平等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同时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够更好的完成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需求,为推动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寇宁.论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3,S3:60-61.
  [2]高爱红.试论地质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4,03:46-48.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之下,国内部分企业资金紧张,偿债能力下降,信用状况脆弱,由此带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潜在的风险隐患也日益暴露。据银监会公布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正朝着不断的深入和完善飞速发展,在这一发展改革的过程当中我国的国企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和完善.目前,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企业已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移动通信信号的室内覆盖已经进入到精细化,入户化的阶段。传统的依靠室外基站信号兼顾覆盖,电梯或楼道对房间的兼顾覆盖都已满足不了越来越严苛的覆盖要求。高速的移动数据传输
期刊
Eb/No值的大小除了与卫星接收器的方位和能见度等相关因子有关外,还与卫星接收器外部设备的清洁度有关.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峨的国际金触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国内部分企业资金链条吃紧,伯用状况脆弱,由此带来的银行业金触机构潜在的风险隐患也日益.称出来。特别是由于"三
新闻回放:时间——2012年9月26日。地点——湖南洞口农商行办公大楼前坪广场。事件——洞口农商行在挂牌开业仪式上,向当地偏远贫困农村地区幼儿园捐赠10台符合专用校车安全技
期刊